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身圓雕大多以人像為主,它拋棄了拜占廷藝術的纖弱形式,出現了有一定力度的飽滿的造型;雖然,同希臘古典藝術中的人像柱相比較,它主要是通過線條而不是通過體塊來達到這種力度的。例如,法國利姆沙恩舊修道院教堂門廊內,兩邊各有三列這樣的人像柱支撐著拱門,人物以雙手努力托起楣石,渾身攢聚著即將爆發的力量。
柱頭和柱礎雕刻,除少數模仿拜占廷樣式用植物紋樣來裝飾之外,大多數也是以宗教人物和聖經故事為題材。民間匠師們沒有放過機會,在這樣的作品中表達他們對統治者的憎恨,如法國亞眠教堂的柱礎上,就雕了一個戴王冠的王公貴族,被壓在柱子下麵,同妖魔鬼怪一樣永遠不得翻身。
其它裝飾雕刻亦不乏精彩之作。如聖尼古拉斯朝聖者教堂中著名的《巴利的寶座》,作於1098年左右,通體以大理石雕成,座椅的4條腿是4個奴隸(或罪惡的靈魂)的雕像,技巧相當高明。這所教堂的洗禮堂還有一座大理石聖水盤,也雕刻得非常精致。
繪畫
繪畫在羅馬式藝術中遠不如建築和雕刻那樣受到重視。這大約是因為它遠不如建築和雕刻那樣具有堅牢的體積和逼人的力量,對於欣賞水平極其平庸的信徒們來說,一個實體要比一片平麵的“符號”生動得多。
羅馬式藝術中的繪畫,主要是教堂內有限的濕壁畫和大量的手抄本書籍的細密畫插圖,這兩者都不是這個時期的發明,但都在此期間獲得較大的發展。
教堂內的宗教畫,此時一般較少使用拜占廷時期的鑲嵌技法,而運用濕壁畫來畫。由於材料的限製,保存完好者極少,有許多是後代修補或重繪的。例如意大利加泰隆尼亞地區所發現的便是。勃艮第境內的貝爾則拉維爾聖雨果禮拜堂壁畫,尚可見到一部分12世紀時的真跡,其色彩已經十分黯淡了。羅馬式壁畫的風格大約在12世紀才擺脫拜占廷的影響,形成強有力的獨立風格,它特別強調感情的表達,不惜采取扭曲而誇張的形式。較常見的是畫在教堂兩翼鑲板上的一個接一個的受難場麵。如1138年所作的查爾薩拉大教堂的磔刑圖、1228年所作的布拉維杜教堂的磔刑圖、1235年所作的佛朗西斯卡生平圖等等。
手抄本聖經插圖的製作中心,仍然在繼承蠻族藝術傳統的中歐地區,尤其是英國。12世紀英國工匠製作的《朗貝斯聖經》和《布利聖經》,采用了裝飾性的、圖案式的方法來表現衣紋,人物造型優美,具有完整的體積感,色彩鮮明豐富。和雕刻中一樣,繪畫中的人物也被畫得把衣紋緊緊地貼在身上,如同從水中走出來一般,被稱做“濕衣褶風格”(Damp-fold Style)。
工藝美術
這一時期,手工藝匠的許多寶貴創造,也大多為教堂服務。現今不少教堂裏珍藏著價值連城的手工藝品,例如英國肯特郡巴遊教堂所藏的“巴遊織錦”,全長約10米,以彩色毛線繡在亞麻布上,內容描述諾曼底的威廉公爵1086年入侵英國的一次戰爭,周圍裝飾著一圈動物圖案組成的花邊。
教堂窗戶上的彩色玻璃嵌畫,最初是從加羅林朝開始的,隻是在羅馬式教堂中才開始得到廣泛的使用。但是,真正屬於12世紀以前的作品已不多見。夏特勒教堂比較完整地保存著12-13世紀的彩色玻璃嵌畫,成為至今眾多旅遊者向往的地方。此外在巴黎的聖麥佩爾教堂、聖丹尼教堂、德國的奧格斯堡和萊曼等處教堂中,還部分地保存下來一些精彩的作品。
其它小工藝如象牙雕刻、金銀細工、琺王郎彩器皿,以及用精巧的雕刻技巧做成的聖物箱、十字架、牧杖、聖餐盤等等,都空前發達。如倫敦阿伯特美術館所藏的格羅斯塔的燭台、柏林美術館所藏的維斯多尼亞的鍍金十字架、科隆大教堂所藏的刻有“馬其的禮拜”浮雕畫麵的著名聖物箱等等。
羅馬式美術在歐洲中世紀美術史中的意義和地位,我們可以從如下幾方麵來看:
