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懷彪乘機奪了小湖州,加上平林州、大小豐州共四州之地,立國曰大度汗國,自號大度汗皇。
這個時間,是大同汗國小汗皇武獻開新二年九月間的事情。這在南平汗國,是南平汗皇劉小棒兒繼平元年。
仲方英身死,仲而要退守北八州剩下的六州,得賴興、寧誠、冉雄、仲大年等人勸進,也自立汗國,國號大眾,封賴興為護國軍師,寧誠為全國兵馬大元帥,冉雄為左都督,仲大年為右都督。
寧誠於是領仲氏大眾汗國十萬大軍,東出北寧州,據潘古峪,與杜氏交鋒。
而其餘各方,都將目光向忠州看了過來。於是大西國東進,與大通國在靖州、金門州、天同府交界一帶拚殺;南平國則是攻下金山州後,出金山州向北,在青州與大通國交戰。
此時之東八州,楊清才吞並了張友三部,張友三孤身逃亡,投降了李詩劍。
李詩劍依厲文山之意,立國曰“太平汗國”,自號為“太平汗皇”。李詩劍道:“我國新立,世界遠未太平,儕輩當努力,為世界重開太平,故而我意定年號為‘開平’。”
至此,托缽村夫在本書中以後凡交待時間,便自開平元年始。
卻說開平元年十月,到處烽煙滅人煙。
戰火燒到青州。青州境內,有一縣名叫天遠縣,天遠縣有一條河叫做天遠河。天遠河邊人家,有一戶姓宋,主人叫做宋義。
宋義本是天下武考第四,與那紫金錘張猛關係交好。兩個人雖不是同縣中人,卻都飲同一條天遠河水,同在一條天遠河上打漁。
自武考大比之後,二人就深相結納。後來,張猛又引同縣一人相交,這人叫做徐文虎,文才驚豔武藝超群;並無家室,十分瀟灑;本是芒山縣大芒山上的獵戶出身。
三個情意相通,就結拜為義兄弟。宋義三十八歲,最大,徐文虎三十五歲,居中,張猛年紀最小,二十八歲。
兄弟三個常常是泛舟天遠河,遊曆大芒山,有時談古論今,有時舞槍弄棒,倒也逍遙自在。
那華文虎本是厲文山弟子,常與宋義、張猛說些天下大勢。戰火燒到青州,便將他兄弟們的田園優遊生活打斷。
宋義向兩位義弟說道:“二位兄弟,如今天下大亂,我們這家鄉難保平安了。大丈夫當及時建功立業,不如我們共投明主,如何?”
張猛道:“大哥,我同意。”
徐文虎道:“大哥之見甚是。隻是要說明主,莫如那太平汗皇李詩劍,不如我們都投奔他去。”
宋義道:“二弟你怎麼知道那李詩劍是個明主?”
徐文虎道:“不瞞大哥和三弟,我本是京都大儒厲文山他老人家的弟子。我出師後,老師新收弟子有李詩劍兄弟二人,據說老師十分看好他兄弟兩個。
現在老師避居北海大都山,前日還有信來,令我投奔李師弟。我師兄柳無名也著人送信,邀請我出山輔助李詩劍呢。”
宋義、張猛兩個聽了,都說道:“既然如此,我們都投奔太平軍去。”
於是三人各自回家,將家業田產收拾一番,都折做金銀細軟,就備了馬車,三家老少一十八口人,都往平安州來。
這一路,須經過大湖州,就進入了平安州。那大湖州守將景須陀,名義上將大湖州歸於大通汗國,實際上也等於是個獨立王國。
景須陀似乎知道自己不能長久保有大湖州,因此也是倒行逆施,貪婪無道,在大湖州境內,搜刮得也是天高三尺。
這宋義、徐文虎、張猛三家,三輛大車經過大湖州各地,都沒有事,眼看著離平安州地界不遠了,反而生出了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