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托缽僧全家修仙(3 / 3)

這一次竟然是在大白天行動!

那兩京關上的守軍,見敵營突然推出數百輛投石車,都道是投石攻城,便要躲避,隻待敵軍投石過後,再行反擊。

不料,那空中飛來的,根本不是什麼石頭,竟然都是太平軍將士!

守城諸軍驚得呆了!然而戰機戰機,誰抓住戰鬥先機,誰就能勝利。守軍驚呆不過片刻就反應過來了:

哎喲,這場麵雖然壯觀,但是,要命啊!

不多時,李詩劍飛軍已有千人上了城牆,在李詩劍與宋義帶領下,向左右兩邊衝殺。

守軍抵擋不住,一潰而下城。李詩劍領兵尾追攻擊,後麵還有大量太平軍爬上城牆。

不多時,李詩劍與宋義沿著城牆馬道一路殺到關城門口,自有手下太平軍將領打開關城之門,於是,城外大軍一擁而入!

兩京關就此易主。

李詩劍早有號令,諸軍殺入關城後,就分成數路,出兩京關,直撲天同府。

天同府那皇甫俊友之兵,無心抵抗,又加之《太平汗皇太平歌》唱得深入人心,人人都盼著過上那“千裏稻浪湧,萬戶桑麻栽”的太平日子,至於有城中平民百姓,那痛恨皇甫俊友暴政的,都有自發幫助太平軍攻城的。

太平軍攻打東門,便有平民百姓衝擊東門,要開了東門來迎接;攻打西門,西門也是如此。

不用多說,李詩劍輕鬆奪了天同府,皇甫俊友就隻能領著數萬殘存之人馬,呆在西塞關上,夜深沉,數星星了。

李詩劍領兵攻城,見到城中平民協助己方攻城,心中也受震動:不想這些不拿刀槍的平民,也有這麼大的力量!

自此,李詩劍仔細思考,為什麼這些平民,並非士兵,卻也有這麼大的力量?用什麼方法才能長久得到這民心擁護?

李詩劍繼續進兵,來到西塞關下。

皇甫俊友情知大勢已去,然而,西塞關西,是大西國唐自榮的地盤,東麵,曾經是自己的地盤,如今卻是李詩劍的了。

皇甫俊友哀歎:“若是柴軍師晚走兩天,我這天同府就不會丟失了!”

皇甫俊友獨坐於西塞關上,日間徘徊無計,夜聽四麵楚歌。不過數日之間,關內士兵就逃了近萬人。

皇甫俊友無奈,派人下關請降。於是,大通汗國從此成為了曆史。

——托缽僧說到這裏,就對陸雨農說道:“雨農汗皇,你知道那李詩劍為何能得到城裏平民的幫助嗎?”

陸雨農道:“國師,這個呢,我卻是不知。”

托缽僧道:“那是《太平汗皇太平歌》起到的作用啊,那歌兒為李詩劍爭得了民心。我們離開後,你可要關注民生,讓百姓過安穩了,你的汗皇之位也就安穩了。能明白吧?”

聽了這個話,陸雨農與常思琛都是大驚:“國師竟是真的要離開南平,去大都山嗎?”

托缽僧笑道:“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這一次,我要走;小棒兒和三丫,也是要跟我一起走的。”

陸雨農無奈,隻好向小棒兒夫婦道:“逍遙王,你和妹妹真要去大都山嗎?”

劉小棒兒與陸三丫都道:“我主汗皇,我夫婦二人已經決心走修仙之路了,請汗皇諒解!”

陸雨農轉向常思琛道:“軍師先生,您看——?”

常思琛明白陸雨農的意思是要挽留托缽僧與小棒兒夫婦,於是就說道:“國師,那柴俊謀還要拜您為師,這個事情沒處理好,您走了,我們也不好處理啊。”

托缽僧笑道:“我不是說了嘛,軟禁他讓他反思,什麼時候他那種報仇之意、榮華富貴之心都平伏了,什麼時候就讓他去大都山找我。

若是那時他不願意做我弟子,就留在朝中為官也行,他其實也是挺有謀略的,隻是我看他,分明是個數奇之人,倒是適合修仙。”

——南平君臣挽留不住。

托缽僧與劉小棒兒陸三丫一家三口,出了南平汗國皇都,一路往大都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