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詩劍大破楊清才(1 / 3)

詞曰:

多少人間盛衰事,留與閑漢村言。托缽村夫湊來談。古今道不盡,荒誕說不完。

諸天能有甚麼事?無非修行修仙。此時未識修金丹。烽煙正遍地,血戰未離鞍。

小詞道過,再說當天夜裏,南曆之奉楊清才之命,領兵來夜襲李詩劍大營,一路上是銜枚疾走,趕到李詩劍中軍大營時,隻見靜悄悄地沒有一點兒動靜。

南曆之大喝一聲,領三千軍呐喊殺入,一看,卻是一座空營!

南曆之大驚道:“不好,我軍中計了!快撤!”

正撤時,隻聽得遠遠地,四麵都喊:

——“衝啊!”“殺呀!敵軍中計啦!”“兄弟們,立功就在今夜,抓住楊清才啊!”

南曆之慌慌張張往回撤,後麵楊清才大軍卻也到了。黑暗之中,兩支兵攪混在一起,行列陣形都亂,號令不能通暢下達——

楊氏三軍,此時都窩在李詩劍大營前方,混亂不堪地往後撤,然而這裏兩側卻是高地;高地上,早有李詩劍所伏高遠秦無兩支人馬,共四千軍。這四千軍此時居高往下放箭,也不用瞄準,就黑夜裏隻望那人亂馬嘶嘈雜之處盡力射去!

於是箭如雨下,楊清才自家軍馬互相踐踏,正不可開交,不知折了多少人馬。

敗兵紛紛亂竄,大軍一時間更為混亂,急切間難以有序撤回。

正急迫之際,楊清才忽然聽得身後號炮響起,回頭一看,隻見自己的大營中,火光又起:這是李詩劍又去強行踹營!

楊清才不知敵兵到底有多少,又擔心大營,隻好努力領兵原路奔回,就聽得兩邊羽箭嗖嗖,卻不聞一聲呐喊。

——原來,高遠秦遠這四千人,奉李詩劍之令,放過敵軍去劫大營,卻待其退兵時,隻管放箭射殺,卻不許出聲,並說這叫做“悶聲大發財”。

箭如雨下之際,早已讓楊清才驚破了膽,不知伏兵虛實,更不敢有絲毫停留。

楊清才領敗兵衝回自己老營時,天色放亮,夜來偷營之太平軍已退,清點自家損失,卻是又被燒了數座大營,又折了數千人馬。

更可恨的是,自己與南曆之所領兩路偷襲兵,折了近萬人,連南曆之都被亂箭射死了!

此時已是第二天辰時了。楊清才聚攏敗將,於大帳中商議軍情,恰恰房縣有探馬急報:楊進與阮庭二將軍奪回房縣,卻損失了上萬人馬。

楊清才道:“雖有損失,但奪回房縣也是功勞。”

然而探馬卻又報告道:“敵軍兩路人馬,從房縣退走,卻不知去了哪裏!”

楊清才聽了,怒道:“雖然李詩劍用兵吊詭,不依常理出牌;但是我軍如今尚有七萬人馬在此,我今天誓跟他決一死戰!”

於是楊清才不聽謀士之勸,再整頓殘兵,抽出四馬人馬,往李詩劍大營攻來。這一路上行來,但見死屍相枕,都是自己的部下陣亡於昨夜的士兵。

這情景,令四萬人士氣低落,恰恰此時有老營伏立明派人急報有十萬火急之軍情,請天王速歸!楊清才見了報,喟然長歎,不進而退,無功回營。

楊清才回到大營一詢問,原來是又有房縣流星探馬急報:李詩劍兩路軍,由燕君平、楊燦領一支,文子明張立領一支,左右呼應,攻打倒馬州本州主城去了!

楊清才聽了,黯然無語,半天才長歎道:“我楊清才用兵不如李詩劍啊!”

於是,楊清才傳令三軍,營中擂鼓不停,以迷惑敵人,大軍卻解上關縣之圍,回保倒馬州。

李詩劍這邊,早已料定連番襲擊騷擾,楊清才損兵折將後必然解圍撤退,流星探馬不停地探報,聽說楊清才營中擂鼓不停,就笑道:“楊清才大軍撤退了!我軍正好衝營追殺!”

於是李詩劍大營中放出號炮,領李詩龍、繆輝兩統人馬一千軍,直撲楊清才後軍。

那高遠秦遠兩支軍四千人馬,也來彙合,一起追擊。而上關城中,宋義領三千軍、柳無名、衛信領三千軍,也是放炮出城。

不多時,李詩劍與宋義、柳無名、衛信諸將彙合,大殺楊清才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