1.羅馬式美術產生於歐洲封建社會進入成熟階段的時期,它從規模上、風格上,體現了歐洲封建社會前階段的文化成就。就基督教美術的發展而言,有人依照初期——盛期——晚期的公式,把早期基督教藝術作為初期的代表,把哥特式美術作為晚期矯飾風格的典型,而羅馬式藝術,則被作為盛期的樣板而具有重要的價值,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意義的。
2.羅馬式美術反映了封建經濟穩定時期的宗教藝術風格,它既是宗教的,又具有一定的廣泛意義,因為它主要麵對廣大缺少文化的信徒,而且其作者也大多是民間匠師,因此,也必然具有相當成分的人民性。
3.羅馬式美術同拜占廷美術之間,不但在時間上有一定承繼關係,在觀念上也比較相近。它同其後的哥特式藝術之間,也具有銜接的關係,從這一意義上說,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中世紀美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哥特式美術
進入13世紀,由於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歐洲各地的城市建設更加興盛。無論在各封建王國的交通要道上,或是多瑙河,萊茵河沿岸,大小城市星羅棋布,宛如燦爛的群星,點綴在中世紀“黑暗的”夜空之中。為了發展工商業的需要,市民與國王結成聯盟,市民替國王為打破諸侯間的封建割據而舉行的戰爭提供金錢和武器,國王為市民提供一定的自治權和低稅率優惠,並通過戰爭開辟新的市場。
城市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大量能工巧匠集合於各種行會之中,為民族文化的發展盡心竭力,就在這樣的前提下,封建社會盛期的另一文化形態——哥特式藝術,在歐洲各國發展起來。
“哥特式”(Gothic)一詞,是文藝複興時期著名畫家拉斐爾在他給教皇利奧十世的信中首先被使用的。它本來含有輕蔑的意思,用來批評文藝複興之前北方野蠻民族(哥特人)的建築樣式。但是,拉斐爾並未親眼見到過法國的這種類型的教堂,他是憑主觀把它描寫為非理性的野蠻文化的。實際上,哥特式藝術與哥特人毫無聯係,它既非哥特人所創造,也並不發源於哥特王國。它是羅馬式藝術之後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是中世紀經院哲學在藝術上的反映。
哥特式藝術大約在12世紀末產生於法國巴黎周圍地區。它本來是體現在一種新的建築風格之中的,後來變為泛指12至14世紀間服從於這種風格的一切美術形式。
1137年,阿伯特·蘇哲神父著手將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教堂改建成新的樣子,蘇哲神父要求在建築中體現光、高、數三個理想,於是試探著以一種向高處延伸的、增加窗戶和改變比例的做法,創造一種新風格。經過兩世紀的實踐,到1430年英國諾裏奇大教堂竣工,方才實現一種定型化的哥特樣式。歐洲各國並不是普遍都肯定這種樣式的,在意大利,它始終居於次要地位。由於各自的民族傳統、各地區技術與材料的差異,以及與羅馬式藝術的繼承關係不一等等原因,各地的哥特式建築也有所不同。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看出它們本質上是一致的,隻是各自采取著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同一個課題的差別而已。總的來看,哥特式是通過向垂直方向的推擠,而不是象羅馬式那樣向水平方向的展伸,來求得革新的。從而它打破了羅馬式的靜態的體塊,創造了哥特式的動感的旋律。哥特式建築的典型特點是垂直線的使用和尖頂的拱券結構,這兩者使建築出現了銳角的組合,造成靈巧、上升的力量,從而牢牢地抓住信徒的感情。哥特式建築是中世紀建築的最高成就。
