這婆娘道:“我們家沒有遠親呀。大姐兒,你阿爸叫什麼?”
翠姑道:“阿嬸,我阿爸叫史有才。”
那婆娘聽了,就問他丈夫道:“他爸,你認識史有才嗎?”
李晚運搖頭表示不認識,嘴裏也道:“不認識,真不認識。”
翠姑一見,就知道自己肯定是弄錯了人名字了,當時就想,那個他,他叫什麼名字呢?記得當時哥哥說過,可是當時匆忙慌張,自己竟是沒有記住!
想到這裏,翠姑眼中含淚,就說道:“大叔大嬸,原來是我記錯人名了。對不起,打擾你們了!”
說到這裏,翠姑轉身就走。
那李晚運看向自己的婆娘,說道;“陵兒他娘,你瞧這丫頭千裏迢迢地投親來,卻是摸錯了人家,不如留她吃了飯再走吧。”
誰知他婆娘不樂意。這女人雖不樂意留客,卻也向翠姑說道:“小大姐兒,你不知道,我們這李家大山一帶都是姓李的,同輩的人多,有時也有重名字的。
依我看哪,你要投的親戚,也有可能是別村的——我們這裏,南大李鎮北大李鎮的光是大李鎮就有四個,那大李村小李村也是一二十個,都以南北東西來區別。
我估摸著,要麼你說的那人也叫‘李晚運’,卻是別村的;也有可能呢,他叫‘李運晚’,你記錯成李晚運了罷?”
不得不說,這家農婦說得還真是在理兒。
翠姑聽了這個話,心頭如撥開雲霧,不由得心中又生出了希望。於是牽了毛驢,出了這北大李村,心中暗道,這裏方圓百裏地麵,都叫李家大山,也罷,我史翠翠一個村一個村地找下去,總能找到他家。
當時翠姑出了村子,騎上毛驢,就往另一個村子走去。不曾想剛剛出村不遠,就見那見智師太迎麵走來。
此時翠姑見了這見智師太,頗覺親切,當即下驢,向見智問好。見智道:“施主,貧尼突然想起來了,那李晚運年紀太輕,才三十出頭,應該不是你要找的人,特地追來告訴你呢。”
翠姑道:“多謝師太關心。我剛剛到了那人家中,是我找錯了人家了。”
見智師太道:“施主,你下一步怎麼辦?”
翠姑道:“師太,我想,踏遍這李家大山方圓百裏,走遍這邊大小李村,必能找到他家。我也明白了,我要找的人呢,要麼是叫‘李晚運’,要麼就是叫‘李運晚’。”
見智聽了,心中暗思:看不出來,這小丫頭心誌挺那個堅強的呢。也罷,我今天先把她攏到庵裏去,再慢慢想法子磨她,總有一天,她會留在我小李庵的吧?
想到這裏,見智說道:“施主,不如你隨貧尼回去,貧尼替你好好參謀參謀,畢竟這李家大山貧尼比你熟悉呢。”
其實見智此時想的卻是,李運晚這個人,我倒也是知道,他死時,李家辦喪事,貧尼還去辦過道場做過法事的呢。
那李運晚家果是有兩個兒子,論說起來,倒也真與這小丫頭年貌相當:
——嗯哪,我現在還不能說給她知道,不如先讓她往別的村子裏跑,等她跑累了失望了,那時我再勸她削發,留在我們小李庵,應該是水到渠成吧?
隻是見智不說出口來,隻道是:“且隨貧尼回去,暫時棲身小庵,慢慢尋訪也不遲。”
史翠翠果然隨她回小李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