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三丫瞎點鴛鴦譜(1 / 3)

詩曰:

當時哪料被愚弄,事後始知受人蒙。

本是此心思妙曼,卻因金釵泄行蹤。

癡情已陷癡情裏,誤會還生誤會中。

萬樹秋風葉落盡,一江春恨水流東。

——小詩一首,道過高福俊被人算計,將那被做過手腳,隱藏了跟蹤符的鑲金碧玉釵送給翠姑之事,再來將這話題接上章從頭說起:

當時托缽僧停下腳步,不再追趕,回頭與高福俊說話。當說到那五個偷襲托缽僧的是什麼人時,高福俊確是不知,反問托缽僧,托缽僧又道:

“高小道友,據老衲所知,便是你們臨沙城高家,道器法寶也不是隨手就能拿得出來的,然而這兩夥兒攻擊我的家夥,個個都是靈道境界,個個都有道器法寶。道友你看,這是什麼人?”

高福俊聽了,當時就說道:“如此說來,這些人必然是大宗派之人!”

托缽僧道:“老衲往這邊來時,先是在小寒山遇到那鬱離子的伏擊偷襲;再就是來到這裏,又被五個人設局偷襲——聽了道友你的論斷,正印證了老衲的想法。

高小道友,照這樣子說來,明宗中有許多道器法寶嘍,是不是?”

高福俊道:“明宗中有人專門負責為本宗煉製道器法寶,所以,他們是不缺道器法寶的。道友您竟是要打他們明宗法寶的主意?”

托缽僧笑而不語。

高福俊又說道:“若說那鬱離子在小寒山伏擊您,倒是確有可能,畢竟他是臨沙城城主吳仁清的師父,至於後來偷襲您的人,究竟是不是明宗之人,恐怕還不好確定呢。”

高福俊這麼說,實是內心深處不願托缽僧與明宗起衝突。畢竟作為天下四大教派之一的明宗,實力之大,不是一般的家族勢力所能對抗的。

在高福俊看來,托缽僧一行五人,都不過是從下界過來的修仙者,若是惹禍大了,這一界的禪宗究竟最後會不會接納他們,尚且未知。

那禪宗,想必也不會為了托缽僧幾個再去跟明宗拚鬥。如此看來,托缽僧五人人是勢單力薄,怎麼能對抗得了明宗這麼一個實力強大的龐然大物呢?那不是拿雞蛋去撞石頭麼?再說了,對抗下去,明慧仙姑作為托缽僧的師妹,怎能不受到牽連呢?

托缽僧卻是說道:“說起來,老衲我來到這一界,起初在臨沙城倒確實是得罪過你們高家和白家,後來又得罪了臨沙城城主吳仁清;若說是能調動諸多靈道高手來對付老衲,又且都有道器法寶,也真的隻有明宗才有這樣的實力,然而,道友你為何卻說是‘不好確定’呢?”

高福俊聽了托缽僧這個話,當然不好直說自己不願意托缽僧與明宗為敵的真實理由。而且在他看來,臨沙城城主吳仁清是有心與托缽僧化解恩怨的——

何以見得?有鑲金碧玉釵為物證嘛!當時自己在臨沙城城主府中飲酒,那吳仁忠、江仁忠和翁天都幾個說的話,猶在耳邊呢!

於是高福俊就對托缽僧說道:“明塵道友,依我看,不如您先養傷,我也到你這缽裏去呆上幾天,趁便送一樣東西給翠姑,您看如何?”

托缽僧聽了,心裏暗笑,情知高福俊是為著翠姑而來。

不過,是哪個要追求翠姑,對於托缽僧而言,本也無所謂,又且離開淨空寺時,翠姑跟徐文虎說得清楚,她喜歡的人是這個世界裏的一個靈道高手——細說起來,在這個世界裏,追求翠姑的人,也隻有這個高福俊。

於是托缽僧道:“可以,可以。你隻管到缽裏去,老衲我還要往那邊跟過去看看。”

高福俊笑道:“若是他們有心找您的麻煩,您不跟過去,他們也還會再來的。”

托缽僧聽了,哈哈一笑,說道:“說得是。”

於是街道上,隻見人影一閃,二人身形消失。好在這萬坊城中,修仙之人多了去了。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對此視若無睹。

托缽僧與高福俊進了缽內世界時,心鏡上人當即加強神識操控,以便青銅鏡能清楚地照見那黑缽的影蹤。然而這麼一來,黑缽器靈阿彌就有所覺察了。

當時托缽僧心頭就感應到了阿彌的意思:正西方位,偏上方半空,有個東西在窺視呢!

托缽僧心裏一激靈:看來那乾元寺住持無根和尚果不我欺!

托缽僧當即對高福俊道:“你先去看望翠姑,我要出去一下。”

當時托缽僧與高福俊來到缽內世界,厲文山、翠姑、小棒兒夫婦都看到了,正要上前與托缽僧說話,卻見他身形一閃,人就消失了。厲文山諸人料他是出了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