塋墓壁畫的著色,一般都比較鮮明,可能是考慮到地下光線暗淡的緣故。但是,基督教徒出於信仰和寓意的要求,常常並不按自然界真實色彩設色,而是盡力使色彩具有獨自的精神內容,賦予一定的象征意義,例如,在聖康斯坦察教堂的鑲嵌畫中,聖徒彼得的皮膚是青色的;意為天空,象征天國的靈魂。
被基督教所利用的地下塋窟在羅馬以外的許多地方也被發現,如康巴尼亞、西西裏、撒丁、科西嘉、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它們當時都在羅馬帝國疆域之內。從事於這種繪畫的並不是專職的畫家,而是出身微賤的信仰者本身,因此,這些畫都帶有民間的性質,具有各地方風格的差異。
石棺雕刻
初期基督教雕刻最出色的遺物是石棺,這是3世紀以後,富有的基督徒為自己建造的墳墓,它的製作者是羅馬時代的工匠,因此往往以老一套的羅馬格式來裝飾基督徒的石棺,這就造成了石棺雕刻特有的折衷風格。例如3世紀時的尤利烏斯·巴蘇斯(JuniusBassus)石棺上酒神底奧呂索斯和天使,一起出沒於描寫基督故事的情景中。還有羅馬時代常見的葡萄紋和卷草紋圖案花邊也常常出現在石棺的四邊。左側下方的浮雕中,有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但顯然拋棄了羅馬雕刻的高度寫實作風,樹、石都是圖案式的,人體也被作了抽象化和程式化的變形處理。可以說,這是埃及藝術消沉之後,美術又一次脫離模寫現實的軌道,走向純理想的表現。
教堂建築
基督教公開活動以後,亟需以較大的規模向人們宣揚教義,提供適當的場所便成為必要。但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羅馬帝國,無力提供龐大的資金,因而便隻能利用原有的羅馬建築加以改建。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初期基督教建築的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在羅馬公會堂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巴雪利卡”(Basilica)式教堂,在矩形平麵圖上作三跨或五跨式,立麵中央較高,兩側為低矮的側廊,中央頂部采光,屋頂為人字形斜坡滾水式,顯然來自木結構,內部由兩行列柱區分主堂與側廊,祭壇的位置在山牆正門的對麵。典型的例子如公元432年改建的羅馬聖馬利亞教堂。另一種是在羅馬式圓形建築的基礎上改建的中心圓穹(Central)式教堂,如公元350年建立的以康士坦丁大帝女兒的陵墓改建的康斯坦察教堂,它的祭壇在中央,一端有門廊,平麵圖呈鑰匙孔式樣。
米蘭的聖·羅倫佐教堂是初期基督教建築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例子,它的高大圓頂直徑4l米。阿波利納爾教堂在巴雪利卡式平麵圖的基礎上,側廳延伸為近似十字形平麵圖。這些都給8世紀以後的拜占廷建築以直接的影響。
鑲嵌壁畫
鑲嵌壁畫(Mosaic)在羅馬帝國盛期建築中甚為流行,它具有色彩豐富、質感輝煌、耐久牢固的特點,現在也被基督教藝術所采用。5世紀前後的大部分教堂,不論是巴雪利卡式或者中心圓穹式,均喜愛這種裝飾方法。
康斯坦察教堂拱頂四周的環狀飾帶,采用華麗的鑲嵌構成的圖案,產生類似東方絲綢的輝煌效果。聖馬利亞教堂的鑲嵌畫保存較好,依其風格和題材可分為兩組:主廳畫麵表現舊約故事,完成於公元420年-430年,人物形象微微凸出,有立體感,中景和遠景則相當簡單。另外一組在正門內側的弧形拱壁上,內容是表現對聖處女馬利亞的讚美,這個題材是公元431年以弗所會議之後才被允許畫的,所以它的製作要比主廳壁畫晚一些。其色彩更比主廳鮮明,但人物體積感差,側重於東方式的裝飾風格。畫中耶路撒冷城門口的十字架,是純金貼成,城頭的邊緣線用寶石片嵌入,十分富麗堂皇。
