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突擊戰逼死董山(1 / 3)

詩曰:

漫說富貴夢真好,富貴天生人難求。

英勇便教似董山,敗亡也當不自由。

覆軍自來要殺將,享名何必望封侯?

家雞野鶴不同命,最是林泉好悠遊。

卻說陸三丫回到洋州來搬救兵,見了托缽僧,當即哭訴陸九公箭傷不治之事,又道劉小棒兒繼任南平汗皇,最後說明請托缽僧前去斬殺董山。

托缽僧當初隨著小棒兒夫妻兩個來到洋州後,在那當時,陸三丫就向陸九公報告:“叔叔,我公公跟我和小棒兒回來了。”

陸九公聽了,極是歡喜。陸三丫又道:“阿爸他說了,雖然跟隨我和小棒兒來了,卻是堅決不上陣殺人的。”

陸九公聽了,不免心中不足,就說道:“明塵大師不幫忙,我們要他來有什麼用?”

旁邊常思琛道:“天王,有他在,總比他不來強啊!”

陸九公也早已領悟常思琛這個意思,也就轉作高興,好好誇獎了陸三丫一番,自此,尊托缽僧為明塵大國師、托缽公,視為上賓,三日一拜訪,五日一宴請,倒也是十分殷勤。

托缽僧呢,也明知陸九公如此對待自己,實是大有深意。隻是,托缽僧的目的,是憑所托之缽為劉小棒兒調理身體;根本就不理會陸九公有什麼深意淺意。

說起來,自從那日被史強生射了一箭,血滴缽上之後,托缽僧就發現,這缽與自己竟然是隱隱地有一種心意相通之感,以致漸漸地,自己不須托缽在手,隻要此缽離自己不超過數丈距離,自己都能感覺到身體受到這缽的滋養。

不僅如此,小棒兒托這缽時,那種舒服感覺也變強了——前後數月,劉小棒兒的身體明顯變得強壯多了。又加上托缽僧盡心教導,現在的劉小棒兒,雖然不算得勇猛,但普通士兵,卻也無人是其對手。

陸三丫與小棒兒是夫妻,自然奇怪小棒兒每天晚上把阿爸的缽托在手中這怪異舉動。小棒兒道:“阿爸說,他這缽能幫我調養身體呢。”

陸三丫聽了,好奇之下,就要過來托在手中,果然是缽一入手就覺得神清氣爽,舒服得很。

小棒兒倒也真心疼愛自己這個婆娘,就說道:“三丫,這缽呢,白天還給阿爸,晚上我們倆輪換著來托,我托上半夜,你托下半夜。”

托缽僧此時跟這黑缽之間如似心意相通,早已知道小棒兒下半夜就把缽交給陸三丫托在手中了。然而小棒兒與三丫是夫妻一體,故而他隻裝作不知道。

小棒兒有事沒事,就拉自己的親衛陪同自己練武來檢驗自己的進步。不用多說,劉小棒兒進步明顯,眾人都說,陸三丫有旺夫之相呢:你看,他們倆這才結婚幾天啊?清福將軍就變得厲害多了!

其實陸三丫心中有數,哪裏是什麼自己旺夫?分明是阿爸這缽厲害。想想阿爸整天托著這麼一個缽,那都要厲害到什麼地步呀?估計這天下間沒幾個人是阿爸的對手吧?

一段時間下來,陸三丫覺得自己都大有長進,原來自己與大哥陸雨農等將領比武,自己多不是對手,然而不到半年,自己竟然反超這些將領,隱隱地有了本軍第一武將的趨勢!

劉小棒兒呢,其實他本來是天資聰穎,隻是缺少條件罷了。

這就好比一粒豆子,你給他水、空氣和溫度卻不給他土壤,他隻能長成豆芽菜,如今的劉小棒兒是不缺少水、空氣和溫度,而且有了陽光有了土壤,所以這進步也就像旱苗得雨一樣噌噌地往上長

托缽僧見小棒兒進步挺快,心中暗自高興,暗暗打算的是,再過年把幾個月的,等到小棒兒能比得上一二流的戰將了,自己就離開這南八州,去周遊天下。

托缽僧覺得,近來自己似乎有一種獨特的感悟,雖然現在自己說不出這種感悟,如在雲裏霧裏,但是相信隨著時日遷延,這種感悟必然是會漸漸地變得清晰,最終能徹底明白的。

不料數日前,有急報令小棒兒與三丫夫妻兩個趕赴白令州,說是陸九公箭傷頗重。

托缽僧暗想,隻怕陸九公情況不妙!說不定,常思琛會讓人來請我出征呀。

托缽僧是打定主意不參與陸家軍機,然而,今天陸三丫來到,把情況一說,現在南平汗國的國主已經是劉小棒兒了,小棒兒在前線受阻,托缽僧怎麼好坐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