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三箭射平大林州(1 / 3)

讚曰:

曾道強生神弓手,又觀詩劍箭術精。

弓開麻縣決勝負,箭射長辛定輸贏。

六軍眼前約比試,一將城上自吃驚。

此日平定大林州,凱歌齊唱不鏖兵。

話說李詩劍與眾謀士商量分軍,依徐文虎的建議,太平汗國軍馬,分左中右三軍:

左軍,即以原北征軍為主組建而成,北征元帥李詩君領十萬人馬,以燦銀錘馬榮為先鋒大將,大刀常勝為副先鋒,以田夢常、徐興為軍師,領李達、張遙、張立、吳軍、孟平、向佗、紀小虎等二十四員將領。

中軍,即以李詩劍所統領的攻打黃州這一路人馬為主組建而成,由太平汗皇李詩劍親自領十萬人馬,以宋義為先鋒,萬俟鬆為副先鋒,以燕君平、文子明為軍師,領衛信、楊燦、楊榮、秦遠、高遠、李詩龍、繆輝等二十四員將領。

右軍,即以原西征軍為主組建而成,西征元帥林珙領兵十萬,以張猛為先鋒,安公子明為副先鋒,以柳無名、伏立明為軍師,領楊進、阮庭、王漢、馬銘、張龍、陳通、陸虎、陸霸等二十四員將領。

李詩劍又令李詩君、徐文虎總領講訓營,必要時代攝國政;又令郭人英、楊清才掌管全軍軍情情報,領斥候部隊,隨各軍行動。

分軍既定,太平軍按繼定方針,要攻打忠州皇甫俊友。

這一次,是中軍與右軍出,左軍保家衛土,養精蓄銳。

大軍出發前,徐文虎提出,清流關是西進要隘,不取清流關,兵出黃州也沒有用呀!然而此關不可強攻,隻宜智取。

原來忠州四麵,各有關隘:東麵是天寧關,清流關。清流河之水,出清流關注入小龍湖,所在即是小湖州。

南麵,是大龍河,注入大龍湖,所在即是大湖州。大龍湖水麵開闊,大湖州、青州、平安州、安順州、黃州各州要麼走水路經南塞關入天同府,要麼走清流關和天寧關入天寧府。

西麵,天同府之西,靖州、金門州與天同府交界一帶,是天同府之西塞關。

北麵,有小龍湖和龍須關。

諸位看明白了這忠州四塞關隘,就可知太平軍攻打皇甫俊友,實無地利,難度頗大了。當初厲文山告誡弟子李詩劍,讓他先取東八州,後打忠州,也是有著這方麵的考慮在內的。

現在徐文虎說要智取清流關,眾人都問如何智取?徐文虎就說了一番話來:

若是我軍攻打忠州之大林州,那麼,態勢上是我方從兩麵包圍平林州,必然會牽引杜懷彪的視線往這邊看過來,我方當暫時與杜杯彪結盟,並提出借道清流關;這樣可以讓他放心與仲而要爭鬥,畢竟他兩家早已勢成水火。

原來徐文虎這條計則借途伐虢的意思。隻是,徐文虎沒有細說,而是會後,單獨參見,詳細說明。

於是李詩劍派出兩路使者,一路去南平汗國,一路去大度汗國。

到了六月,使者回報,皆是出使不辱使命。杜懷彪同意結盟,南平汗國按兵不動的原因也弄清楚了,是因為托缽僧要求停止進攻。隻是不知道托缽僧為什麼要求停止進攻。

徐文虎道:“汗皇師弟,托缽僧這個人,老師向來很欣賞他的本事,誇他有勇有謀。

南平軍在那白令州鐵車州反敗為勝,用突擊戰逼死董山,就是他的神來之筆。後來攻打金山州,據說此人也是妙算奪城,一人建功,輕鬆拿下。

現在他突然要求南平軍停止進攻,這裏麵的深層原因,我們可得打探清楚啊!”

李詩劍道:“是呀,師兄,我已經另派人前去打探實情了。”

徐文虎又道:“汗皇師弟,當日下臣我所說的奪清流關之計,望汗皇師弟放在心上!”

李詩劍點頭稱是。

太平汗皇開平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太平汗皇留下李詩君與徐文虎總攝國政,李運航、陳誌元、朱武、張友三等人輔助鎮國,守住各州各縣要地,太平軍兩路大軍齊出,來攻打皇甫俊友的大通汗國。

南路是,右軍林珙為帥,北路是,中軍李詩劍親自統領。

太平汗國兩路大軍來攻打皇甫俊友的大通汗國,早有探馬將消息報來。那皇甫俊友聽說太平汗國兩路來攻,就急了,趕緊請軍師柴俊謀來商量。

這柴俊謀怎麼成了皇甫俊友的謀士了呢?

——原來,唐自榮手下之文武四君子,卜君瑞與辛君集做一路,哈君寶與仲君禮做一路,兩下時常暗暗較勁爭寵;柴俊謀遊說各方,並為唐自榮拉了東庭杜懷彪結盟,一時風光無兩,大有壓倒文武四君子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