5世紀時的鑲嵌畫有羅馬聖保羅教堂三角牆上的24使徒行列,人物表情呆板,姿態僵直,連接成花邊式的圖案。米蘭的聖特奎裏諾教堂的眾門徒圍繞基督的鑲嵌畫,是狄奧尼烏斯至安布羅希時代米蘭文化的傑出代表,麵部表情比較自然,服飾、背景都是當時米蘭宮廷流行的康士坦丁時代的風格。除了故事畫麵外,還有用鑲嵌組成的卷草和葡萄花紋,各種裝飾圖案,都顯得莊嚴、華麗,生機勃勃。
拜占廷美術
當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諸部落瓜分之際,以拜占廷為首的東羅馬帝國仍然統治著東歐、西亞和北非一帶廣大的疆域。這時奴隸製度在西歐消亡,東羅馬帝國由於采取了隸農製而得以保持其經濟的穩定,並且在這一地區的政治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左右逢源,將歐、亞、非三大文明熔於一爐,創造了獨特風格的文化,對東歐、俄羅斯、希臘諸國,有深遠的影響。
基督教在拜占廷帝國並未超過世俗政權,教會對文化的控製遠遠不及皇帝的權威,皇帝身兼宗教領袖,政教一體。為區別於羅馬天主教而把拜占廷帝國境內的基督教稱為“東正教”。公元787年至813年,受伊斯蘭教的影響,拜占廷的帝王們掀起了“偶像破壞運動”,用樹木禽鳥圖案和沒有裝飾的十字架代替聖像。
拜占廷美術以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拜占廷為中心,流行於小亞細亞、希臘、南斯拉夫、巴爾幹半島、俄羅斯及意大利的部分地區。它開始於4世紀康士坦丁大帝將拜占廷更名為君士坦丁堡時,到提奧多尼烏斯二世(公元401-450年)時代開始繁榮,查士丁尼大帝(公元483-565年)時達到高潮。經曆了偶像破壞運動(公元726-843年)時期的停頓,在巴塞爾一世開始的馬其頓王朝(公元867-1056年)至科穆寧王朝(公元1081-1185年)又得到複興。
拜占廷美術的基本特征是輝煌、抽象、光與色的充分使用、兩度空間的平麵造型手法、人物與背景間的韻律感等等。它表現在建築、鑲嵌壁畫和聖像畫藝術等方麵。
教堂建築
公元330年前後,最早的東羅馬教堂差不多均采取初期基督教的巴雪利卡式構造。5世紀開始,在拜占廷修建了一係列純拜占廷風格的大教堂,其典型代表,當推公元532-538年興建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它的設計者據傳為小亞細亞人安太留斯和伊索道羅斯。它以用磚和三合土砌成的牆壁構成主體,逐漸上升到莊嚴的圓頂,圓頂直徑33米,由4根支柱與4個大圓拱支持。側麵回廊向中央集中,使視線自然引向巨大的穹窿形圓頂,圓頂下麵有一圈通光窗口,陽光從這裏投入教堂內部,把大理石柱和壁麵的鑲嵌畫照耀得金碧輝煌。抬頭仰望,透過光線的迷霧,藍色穹頂上閃爍著圖案的光彩,造成一種虛幻飄渺的神秘境界,出色地體現了作為宗教建築所要求的精神感召力量。誠如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卡爾莫斯所說:“教堂是塵世間的天國,神們在這裏生息活動”。這個教堂在土耳其人占領君士坦丁堡後被改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外麵加了4座高高的尖塔,裏麵畫上了阿拉伯圖案和文字裝飾。
查士丁尼大帝西征時在拉文那修建的聖·維塔裏教堂,也是穹窿形結構,不過外部采取八角形。它的鑲嵌壁畫《查士丁尼與隨從》和《西奧多拉皇後與女官》遠遠超過它在建築上的成就。
