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歐洲中世紀繪畫(2 / 3)

抄本畫作為一種插圖繪畫藝術,通過聖書、詩篇集、福音書、說教集、教會曆史和世俗讀物等表現了一種多樣性的特點。9世紀末,抄本插圖繪畫畫風精致細膩,因而得名細密畫。此一時期細密畫家雖然仍根據中世紀的聖像學公式作畫,但由於模仿古代畫法,也出現了一些生動優美和富有感情的作品。《格利戈裏·納集安津故事》手抄本細密畫(880年-886年間作),就具有這些特點。在10世紀前半葉,仿古傾向達到了高峰。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巴黎聖詩集的著名細密畫。細密畫家從古代範本中不僅廣泛利用了繪畫手法和題材,而且繼承了其中的藝術思想。細密畫《彈七弦琴的大衛》,複活了希臘化時期的抒情形象。畫麵充滿平靜而明快的詩意:為琴聲而陶醉的野獸聚集在大衛的周圍,大衛身旁的樂神在激發著大衛的音樂靈感。這幅畫有超然於塵世之上的哲理含義,以複雜的寓意頌揚造物主基督的思想。13世紀,受到十字軍東征打擊後,拜占庭的抄本繪畫忠實地反映了高姆奧斯王朝的壁畫和聖像畫樣式。14世紀以後,抄本畫的一大特點,就是采用了縝密細致的寫實手法,但還基本保持著超自然的象征性特點。

蠻族繪畫藝術

5世紀到11世紀是歐洲民族大遷徙的時期。公元5世紀,來自東方和北方的曰耳曼人和汪達爾人等遊牧民族部落,大規模遷徙到羅馬帝國的核心地區。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由於這些遊牧民族尚處於氏族社會解體階段的生產水平,經濟文化遠落後於羅馬,被“高貴的羅馬人”稱之為“蠻族”或“野蠻人”。“蠻族”的入侵推動了曆史的前進,他們摧毀了高度發達但已漸趨衰敗的奴隸製度,最終建立了新型的封建王國,確立了封建製度在歐洲的地位。他們在和當地居民混居後,帶來了質樸原始的土著文化,為西歐中世紀藝術向前發展輸入了新鮮血液。

蠻族藝術在繪畫上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抄本畫上。蠻族人的抄本畫一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扉頁裝飾;二是字母裝飾;三是插圖。

扉頁裝飾處於抄本的重要位置,它往往以充實的構圖,鮮明的色彩和細膩的手法來表現。墨洛溫王朝抄本畫的最古老的作品當推現藏列寧格勒國立圖書館的《聖庫萊尼奧斯的愛依爾書注解》。這個抄本的扉頁裝飾是一幅帶有深刻寓意的象征性繪畫。在一個長方形的構圖中,中央位置是一圓形紋樣,象征著太陽,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扉頁的上下各有聖樹和樹枝,樹的左右是一對富有裝飾性的鳥。此種樣式的構圖代表了早期墨洛溫王朝扉頁裝飾的基本特征。

現藏巴黎國立圖書館的《舊約七書注解》的扉頁是8世紀中期抄本畫盛行時的代表作,整個構圖是把一個十字架和鷲的圖案安排在一個圓拱形的神聖空間中。中間的十字架是由一個方塊和四個三角形組成的。在三角形和圓拱的飾帶中描繪了各種動態的聖獸,站立在十字架上的鷲象征著基督的複活。另外在圓拱的下麵還有兩隻側立的獅子,整個畫麵極為完整,有一種對稱穩定的感覺,而其中的動物的千姿百態又給人以生動活潑的美感,兩者的結合形成了一種動與靜的強烈對比。

蠻族抄本繪畫中還有許多扉頁裝飾的珍品,但總的說來不外乎上述的長方形和圓拱形兩種構圖,隻是裝飾的紋樣略有變化而已。

字母裝飾是抄本畫中最令人驚異的一種。其裝飾誇張的手法和程度是很少見的。許多字母裝飾繪畫中,一個字母就幾乎占據了滿滿一頁紙,而在這碩大的字母內又安排了繁縟的裝飾紋樣。尤其在抄本中的第一個字母都做了這樣的處理。現存巴黎國立圖書館的《典禮書》中的第一個字母D的裝飾就非常具有代表性。這個字母內側表現的是“祭墓的聖女們”,字母右側的圓弧中描繪了馬利亞和基督,整個字母的空白處又由枝葉環繞補充。同時在石率色和金色底子上的紫紅色勾線顯得極為富麗並充滿了宗教的神秘性,尤其是過於平板的字母和寫實多變的枝葉對比,增添了畫麵的生動效果。另外在正文的重要段落中間,每個字母也都進行了裝飾,而且通常是整篇字母無一相同。變化手法之多完全體現了蠻族人豐富的想像能力。特別是那些人物和鳥魚的形象與字母形狀相互巧妙的安排,顯示了他們卓越的裝飾技巧。

插圖裝飾作為抄本的一種完全是為了圖釋抄本的內容。它往往采取比較現實的或約定俗成的象征性表現手法,這一點,可以讓文盲充斥的社會中的教徒們更好地理解教義。此類插圖中較多的作品一般都集中在加洛林王朝以後的時代。在這之前波恩國立圖書館藏的《福音書》插圖可作為代表作品,畫麵的構圖和表現手法,尤其是線條的運用體現了東方藝術的風味,可能也正是出自於從敘利亞和埃及移居到此的修道僧侶們之手。

8世紀,蠻族已經成為橫行歐洲大陸的封建領主,法蘭克國王查裏曼成為歐洲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他經過數十年戰爭,把西歐大部分地區統一起來,建立起加洛林王朝。

查裏曼的理想是恢複昔日羅馬的繁盛,在文化上恢複羅馬的傳統。他召集了一大批文人學者在首都阿琛收集整理古籍,讓藝術家仿照古典樣式進行創作,以宮廷為中心形成了複興古典文化的潮流,曆史上稱為“加洛林文藝複興”。

加洛林王朝時的抄本繪畫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著名的有查裏曼福音書的插圖《聖馬太》。這幅作品在風格上力圖恢複古代的寫實手法。在構圖、造型和人物的精神狀態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充分顯示出“宮廷”派繪畫所具有的寫實技巧。

羅馬式繪畫藝術

10世紀以後,西歐經濟水平提高,封建製度穩固。教會勢力與貴族力量並行發展,特別是修道院製度更為完備。十字軍東征和大規模的傳教活動擴充了教會的勢力和影響。對聖人遺物的崇拜,掀起了各地朝拜的熱潮。經濟的發展和宗教的狂熱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層出不窮。為了追求更加壯觀的效果,建築普遍采用類似古羅馬的拱頂和粱柱結合的體係,並采用希臘羅馬時代的“紀念碑式”雕刻來裝飾教堂,因此,此一時代的風格被稱為“羅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