哥特式建築首先在法國得到發展,是因為法國在路易第八、第九統治下,封建王權得到加強,政治安定,經濟和文化進一步繁榮,巴黎代替羅馬成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文化從修道院轉向大學,提供了哲學和工程方麵強大的後盾。使蘇哲院長的理想得以順利實現。法國哥特式建築成熟的標誌是巴黎聖母院(1163-1250年)。它的正麵是左右對稱的兩座高63米的鍾樓,排列著一排排矢狀尖拱,下層3座大門,環繞著一層層使徒和天使的雕像。大門上麵是一排精致的雕像,再往上,巨大的放射狀中心圓窗,正處於整個教堂正麵的中心。上下4層之間的比例,按照嚴格的數據,每一層的高寬比也嚴格按黃金律計算,十分和諧協調,總體效果樸素而又莊嚴。魯昂大教堂(1160-1230年)的規模略小於巴黎聖母院,但也完美地體現了初期哥特式建築的特點。
13世紀時,法國的哥特式建築得到進一步發展。從教堂的外觀來看,細長的尖頂長窗和密密麻麻的雕刻,使建築物披上了滿身錦繡,巴黎以北的蘭斯、亞眠、魯昂等處的大教堂尤其如此。巴黎以南的勒芒、夏特勒教堂則比較簡練一些。
夏特勒大教堂,從9世紀以來就是法國各地的信徒們向往的聖地。1020年,原先的教堂遭受火災,1024年著手重建,1037年基本完成,1134年建起了北側的塔樓,11年後建成南側塔樓。1194年6月10日,夏特勒全市大火,大教堂也被燒得隻剩下雙塔的底層。在僧侶、貴族和商人們的支持下,1215年又開始重建,直到1220年基本竣工。建成後的教堂東西長130.2米,正麵寬47.65米,南塔高106米,北塔高111米,主教堂高37米,是巴黎以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教堂。它通身以細長的線狀柱形成密密的垂直線條,從而增加了它的高聳之感。夏特勒教堂正門內雕象密布,其最出色的作品有《莊嚴基督》、《聖母子》、《攸底亞王與王後》等,是早期哥特式雕刻中最有代表性的。彩色玻璃窗畫也很出色。
蘭斯大教堂(1225-1299年)也是在一次火災之後重建的,1220之前的第一期工程,受夏特勒教堂的影響很大,1240年以後的第二期工程,則又較多地受到亞眠大教堂的影響。其正門門券內的雕刻《天使與聖徒》是哥特式雕刻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尤其內側的帶翅膀的天使,麵容純樸天真,充滿人間感情,麵部甜蜜的笑容被稱做“蘭斯式的微笑”。
亞眠大教堂(1220-1270年)是法國哥特式教堂中最大的一座。長145米,高44米,從1220年到1270年,花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完成了正堂工程,雙塔則到14世紀和15世紀才完成。其門券內的雕刻也十分出色,額板大浮雕《最後的審判》中,在下地獄的人群裏也有身著道袍的神父和教士。浮雕裝飾《十二月令》,表現了各個季節的農事活動,生動地再現了中世紀法國農民的勞動和生活。
14世紀中葉以後,由於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的影響,教堂建築陷於停頓,15世紀英軍撤出巴黎之後,才重新發展起來,這時出現了火焰式(Flambayant)窗飾。
英國的哥特式教堂建築,以1178年坎特伯雷大教堂開始,至索爾茲伯裏教堂而臻於成熟。此後,英國的建築師們又創造了“垂直式”的哥特教堂,他們竭盡全力加強垂直上升的效果。細長的窗戶幾乎從地麵一直升到天頂。其代表為科羅斯達大教堂的中殿。