鑲嵌壁畫
拜占廷美術中的鑲嵌畫,以其獨特的風格在藝術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種起源於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而繁榮於羅馬帝國時期的藝術手段,以其燦爛的色彩吸引了拜占廷藝術家的興趣,幾乎在所有拜占廷時期的重要建築內,都留下了它的傑作。而堪稱“傑作中之傑作”者,當是拉文那聖·維塔裏教堂的《查士丁尼及其隨從》和《西奧多拉皇後與女官》。這是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公元527-565年在位),西征意大利時留下的紀念。這兩幅7米長的壁畫,占據了教堂正廳的東西兩麵。拜占廷藝術家舍棄了羅馬繪畫的古典手法,以平麵的裝飾手法處理畫麵。兩畫均有漂亮的外框,像兩塊美麗的掛毯,遵循著“等高律”的原則,兩排人物,垂直站立,如同二方連續圖案。這種構圖,使畫麵產生靜止的效果,人物缺乏個性描寫,姿態僵直,表情呆滯,全靠色彩的巧妙配合以及材料的閃爍,形成優美的節奏和生動的感染力。
差不多同時興建的新阿波裏納爾教堂,在兩側廊的上簷,有著長長的使徒行列,風格相同而規模更大。
公元8世紀的將近100年間,拜占廷帝國境內出現了偶像破壞運動。皇帝利奧三世(公元717-741年在位)宣布不準用人的形象表現上帝和聖者。這種做法遭到羅馬教皇的反對,因而在西歐影響甚微。利奧三世的兒子繼續推行偶像破壞,禁止一切聖像。直到特奧羅斯(公元829-842年在位)時代仍未開禁,特奧羅斯死後,他的妃子特奧娜為聖像複興不懈鬥爭,終於在843年的宗教會議上通過廢除偶像破壞令的決議,東正教徒至今將通過決議的這一天——3月1日,作為“正教會的祭日”來慶祝。
結束了聖像破壞運動之後的第一個基督教藝術的提倡者是巴塞爾一世,由他開始的馬其頓王朝,一直繼續到11世紀,被人稱為“馬其頓文藝複興期”。不過這個時期的藝術,並非模仿希臘羅馬的古典樣式,而更多的是關心聖像破壞之前的風格和異教藝術。例如尼西亞的科伊米西斯教堂的眾使徒鑲嵌畫,不過是把聖像破壞前的畫麵重新作出而已。著名的《約瑟畫卷》和《巴黎詩篇》等細密畫,比以前更顯得生氣盎然。此外還有達芙尼修道院的鑲嵌壁畫,也比較自然生動。與此不同的是一種嚴峻簡練的裝飾風格,主要是希臘赫西奧斯·路加斯修道院和巧斯島的尼亞·莫尼修道院中的圖案式鑲嵌壁畫。
到巴列奧洛王朝(公元1261-1453年),藝術中的敘事性逐漸壓倒了裝飾性,像在伊斯坦布爾的卡裏·伊卡密教堂和特薩尼奇的聖尼古拉教堂的鑲嵌畫,已經進入一種與拜占廷精神不相一致的新的審美領域了,在後來的西歐藝術中,這種精神得到了充分的發揚。即晚期哥特式和文藝複興藝術中的敘事性基調。
正如公元787年尼西亞宗教會議所指出的那樣:“宗教對於藝術有至高的裁判權”。“畫家的責任隻限於技藝方麵,至於內容,應當由神學家來決定。”這是貫徹整個中世紀藝術的一貫原則。
與鑲嵌壁畫同時存在於教堂的,有不少濕壁畫,它的內容與風格同鑲嵌畫十分近似,但色澤遠遜於鑲嵌畫,它不可能使用大麵積的光澤色,但卻可以用暈染的方法,烘托出較強的立體感和濃淡變化。
聖像畫
聖像畫(Icon)是流行於俄國和東歐各國的一種畫在木板上的蛋膠畫(Tempera)。它也是在否定了偶像破壞運動後,於9世紀起從古代希臘肖像畫和抄本插圖演變過來的。聖像畫一般幅麵不大,常常被安放在公共場所、教堂和家庭裏,也可以捧著它參加宗教遊行。它那挺拔的線條、變形的輪廓、忽紫忽綠的色彩,簡潔而均稱的構圖,受到現代畫家的推崇,成為歐美旅遊者在俄國和東歐到處搜求的藝術珍品。不過,現今存在的11世紀以前的原作已經很少,即使12世紀的作品,也隻有君士坦丁堡的《符拉基米爾聖母》等寥寥數件。
