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李詩君殺將擒敵(1 / 3)

歎曰:

一帆遠涉海無邊,隻道海外有仙山。

風波浪裏有險阻,俗世塵中無桃源。

回首歲月多少事,漫思人生幾十年。

人生長短數有定,飲杯未醉再續編。

這裏說一句題外話,當日托缽村夫記到托缽僧眾人要跨海北上去尋修仙新路時,托缽村夫自歎無緣,生不同時,不能隨他眾人去修仙。

閑話且不提,書歸正傳:

太平汗皇開平三年八月初八日,中午時分,北海大都山,托缽僧手托一缽,與厲文山駕船入海北上,大都山眾人都來送行。

史強生抱著樂樂,拉著歡歡,與眾小書僮,並那專管眾人飲食的吳媽,一共十二人,站在大都山北麵腳下,看托缽僧、小棒兒夫婦與厲文山、翠姑師徒一行五人踏過棧橋,上了大船。

眾人各道“珍重”,便就此分別。

厲文山讀過《觀魚經》下半部,頗有感悟,自己去船艙裏靜坐修行。小棒兒夫婦興致勃勃來觀海景。唯有翠姑,神色黯然。

翠姑來到甲板上,就見托缽僧也在,翠姑道:“師兄,我們這一走,也不知北海有多遠,究竟是什麼時候才能到達彼岸!”

托缽僧笑道:“師妹,你也不必傷感,該到時,自然便就到了。

我近來覺得自己境界難以壓製,若是我突破了,憑我這缽,帶上你們,估計不過三兩日就可以到達。

隻是,我還要等等,畢竟你們的境界修為,都還沒能突破後天,進入先天境界。厲道友雖然已經是先天境界了,但還沒到突破先天境界的時候。

我想啊,憑我這缽,助你們一把,大家都突破了,我們在一起修仙,也好相互照應啊。”

此時海風吹動巨帆,船行甚快。舷擊海浪,時時震顫。遠望去,海天一線,近處是上飛白鷗,下湧碧波。時有呷呷鳥鳴,多見風簇浪花。

翠姑看著這些,心中驀然生出一種幽怨,就努力搖搖頭,甩脫愁思,勉強做出笑容,問托缽僧道:“師兄有何好法子,助我們一起突破呢?”

托缽僧笑道:“師妹,我這缽頗不一般,我也在想呢,怎樣才能讓大家能同時進步,都突破境界呢?”

翠姑道:“師兄,那你可要快點想出好法子來啊!”

——不說這邊,托缽僧一家三口與厲文山翠姑師徒二人,船行北海,直向北駛去,回頭再說太平汗國。

八月初八日,汗皇新婚大典,左軍元帥同日舉行婚禮,這一場婚禮,轟動天同天寧二府。

那熱鬧場麵,托缽村夫沒有見過,後來李詩劍也不曾跟托缽村夫說起過,以托缽村夫的見識,自然是描述不出來,但是,大家都可以想像得到,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且說太平汗國左軍元帥李詩君,新婚後第三天,就上表請戰,汗皇應允,於是李詩君就告別了新婚夫人慕容娟,往前線龐縣縣城而來。

李詩君為何如此急於上前線?隻因為那大西汗國,唐自榮聽說並縣城中,慕容歸獻了城門,自己的大將仲君禮與謀臣哈君寶被俘,太平軍還同時偷襲奪了龐縣,那是十分吃驚,十分震怒!就征其餘之安沙州、西沙州、玉門州、石門州四州之兵,共計十萬人馬來奪龐縣與並縣。

李詩君人在京城,聽了消息,自然請戰。

李詩君路過並縣時,又請徐興隨行,另擇一偏將代替徐興。

這一回,李詩君本自京中領了三萬兵,加上又從並縣俘虜兵中挑選了二萬,於是左軍實際兵力,達到了一十五萬。

當日李詩君趕到龐縣,田夢常自然是出城迎接,見麵之後,田夢常道:“師弟大喜,愚兄在這邊,未及參加婚禮慶賀!”

李詩君道:“師兄代我守這龐縣,辛苦了!師兄又沒有分身術,怎麼好去京城?”

說罷,李詩君哈哈大笑,田夢常也是哈哈大笑。二人連袂入城,來到龐縣縣衙,這裏,現在是左軍元帥中軍所在。

李詩君回來,首先就是聚集眾將議事。田夢常道:“師弟,你去京城完婚時,我在這邊已經派了馬榮率領三千軍去奪經縣了。”

李詩君道:“師兄,隻怕馬將軍三千兵奪經縣,未必能輕易得手呀!馬將軍勇則勇矣,但惜他粗於用謀。”

徐興說道:“馬將軍三千人馬去奪經縣,隻怕不妥。”

田夢常笑道:“馬將軍臨行之前,我已經授他秘計,教他暗伏於經縣城外,隻做偷襲。經縣守軍無備,應該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