德國的哥特式教堂開始得較晚,1248年開始修建的科隆大教堂才是真正哥特式建築的開端,但是它一直拖了6個多世紀,到1880年才最後完成。它的鍾塔高達157米,正麵寬61米。14世紀時,受法國火焰式影響,出現了奢華瑣細的裝飾,整個教堂似乎被包圍在一種閃爍著神秘光彩的玻璃窗花中,布滿透雕棱飾的尖塔,嶙峋矗立,構成一片“錦繡森林”。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即屬此類,它始建於1386年,直到1645年才竣工,一簇簇高高聳立的尖塔和兩邊的支撐拱架,形成如同一件象牙雕刻的精致工藝品一般,但它卻是一座全長148米,寬87米的宏大建築。
哥特式教堂中的雕刻與羅馬式時代相比,顯然是萎縮了。法國蘭斯大教堂有13世紀最高水平的雕刻作品。門券裏的聖母瑪利亞和基督的立像,形象生動,有豐富的衣紋。雖然中間有過保守主義傾向的出現,但整個說來哥特式的雕刻藝術是向著重視人性表現的現實主義方向前進著。13世紀末和14世紀初年所建的法國斯特拉斯堡教堂中的《聰明的和愚蠢的聖處女》雕像,更帶有濃烈的地方風韻,明顯地擺脫了宗教的束縛。法國亞威農的維勒夫教堂的聖母子像也十分富有特色,它利用象牙的彎曲度把人像雕成扭動的姿態,所以被稱為“哥特式擺動”(GothicSway)。
在哥特式教堂中,由於窗戶的擴張,壁麵所剩無幾,已經無法提供壁畫和浮雕的麵積,所以彩色玻璃窗畫大為發展,成為哥特式教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玻璃工匠根據畫稿先用鉛條做出圖畫的輪廓線,然後割出小塊彩色玻璃鑲嵌而成。玻璃色彩種類很多,但基本色調是紅、藍、紫三色,夏特勒教堂和布魯日教堂的玻璃窗畫是這方麵最傑出的作品,陽光透過這樣的窗戶射進教堂,五彩繽紛,光彩繚繞,飄忽宛如仙境。它的製作技巧和色彩藝術上的成就,即在今天也令人驚歎不已。遺憾的是14世紀以後,這個光彩奪目的藝術形式,由於雕刻的複興而失去了早期的活躍力量。
對於中世紀藝術的評價,曆來有著十分矛盾的說法。文藝複興時期自然主義抬頭,反封建的人文主義者們把中世紀藝術看做是“野蠻的”、“原始的”、“低劣的”,這種否定雖然有幾分片麵性,但也正由於這種批判,才促進了進步的人文主義抬頭。因此,在曆史上,這種批判的作用是積極的。19世紀初期的新古典主義者也反對中世紀藝術,這是出於對希臘羅馬古典藝術的崇敬心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不少新興流派,如立體主義者畢加索、德國表現主義的盧特魯甫、野獸主義的拉奧等人,卻對中世紀藝術中出於宗教宣傳的需要而采取的誇張變形手法大加讚揚,推崇中世紀民間藝術匠師豐富的想象力和獨出心裁的表現手法。並從中探索豐富的形式規律,運用於他們的創作之中。
這裏用得著高爾基的一段話:“文化史告訴我們,中世紀的石匠、木匠、木刻家和陶器匠等手藝集團所建築的房屋和創造的物品都精美無比,那是個體藝術家所不能勝過的。歐洲中世紀的大教堂是這樣,西歐和蘇聯博物館裏那許許多多的陳列品也是這樣。如果你仔細看一看這些作品,就會感到,人們創造它們的時候是對勞動懷著極大的熱爰的。‘渺小的’人們是偉大的匠師——博物館裏的文物和歐洲各個古城的莊嚴寺院,都給我們說明了這一點”。
伊斯蘭美術
公元7世紀時,在地中海東岸和南岸的廣大地區,伊斯蘭文明崛起,從而給這個地區統一的基督教體製帶來了新的對抗因素。