《符拉基米爾聖母》的顯著特征是:它已經擺脫了同時期壁畫中的聖母那威嚴、呆板的麵容,而稍稍帶上了母性的慈祥和溫柔。
從巴列奧洛王朝以後,聖像畫進一步發展,圖像也日趨複雜。有的被畫於教堂主堂與側廊間的隔板上,更促進了聖像畫的普及。直到14、15世紀魯勃遼夫、戴奧尼西和史特羅格諾夫畫派在俄羅斯興盛繁榮之後,才逐步衰退下去。
雕刻與工藝美術
拜占廷雕刻受聖像破壞運動的影響最甚,9世紀以前的作品幾乎湮滅。所剩均為植物和動物題材的裝飾雕刻。手法也差不多都是淺浮雕,效果頗近於繪畫。唯一的例外是米蘭美術館所藏的一件頭像,它可能是雕的西奧多拉皇後,微妙的表情顯然來自真實的麵容,眼睛大大的,帶有一點憂鬱的樣子;此外,聖·維塔裏教堂內6世紀的石棺上所刻的浮雕《馬其的禮拜》也堪稱傑作,上麵的各種人物均已與背景顯著地脫離開來,自然地分布在側壁板上。
工藝美術,包括象牙雕刻、金銀細工、木雕、織繡和細密畫等,拜占廷工匠的成就也令人注目。4世紀以後,拜占廷是地中海一帶的手工業中心,其技藝一直指導著周圍地區。它的黃金時代是9至10世紀,蒙薩大教堂所藏《斯蒂尼科二連象牙板》是這時的著名傑作,與這個教堂所藏的《聖格列哥利二連象牙板》(加羅林朝)相比,後者的趣味純在圖案方麵,而前者則著重刻畫了聖母和使徒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麵容、手足和衣紋均十分寫實,浮雕的技巧非常高明。
羅馬式美術
經過5-10世紀間的社會動蕩,歐洲,特別是西南歐,到11世紀初年,終於漸趨穩定。這片土地,像越過嚴冬而經受到春風的撫慰,綻開了新的藝術花朵。正如一位名叫格留尼的法國教士所說:“從公元1000年以後之第三年,不少地方,尤其是法國和意大利,發生了一種變化。那便是:人們都很關心教堂的建造。篤誠的善男信女們紛紛為修建大規模的新教堂捐款,從僧院裏的禮拜堂到窮鄉僻壤裏的小教堂,都被修葺一新。世界脫下了古老的衣衫,穿上了用新教堂構成的白色袈裟……”
出現這種新氣象的社會基礎,是歐洲封建社會政治和經濟形勢的穩定。這便是:匈奴人的入侵最後被擊退,日耳曼人的領地逐漸恢複,農業穩定,交通與商業的繁榮給城市注入了新的血液,封建秩序已經牢固地樹立起來,宗教的狂熱一步步上升,許多威名遠揚的教會和主教大人,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麵發揮著很大的影響,其中不泛深諳建築、雕刻和繪畫的有才能的藝術家。
在這樣的形勢下,社會思想潮流要求有一種突破狹小的地域局限的新的價值觀念與時代精神,所謂“羅馬式的藝術”便應運而生。
“羅馬式”(Romanesque)一詞,是19世紀初由法國曆史學家德熱維爾開始使用的,他當時主要從語言的意義上使用這個名詞。該詞從“羅曼的”(Romance)一詞發展而來,指的是使用羅馬語(即拉丁語)係的各個國家,當時包括使用法蘭西語、西班牙語、普羅旺斯語的西南歐各國。
就其作為一種藝術風格而言,有如下幾點值得注意:第一,它首先在法國和倫巴第出現,然後普及到全歐,幾乎遍及所有不曾受到拜占廷藝術影響的國家。而最典型的樣式存在於法國、西班牙和英國。第二,它雖然具有共同的傾向和特征,但並沒有什麼固定的規範、理論或程式,它是各個地區、各個作品的共同的傳統精神的結合;第三,它主要以教堂建築為中心,在教堂中集合著雕刻、繪畫和工藝美術的成績,服從於把宗教的力量化為形象,以便對缺少文化的信徒們宣講教義的目的。
建築
如前所述,在羅馬式藝術中,建築,尤其是教堂建築,占據了絕對的優勢,這一點是其它藝術樣式所無可匹敵的。公元1000年之前,社會動蕩不安,教會散布上帝將在第1000年令世界毀滅的荒謬論調以欺騙群眾,到了公元1000年,世界毀滅的事並未發生,教會又宣揚說這是上帝的恩賜。為了感謝主的恩典,教會到處征稅募捐,大興土木,建造宏大的教堂。
