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藝
新古典主義前期的陶瓷工藝仍然是在法國、德國和英國比較興盛,它們在羅可可式陶瓷工藝的基礎上顯示了新的風格特征。
在法國,自1770年開始,塞弗爾窯的陶瓷裝飾便常以古典題材為主。當時流行的一種帶蓋的瓷壺,造型較大,有的高達50多厘米,通體呈青釉色,多作希臘神話題材的裝飾。80年代以後,法國瓷器的新古典主義裝飾趣味愈加明顯,不少作品均以古典花飾和女性像為主要題材。當然,此時羅可可的遺風尚存,如對華麗裝飾的重視遠甚於器物的實用性表現。
在德國,自1765年起就在王室瓷窯的瓶類製品中有了所謂的“古希臘羅馬式”,起初僅是器物的裝飾出現了古典題材,後來連瓶子的造型也模仿古代大理石壇的形狀。當時燒製的咖啡具、茶具和餐具均配以古典紋飾,深受人們的歡迎。王室瓷窯還燒製過不少帶有神話人物、帝王騎士和詩人、學者形象的圓形瓷製紀念章,在造型和裝飾上頗似古代錢幣。普魯士國王腓特列·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Ⅱ,1786-1797)期間是德國陶瓷工藝進一步傾向於新古典主義裝飾的時期。此期的德國瓷塑工藝也具有古典趣味,瓷塑題材主要來自古希臘羅馬的神話故事和英雄傳說。
在英國,韋奇伍德創辦的埃多努尼亞工場,生產了一大批模仿古希臘陶瓶的陶器。韋奇伍德既製作實用瓷,也生產裝飾用瓷。他最著名的裝飾瓷器是用“黑瓷”和他發明的“碧玉炻器”製成的。前者是一種質地緊密、極為堅固的黑色炻器,可耐高溫焙燒,而且能夠在雕琢玉石用的砂輪上拋光;後者則是一種白色的素坯,可用金屬氧化物通體著色,或者在著色後用浸入同樣金屬質泥釉中的方法,獲得一個絕對均勻無光澤的底子。其色彩有各種濃淡的藍、綠、淡紫色、黃、褐色和黑色。用這種底子能夠將模塑的白色裝飾浮雕有效地襯托出來。因此碧玉炻器與硬石雕刻極為相似,常被用來模仿那些小型的硬石雕刻的浮雕裝飾。約翰·弗拉克斯曼(John Flaxman,1755-1826)也被看作是英國陶瓷工藝新古典主義的創始人,他在陶瓷燒製和裝飾手法上都顯示了一定的時代特色。
19世紀初歐洲盛行的藝術風格,被稱為“帝國風格”(Empire Style),實際上,它是新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階段,也是法國在主題和模式方麵有意識地轉到傳統的古代而開創的新風尚。“帝國風格”持續到19世紀20年代,而且它是拿破侖(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執政時期法國的官方藝術。
塞弗爾窯在這時製作雅致而又精美的產品,是整個歐洲瓷器市場上的典範。19世紀初帶有維也納風光的繪畫和肖像畫獲得很大發展。這期間維也納窯的彩繪瓷,位於歐洲最佳的產品之列。
染織工藝
染織工藝在新古典主義時期也出現了某些新的特色。僅以法國為例,當時除了奧比索、坡埃和戈貝蘭工場的織物仍享譽全歐外,各地的緞子、天鵝絨、麻紗、刺繡、印花綢、波斯和印度的錦緞,以及圖案精美、色彩雅致的印花布等也相當流行。織物中常見的色彩是藍、黃、綠、粉紅、淡紫、玫瑰色和灰、白等,條紋布也曾風行一時。在久盛不衰的織錦壁毯紋樣設計上較為明顯地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特色。
染織作品在新古典主義時期出現了兩個最顯著的變化:一是圖案明顯地增加了藍、綠、灰等較為冷靜肅穆的色彩;二是圖案明顯地增加了“滿天星紋”。這類染織作品被廣泛地運用在室內的裝飾,如壁麵、地毯和家具、沙發的包襯中。它與以前的羅可可的那種躁動不安的環境相比,是一個極為冷靜而安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