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古代舞蹈(1)(2 / 3)

古埃及舞蹈文化

古埃及舞蹈有其深刻的曆史文化背景。

第一類舞蹈。古埃及是宗教信仰大國,最早的宗教是拜物教,古埃及人認定自然界所有動、植物中都有一個神,在眾多神祗中主要信奉“太陽神”、“賴神”、“俄賽裏斯神”。古埃及人對太陽神的崇拜主要源自古埃及的自然氣候,古埃及的天空終年晴朗無雲,熾熱的陽光終年照射著富饒美麗的尼羅河畔。溫暖的太陽給人們帶來物產豐收。因此,古埃及人便把太陽當做自然萬物的創造之神,他們認為“太陽神”能夠保護國家,能夠保證整個古埃及民族永存不滅。古埃及人後來將太陽神與人結合,將古埃及國王法老認定為人世間的“太陽神”,即賴神。天上的賴神統治宇宙萬物,地上的賴神統治著整個國家,他是公道、誠實、維持普天下道德規範的神,是威嚴的、神聖不可侵犯的,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征。因此,古埃及舞蹈很少表現賴神,而在雕塑、繪畫中賴神的形象較多,這些形象都是麵部刻板、嚴肅,沒有任何表情,顯示出無所畏懼、鎮定沉著的統帥氣質。在古埃及,無論是天上的太陽神,還是地上的太陽神都是不舞蹈的,它隻是人們尊崇的偶像。太陽神、賴神是不會跳舞的神,但是,崇拜“太陽神”的舞蹈在古埃及卻占有重要位置,崇拜太陽神的舞蹈與人們祈禱太陽神保佑整個國家與整個民族的安定幸福、保佑物產豐收的心態有關,是古埃及人宗教意識的表現。

與此不同,對俄賽裏斯神的崇拜,是古埃及宗教舞蹈常常表現的主題,對俄賽裏斯神的崇拜來自對自然的崇拜,它最早起始於對尼羅河神的崇拜,由於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給古埃及人的生活帶來不便,人們便產生崇拜河神的宗教行為,並且,每年舉辦祭祀河神的活動。後來俄賽裏斯神成為代表植物生長、人類繁衍的神,再以後又演變成主宰人類生死大權的地獄判官。古埃及非常盛行俄賽裏斯神的神話傳說,俄賽裏斯原是古埃及一個部落的首領,他教會人們耕田種地,他的兄弟富托嫉妒他,將他害死,並碎屍萬段。俄賽裏斯神的妻子將碎屍重新拚合,使他死而複生,返回人間,奪回了政權,人們又過上了好日子。這一傳說反映了古埃及人堅信人能死而複生,能夠長存不滅的世界觀。因此,古埃及人非常崇拜俄賽裏斯神,並且,把它作為宗教舞蹈中的主要內容。舞蹈一般在春耕播種季節和秋收季節時表演。表演時,一男子頭戴一頂自己編製的帽子,裝扮成複活之神;另有一些男子頭戴“老鷹”的頭飾,裝扮成人的靈魂,舞蹈動作比較單一多為上肢示意動作,以祈求俄賽裏斯神對死者賦予不死的靈魂。舞蹈氣氛輕鬆、愉快、喜慶,表現了“靈魂”歡天喜地迎接複活之神的情節。

第二類模擬星宿的舞蹈是生活在農耕文化圈內古埃及人的代表性舞蹈。古埃及人相信用人體動作去模擬星星移動就能使大地更加富饒美麗。這個舞蹈充滿親和的氣氛,動作平展、鬆弛、比較接近自然形態,沒有技巧的炫耀。舞者身體向上挺拔,雙手臂鬆弛張開,像是一種環抱宇宙的動勢,再加上獨具特色的古埃及音樂情調,總不免使人聯想到坐落在陽光明媚的尼羅河畔上那片巍然壯觀的金字塔群。

