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衝陣小助楊清才(2 / 3)

果然,翠姑見了,不由得上前來,解了繩子,將那荊條扔一邊兒去了。口中卻是說道:“你這是做什麼?你!你要將人氣死才罷,是不?”

李詩劍聽了就愣了:“好妹妹,師兄我錯了,是再也不敢惹你生氣的!”

李詩劍也是個少年未經事兒的,哪裏知道翠姑說的什麼“你要將人氣死才罷”是什麼意思?隻道是惹她生氣,全沒想到翠姑這個話,分明是原諒他的意思了。

厲文山哈哈一笑,說道:“翠翠,詩劍他已知錯,你也原諒他了。好啊!你們倆跟我來,為師我有話說。”

於是翠姑低著頭,跟在厲文山身後。李詩劍見了,趕緊穿好衣服,也跟著過來了。師徒三個坐定,厲文山道:

“詩劍,你一路行來,既然聽說了京中汗皇駕崩,汗皇太子哭死,幼兒武獻被立為新汗皇,這就證明為師的預測是對的。天下如今亂象已成,你可要抓緊行動,時不我待呀!”

李詩劍道了一聲“是!”

厲文山又向翠姑道:“翠翠,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哥哥強生平安無恙,現在在流民順義軍陳誌元手下做將領呢!”

翠姑聽了,轉悲為喜,一時間頗為高興。

厲文山笑道;“翠翠,你哥哥現在雖是安然無恙,但他跟著陳誌元,久後難說結局如何。”

翠姑吃驚。厲文山就跟翠姑說了李詩劍此行目的,又力勸翠姑,寫封書信給哥哥,勸他加入李詩劍的軍隊。

李詩劍則是請求翠姑給個信物,好去見史強生。翠姑雖是心中高興,不免又暗暗埋怨李詩劍:原來你是為著拉攏我哥,才來見我的!若是我沒這個哥哥,你會來見我嗎?

這也真是應了一句話:人生若隻如初見!

翠姑雖有所怨,卻也果然寫了一封信,又拔下頭上鳳釵遞給了李詩劍。

李詩劍接了,就說道:“妹妹,你這鳳釵給大哥看過之後,就由我保管,我見了鳳釵,就如見了妹妹!妹妹保重,我得趕緊回去!”

李詩劍說到這裏,卻也將自己的寄名玉鎖從脖子上摘了下來,遞給翠姑,又說道:

“我這一去,沙場征戰,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接妹妹,這是我從小帶的寄名玉鎖,望妹妹不嫌棄,日後見了它,就如見我本人。”

翠姑聽他這番話說得也是實心實意,就接了過來,然而心中感慨良多:好不容易是剛剛見麵,還沒說幾句話呢,這就又要走了!這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

然而,翠姑無法出言挽留,唯有心底感歎:何日君再來?

二人步行下山,送到長亭,李詩劍上馬而去。

厲文山心知李詩劍此去,翠姑心中不好受,就說道:“翠翠,今天不授新課了,你先歇歇去吧。”

於是翠姑自回房去。不提。且說李詩劍,帶著翠姑的信和鳳釵,一路行來,隻盼早早趕回平安州;於是這一路行來,就抄了些近路。

這回李詩劍走的是大興州、洪州、大豐州、平林州的路線,在大豐州與平林州之間,有一山係名曰青龍山係。

此山起自北八州定邊州、北寧州,向西北去,最西北是邊地蕭關州,而向東南來,沿伸到這一帶時,也就是一些不高的土山丘陵罷了。

李詩劍隱隱聽得山風吹送中有殺聲傳來,縱馬上得一處高坡看時,隻見兩軍相殺,一方軍容不整,旗鼓不振,撤退正如潰逃。那中軍天王旗,迎風飄揚出著一個“楊”字——顯然這是楊清才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