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衝陣小助楊清才(3 / 3)

對麵之敵,盔明甲亮,殺氣騰騰,卻是東庭柱公杜懷彪的人馬。李詩劍看了兩軍中軍大旗,分明是兩軍主力決戰,東庭柱公杜懷彪所部即將獲勝!

李詩劍暗思:朝廷已經被北庭柱公仲方英謀篡把持,這東庭柱公也不是什麼好鳥!楊清才敗,則杜懷彪二十萬大軍必然一擁而入東八州。

楊清才、張友三、朱武必然擋不住東庭大軍,陳誌元更不是杜懷彪的對手,那時,杜懷彪據東八州,必然背反!

那大同汗皇不過是七八歲的孩子,朝政全由仲方英說了算,我平安州決計獨立,兩大之間難為小,夾在他仲方英與杜懷彪之間,日子不好過呀。

也罷,今天我且助他楊清才一把!想到這裏,李詩劍一縱銀角馬,馬往前衝,人在馬上就彎弓搭箭,遙望那領兵急追楊清才敗兵的將領,“嗖”地就是一箭!

射人先射馬!

那馬中箭,撲地便倒,把那員將掀下馬來!

李詩劍換個方向,又是一箭,箭到處又是一將跌下馬來!李詩劍射過數箭,杜懷彪軍中數將落馬,那追擊楊清才敗兵的人馬,登時就亂了。

李詩劍當即收弓持槍,縱馬衝陣,要徑直穿越杜懷彪之大軍而過,走自己的路。

杜懷彪前軍既亂,楊清才敗兵才稍稍能穩住陣形——其實也沒什麼像樣的陣形。這幫家夥本就是一窩蜂地衝鋒,一窩蜂地敗逃。

楊清才一回頭,遠遠看見土山上衝下一將,如虎入羊群,而東庭兵前鋒已亂,登時指揮部下,回頭攻擊!

東庭柱公杜懷彪萬萬沒料到以東庭精兵萬軍之勢,竟然有人敢匹馬衝陣,當時大怒,喝令眾將領兵迎戰,要拿李詩劍!

當時得令,東庭兵前軍追擊楊清才之兵馬,如同一窩大馬蜂一般,向李詩劍包圍過來了!

杜懷彪見了,嗬嗬冷笑,心說哪裏來的冒失小鬼?今天定要你喪命於此!

不料,來將雖是年少,卻極是勇武,槍挑劍劈,連連斬殺自己手下偏裨將校!

杜懷彪駐馬於高坡之上,眼看那匹馬衝陣小將一路往南衝鋒,斬將刈旗,不多時,將要透陣而出,一時間是心頭氣大,眼中冒火,鼻孔冒煙!

於是杜懷彪喚過自己愛將杜猛、蘇良兩人,吩咐道:“你們兩個,各帶本部五百兵,左右包抄,務必給本公擒下那小子!”

二將領兵去“擒下那小子”之時,那楊清才部回頭撲至,與北庭兵前軍大戰。北庭兵前軍經過李詩劍這麼一衝,折了銳氣,陣勢大亂,反而落在下風了。

杜懷彪此時,顧不得那杜猛蘇良兩個能否抓得住“那小子”,又忙於指揮中軍前出接應,大戰楊清才兵去了。

楊清才領兵殺回,倒不是覺得能戰而勝他東庭兵;他心裏想的是:瞧那白袍小將,夠膽夠勇!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我若是殺回去,接應得住這少年,隻怕能得到一員大將!

等到楊清才殺回來再看時,那少年猛將,竟是一路向南殺去,根本不理自己這邊的接應——敢情人家是過路的,嫌那東庭兵擋了去路!

楊清才歎息一聲,指揮三軍,趁著東庭兵中軍未及接戰,前軍正是混亂之機,趕緊再撤!

這邊呢,李詩劍剛剛衝到北庭兵大陣之外,就要趕自己的路;就聽左右兩麵喊殺聲起,同時有人大喝:“那小子!留下性命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