第三類喪葬禮儀舞蹈。喪葬禮儀舞蹈是古埃及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舞蹈思想與金字塔所蘊含的思想一致,均使人產生一種時間永恒、空間無限的空茫感覺,它反映了古埃及人靈魂不滅,來世再生的宗教觀念。舞蹈在葬禮上舉行,舞蹈多由女性表演,“不再有任何屬於男性的、奔放不羈的動作,沒有跨大步和剛健的、變化多樣的舞姿,動作線條柔和且悅目;她們從不做大弧度的變身和突變的動作,人物的情緒即使是衝動或激昂,動作依然是收縮型”。舞蹈動作平穩、鬆弛是古埃及人的舞蹈特點。舞蹈性質不是為舞蹈而舞蹈,也不是表達個人的願望,而是對氏族團結一致、共同生活的一種向往。在葬禮上,人們排成一隊靜立默哀,表演者頭戴一頂麵具,用舞蹈動作表現死者生前的所有事跡,其目的是使死者的靈魂能夠順利進入歡樂的天堂。

這裏就包含著教育人的思想,舞蹈者的表演是告誡生者,好好做人,死後才有資格進入俄賽裏斯神的歡樂天堂,否則將受到懲罰。

古埃及的喪葬禮儀舞蹈,崇拜太陽神舞蹈和模擬星辰的舞蹈,其精神與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尼羅河、金字塔和獅身人麵像所透射出來的民族精神相符。古埃人生活在奴隸製社會裏,平日生活很艱難,飽受奴隸主的剝削與欺壓,他們把幸福寄托在靈魂,寄托在天國裏。喪葬禮儀舞,就是表演者在生者麵前表演死者生前的所作所為,並對此進行評判,使人的靈魂能夠進入天堂。喪葬禮儀舞蹈舞步平穩,手臂動作較多,動作幅度不大,舞蹈時有歌手伴唱,這種表演形式後來影響了歐洲中世紀的教堂音樂。

古埃及最後一類舞蹈是雜舞。古埃及雜舞包含的內容很寬泛,是帶有雜技性質的娛樂性舞蹈。古埃及雜舞不分等級差別,人人都跳,它的舞蹈表演形象至今殘留在一些寺廟中的雕塑和壁畫上。其雜舞的舞蹈形態是:舞者雙臂自然放鬆,扭腰擺臀、出肋出胯,動作技巧有向後彎腰、空中旋轉、騰空跳躍等,這些動作技巧還影響了古希臘的克裏特島的藝術。

古埃及舞蹈的總體特征是:明朗、活潑、輕鬆、愉快,給人一種浮雕藝術般的美感。這與古埃及人的思維觀念、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古埃及人認為:宇宙是永恒的,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轉化,人死後靈魂可升入歡樂的天堂。古埃及的喪葬禮儀舞蹈和對俄賽裏斯神的崇拜就證明了古埃及人的這種樂觀心態。

古希臘舞蹈藝術

如上所述,希臘美麗自然的氣候孕育出了希臘的曆史、希臘的哲學、希臘的美學、希臘的史詩、希臘的建築和雕塑,同時也孕育出了希臘的舞蹈文化。

希臘舞蹈文化從一開始就與宗教結合在一起,但它與古埃及不同。古埃及的舞蹈文化帶有濃重的宗教圖騰色彩,而古希臘的舞蹈文化則不同,它是在歡樂的宗教祭祀舞蹈活動中尋找的一種精神寄托,是探討人與宇宙之間關係的途徑。古希臘有著優秀的美學、哲學、文化、藝術,同樣也有著優秀的舞蹈。古希臘的舞蹈與音樂結合在一起,因此,了解古希臘的舞蹈就要從音樂、遊吟詩,以及合唱隊入手。這將在第二部分希臘舞蹈中講述。

在了解古希臘舞蹈之前,首先要了解古希臘的早期舞蹈藝術克裏特島的舞蹈形態。

一、克裏特島舞蹈

克裏特島位於地中海中心,它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接受了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文明的影響。同時,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如克裏特島四麵環海,海洋又成為保護民族文化傳統的天然屏障。克裏特島和平寧靜,這樣的環境使克裏特島人早早投入海上貿易,克裏特島人憑借海上貿易迅速發達起來,公元前2000年進入青銅器時代,出現了地中海一帶最早的奴隸製國家,建立了富麗堂皇的王室宮殿。婦女與男人一樣有著自由平等的社會地位,可以同男人一樣擠在鬥牛場上看鬥牛表演,參加戰鬥,出海貿易等,生活得非常瀟灑、浪漫。在一些殘留下來的文物上,可以看到克裏特島人輕鬆、愉快的生活圖景,如扛鋤的農夫、角鬥士、舞蹈的青年女子等。一直在公元前1450年,希臘半島邁錫尼人侵占之前,克裏特島人始終生活在富裕、輕鬆的生活環境中,這樣的環境孕育了克裏特島人的舞蹈文化。