“伊斯蘭”的意思是順從。伊斯蘭教是由“先知”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創始的、信奉全能的真主安拉的“一神教”。穆罕默德生於麥加,以麥地那為傳教的中心,《古蘭經》(意為“誦讀的經文”)是伊斯蘭教的最高法典。齋戒、誦經、禮拜、朝聖等,都是他們的修煉形式。其寺院在中國稱為“清真寺”(“清”為清淨,“真”為唯一),是伊斯蘭建築藝術的結晶。
伊斯蘭教最初主要在貧困而缺乏文化的阿拉伯遊牧民族如貝都印人中間得到傳播,反映了阿拉伯民族要求進一步實現政治上的統一和形成集權國家的迫切願望。穆罕默德在世之日,就致力於建立以伊斯蘭教為最高信仰的統一的阿拉伯帝國。他的形象被描繪為一手拿《古蘭經》、一手持劍的英雄,意味著信仰與征服。在他死後的50年間,曆屆哈裏發(阿拉伯政教合一的領袖,意為“繼承人”)不斷向外擴張,他們從拜占廷帝國奪取了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把拜占廷式的基督教教堂改造成為清真寺,征服伊朗高原,擊敗波斯的薩珊朝(中國古籍稱“安息國”),在烏瑪雅德朝(公元661-750年)進一步擴張,向東深入中亞地區,占據阿富汗和印度北部,並一度威脅中國西部邊境,唐史稱之為“大食國”。向西進入非洲,沿埃及、突尼斯、阿爾及利亞,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西班牙(公元711年),從而踏上了歐洲的領土。
烏瑪雅德王朝建都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在那裏建造了宮殿和清真寺。後來,阿巴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遷都於今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在這裏興建的宮殿和寺院,明顯地受到薩珊朝波斯藝術的影響。阿巴斯朝阿拉伯王國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是伊斯蘭建築和繪畫藝術的黃金時代。
清真寺
在建築方麵,伊斯蘭世界突出的貢獻是清真寺。它通常由長長的柱廊、舉行淨身儀式的水池和寬廣的正廳組成。還有一個或幾個尖塔,阿訇站在塔頂按時呼喚教徒們舉行禮拜儀式。這樣的設計是按照宗教儀式的要求產生的。
清真寺,作為伊斯蘭特有的建築形式,其特征有兩方麵:第一是構造上的特征,即從建築的角度講,它具有簡樸、輕便、合理的特點,它的有效空間很大,幾乎沒有什麼多餘的東西,馬蹄形的尖頭拱門是伊斯蘭建築特有的樣子,它合理地分散了上部結構的壓力,中央教堂的圓頂是向拜占廷建築學來的,但清真寺的圓頂多以木構架做骨骼,以減輕頂部的重量。第二是藝術上的特征,即從藝術風格上講,它也有自己的特色,清真寺內沒有祭壇,沒有聖像,更沒有關於真主和先知的生平故事繪畫。他們這種反對偶像崇拜的傳統,曾經影響過拜占廷帝國的偶像破壞運動。由於這個原因,清真寺內的裝飾多是變形的圖案裝飾,絕大部分是幾何形和花草圖案。色調大部分是冷色調,明朗清淨,與炎熱的沙漠景觀形成強烈的對照。
早期的清真寺在小亞細亞一帶是以羅馬的巴雪利卡式教堂改建的,沒有什麼獨立的特點。到烏瑪雅德朝,在大馬士革、麥地那、依爾撒拉姆、阿勒頗及富斯塔特(即今日之開羅),建造了不少清真寺,其中最壯麗的,是公元691年在耶路撒冷所建的有“石頭圓頂”的奧瑪爾哈清真寺。它的八角形正廳,是以拜占廷建築為榜樣建造的。另一個傑出的作品是大馬士革的大清真寺,它建於公元705-711年,有一連三個主廳,拱門是半圓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