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紅毛兵殺人盈野(2 / 3)

李詩劍人在中軍,聽前軍傳報戰果,很是高興,不過,卻也對這些地方,各州各縣守軍都不超過三千人而感到疑惑:

杜懷彪本是老奸之人,怎麼會如此地不設防呢?李詩劍按下心中疑惑,令先鋒楊度與軍師文子明領五萬人馬,又撥十員上將隨同出征,去攻打大小豐州,自己與軍師燕君平領了十五萬大軍來攻打北原州。

李詩劍大軍所當正麵,是北原州之縣城趙縣。趙縣守軍,一共才四千人。麵對十五萬大軍,自然是兵力太少。

但是趙縣守將,卻是杜懷彪的重要將領向於基。向於基,曾經是三十年前的大同汗國全國武考第十九名,也可說是一員老將了。

當時李詩劍大軍圍城,向於基在城門望樓上,指著李詩劍痛斥道:“我大度汗國與你太平汗國此前已經結為盟國,如今你竟然是不宣而戰,奪我大度汗國土地!目前我國抵抗外敵,保護同族,皇子都已捐軀沙場,而你李詩劍卻來乘我國之危,想想你也是堂堂太平汗皇,不料你竟然如此無恥!”

李詩劍哈哈大笑:“向老將軍之言差矣!我太平汗國,要為天下開太平,目前大西殘部,隻在西沙州苟延殘喘,我左右軍兩路共三十萬人馬,分進合擊,唐氏餘孽之覆滅,那是指日可待。

而你大度汗國,名為盟友,實為我太平汗國之敵。當初在清流關,你們汗皇杜懷彪曾經親自設計,要斷我後路,陷我李詩劍於兩關之間,欲置我於死地而後快!這難道也是盟國之所當為?

如今我太平汗國即將一統天下,你也不想想,這種時候,你大度汗國不來歸附朝廷,我豈能不行天討?

倒是向老將軍你,不識時務,負隅頑抗,抱著杜懷彪大腿不放,不知死之將近矣!來來來,你下城來,我李詩劍與你比試比試!”

向於基聽了,心中暗思:這李詩劍,勇不可當,我不可跟他單打獨鬥。隻是他大軍十五萬到此,我軍四千人守城,力量相差太大,怎麼辦呢?哎!我也隻有小心守城為是!

於是向於基道:“李詩劍,說那些話沒有用。你想要跟我單挑,對不起,老夫沒空兒!你若是要攻打城池,這就請罷!”

說罷向於基自下敵樓,領兵守城去了。

李詩劍一見向於基如此,當即指揮攻城。

北原州共有趙縣、桐縣、平縣、柏縣、北原縣等八縣,這趙縣,原也不易攻打,李詩劍指揮大軍攻城,原也是試敵之戰。

不曾想,太平軍四麵攻城才剛剛開始,就見趙縣東門大開,太平軍進攻東門的人馬,自然是抓住時機,一擁而入,殺到城裏來了!

你道這趙縣縣城東門為什麼會被打開?原來是城中居民,聽說太平軍攻打趙縣來了,竟然是有人自發幫助太平軍!

有那城東區大姓李氏,說道是“我們與太平汗皇同姓,太平軍來了,我們都有望過上太平日子啦!”

於是這大姓李氏,組織本姓子弟,又有許多居民自發參與,都來東城門,推說是助守城門,其實是來與守軍爭奪城門。

城門守軍隻道是百姓自發地來幫助守城,哪知這些人來到後,反而亂砍亂殺守軍,守軍猝不及防,反被殺得倉惶逃散。

於是太平軍順利攻入城中,向於基乍聽說東門放入了太平軍,當時也是自知守不住此城了,然而又殺不出城去,隻好自刎,獻出了一顆白發蒼蒼的頭顱。

李詩劍當夜駐軍趙縣,與燕君平商量道:“趙縣能如此順利地拿下,讓我看到了百姓的真正力量!”

燕君平道:“是啊!這真是想像不到呀!”

燕君平一語未畢,有報告說那前去大都山的信使回來了。

李詩劍聽了,當時便長精神,笑道:“令使者進來!”

燕君平則在一邊笑而不語。

使者進了縣衙正廳,李詩劍就問道:“你回來時,翠姑有何話說?回信在哪裏?”

使者道:“我主汗皇,下臣此去,大都山上未見翠姑,隻有那史強生帶著兩個小兒與幾個書僮在。連厲大師都不知哪裏去了!”

李詩劍聽了,大急:“怎麼沒在?他們能去哪裏?你也沒問問史強生大哥麼?”

使者道:“史大人不願意見下臣,直接令眾書僮將下臣攆出了真儒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