克裏特島的舞蹈大體分四類:第一類是兵器舞,是男子手持各種兵器而舞的舞蹈,是為海上貿易所需進行的軍事訓練的活動;第二類是女子圓圈舞,舞姿平穩柔美;第三類是麵具舞,舞者戴各種動物麵具和頭飾而舞;第四類是雜舞,包括翻騰各種跟頭,向後彎腰等動作。這四類舞蹈表明克裏特島最先從野蠻階段步入文明階段的發達舞蹈文化現象。

克裏特島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結束了原始生活狀態,這一時期的舞蹈已擺脫了原始風貌。從第一類舞蹈看,男子的兵器舞是一種戰爭格鬥式的武舞。它在當時有著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克裏特島人是海洋民族,特殊的生存條件決定了克裏特島人的文化特征,狹小的國土不可能使克裏特島成為農業大國,遼闊的海洋卻為克裏特島人提供了展開海上貿易的天地。克裏特島人用本地產的精製的彩陶器等手工藝品與地中海東部、西部各島嶼和古埃及等地區進行商品交換。商品貿易帶給克裏特島人富足財物,富裕的生活又遭到野蠻的、饑餓的遊牧民族侵略,為保衛商船,保衛國土,克裏特島人開始了武裝訓練,披上盔甲的兵器訓練生活就反映在克裏特島的舞蹈中。克裏特島的兵器舞蹈後來被斯巴達人所繼承。

第二類女子圓圈舞。克裏特島的圓圈舞也同世界其他地區的民族舞蹈相同,是對人類最原始的一種舞蹈——環舞的繼承。舞蹈仍然帶有原始的熱情、純樸的風格,不同的是克裏特島的圓圈舞為的是通過舞蹈獲得一種精神力量,進而達到與神對話的目的,借此穩定人與入之間的社會關係。圓圈舞也即原始時代的環舞,人們跳環舞能夠體現一種集體主義精神。“克裏特的雕像為我們展示了圍繞七弦琴演奏者跳的環舞,與宗教禮儀有聯係的配對舞以及在眾多觀眾麵前由一群婦女表演的輕微搖晃的舞蹈”,這種“環舞”的表演形式傳播到希臘本土。希臘本土產生的神話故事描述了克裏特島的“環舞”怎樣傳入希臘本土的情況:“在忒修斯的故事裏有這麼一段記載:他率領著他解救出來的青年男女從克裏特島回雅典時,他們在提洛島上用鶴步跳起環舞,後來這個舞蹈被長期保留在這個島上。”世界舞蹈史學家庫爾特·薩克斯先生還認為,克裏特島的“環舞”似乎與中國有關係。他說古代中國常用活人做君王的陪葬晶。公元前500年吳王闔閭的女兒死了,吳王為女兒修建了一座墳墓,在葬禮時,吳王下令表演白鶴舞並讓青年男女隨著舞蹈走進墳墓然後關上墓門。庫爾特先生認為:中國人鶴舞與希臘舞都是一種環舞,包含求雨、繁殖、再生、祈求萬物生長等宗教思想。克裏特島青銅器時代的女子圓圈舞形態平穩、緩慢,舞蹈動作幅度不大,舞姿輕鬆、愉快,反映了克裏特島人物質富足,生活悠閑的心態。

第三類麵具舞,這也是世界各地早期社會原始先民舞蹈的普遍現象。麵具舞蹈與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克裏特島的麵具舞主要以動物麵具為主。戴動物麵具而舞,表明了先民麵對大自然的威力想像出來的一種獲取超越自然之力的宗教思維觀念。繪畫上也多有挑戰自然、征服動物的形象,如公元前15世紀的金杯浮雕上刻畫著一頭牛與獵人搏鬥,另一頭牛正倉皇而逃的、人捕捉野牛的場麵。這是對原始先民狩獵階段的生活反映,原始先民的狩獵舞蹈直接傳承給了早早步人文明社會的克裏特島人,他們也有戴動物麵具的、模擬動物動作的舞蹈,不同之處在於,原始狩獵舞蹈帶有一定的功利性,而克裏特島人的麵具舞蹈則是純娛樂性的舞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