羅馬式建築主要追求均衡安定的效果,它以飽滿的力度、疏密均勻的節奏和宏大的體積感而備受讚揚。從表麵上看,羅馬式教堂似乎回歸到初期基督教的巴雪利卡式構造,但本質上,它們並不相同。它基於完整的規劃,將各種建築置於統一的結構與配置之中,它利用磚砌的交叉拱頂,在回廊的中央互相銜接,使教堂的容積得以大大擴大。
為了防止火災和體現牢固的觀念,這時的教堂差不多通體以石材建成。為了對付中世紀到處橫行的強盜,教堂和堡壘結合在一起,一般均築有高大的圍牆、堅固厚實的大門和碉堡式的塔樓。
從教堂的內部來看,由於大量使用立柱和拱券(最初是古羅馬的半圓形拱券,後來有樽形拱券、馬蹄形拱券和伊斯蘭式的尖頂拱券,直到交叉的或重疊的組合式拱券),使室內光線黯淡朦朧,處於一種神秘、幽暗的氣氛之中,增強了宗教宣傳的心理效果。
法國羅馬式教堂的主要代表是圖魯茲的聖沙寧教堂(建於1080-1120年)和安古拉姆的大教堂(建於1105-1128年);英國的達拉姆大教堂,是12世紀上半葉羅馬式建築的精華;意大利羅馬式建築最傑出的代表是比薩大教堂(建於1063-1174年),它由圓頂的洗禮堂、宏大的十字形正堂和著名的斜塔所組成。正堂的設計者是希臘籍的建築家鮑斯桑達斯,洗禮堂的設計者是蒂奧狄弗,而斜塔的設計者是布蘭諾。這座斜塔由於地基的計算錯誤,蓋成後不久便開始傾斜,至今已偏離中心4.4米,1590年偉大的物理學家伽裏略曾經在這座斜塔上做過著名的自由落體試驗。此外,在德國,著名的羅馬式建築還有沃爾姆斯大教堂、美因斯大教堂和萊茵河中遊的阿特爾拉赫的聖母修道院(1093年興建,13世紀完成)。
雕刻
雖然在羅馬式藝術中,雕刻和繪畫都是從屬於建築的,但是,在公元11至12世紀間,教堂的宗教雕刻也顯示出巨大的進步。它的主要任務雖然不能不是把人們心目中的神化為具體的可視形象,但同時也借助於大門上、柱楣上大大小小的雕刻,向沒有文化知識的信徒們傳授了農業節氣、天文、氣象、商業和紡織等等方麵的知識,恰如是一本給窮人看的插圖本百科全書。這種樸素的自然科學的普及教育,簡直像是在漆黑的禁錮世界中飛來一線造化的光明。
以上各種題材的雕刻,一般均由民間匠師來完成,因而具有強烈的民間藝術的傳統特色,如豐富的想象,稚拙的造型、裝飾性的扁平結構和巧妙的構圖等等。教堂的門券、額板便是羅馬式雕刻藝術的主要作品。例如,差不多所有羅馬式教堂的大門上都要有的半圓形額板浮雕(tympanum)、柱頭和柱礎雕刻、圓雕柱身及聖壇或座椅上的裝飾雕刻等等。
額板浮雕,正門中央通常取聖經中“最後的審判”為題材,表現各種靈魂在上帝麵前接受上帝的裁判,明辨善惡,或升天堂,或入地獄。法國奧頓教堂的額板浮雕《最後的審判》,具有特殊的藝術價值。它的整個構圖富有明確的區間劃分:中央是立於蚌形光環中的上帝,他右手指著天堂,那裏是整日跳舞唱歌、禮拜神明的幸福生活;左手指向地獄,魔鬼正依照罪孽的輕重,給惡人以種種嚴厲的懲處。這塊浮雕在藝術手法上最出色的地方是它的人物造型,上帝和天使那細長而扭曲著的身體,采取了大膽的誇張手法,有的甚至達到十一個頭長的、蚯蚓一般的身材,充分顯示了作者巧妙的構思和大膽的想象。這塊浮雕的下方是橫貫門頂的水平浮雕飾帶,由各種各樣善善惡惡的靈魂所組成,起到了穩定畫麵的重要作用。在著名的沙特爾教堂,雖然已經是哥特式與羅馬式互相混合在一起,但建於1145至1155年間的西側正門——“王者之門”,可算是法國中部羅馬式雕刻藝術中最洗練的作品。中間的莊嚴基督支配著整個畫麵的構圖,周圍環繞著傳道者的寓意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