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1945年8月14日,國民政府代表王世傑和蘇聯政府代表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1953年8月14日蘇聯宣布擁有氫彈1953年8月14日,蘇聯總理馬林科夫宣布:美國已不再壟斷氫彈的生產了,蘇聯已經研製成功氫彈。
1993年8月14日日本資料首次證實日軍曾在華使用細菌武器《朝日新聞》1993年8月14日在頭版報道,在防衛廳防衛研究所圖書館保存的當年日本陸軍軍官的業務日誌中,有關於日本731部隊在中國東北秘密開發細菌武器和在中國各地實際使用細菌武器的記載。
《朝日新聞》說,中國方麵的資料已經表明,731部隊曾在中國進行細菌戰。但是,得到日本方麵的資料證實,這還是第一次。
據當時的作戰課參謀的日誌記載,1941年11月4日,一架九七式輕型轟炸機在湖南省的常德散布了36公裏的有鼠疫大流行的跳蚤帶。過了兩周之後,便出現了有關鼠疫大流行的“戰果報告”。在1940年9月18日的日誌上還記載,作為細菌戰攻擊的目標,有寧波、金華、玉山、台州、麗水等地。在同年10月7日的日誌上記載,“迄今為止,已經發動了6次攻擊”,並且根據這種結果,對其後散布細菌的具體辦法進行了討論。
8月15日
1911年8月15日俄國支持外蒙獨立1911年8月15日,蒙古代表團抵達彼得堡,代表全蒙王公之意要求沙皇的“保護”。
沙皇把代表團“當作宮廷貴客招待”。沙俄各部大臣向他們保證支持外蒙的“獨立”。
1918年8月15日美國與蘇俄斷交
1918年8月15日,在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決定與法、英、日聯合向俄國派兵的幾天後,美國大使便撤離莫斯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腦在日本皇宮防空室舉行禦前會議,討論無條件投降的詔書問題。日本天皇裕仁考慮國內外形勢和“彼我雙方的國力戰力”,表示如果繼續戰爭,“無論國體或是國家的將來都會消失,就是母子都會丟掉”,決定發出停戰詔書。
同日,日本天皇發布了由各國務大臣副署的《停戰詔書》,說:“朕深鑒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采以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戰詔書》正式播發,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8年8月15日朝鮮分裂
1948年8月15日,南朝鮮成立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政府。早在1947年10月17日,美國就違背《開羅宣言》的原則,在聯合國提出了所謂朝鮮問題。11月14日,美國操縱聯合國,成立了一個“聯合國朝鮮委員會”。在這個委員會的監督下,美國及其扶持的李承晚傀儡集團,不顧朝鮮人民的堅決反對和國際進步輿論的譴責,在南朝鮮強行舉行選舉,成立了國民議會。7月,公布了大韓民國憲法,8月15日,宣布大韓民國正式成立。
8月16日
1922年8月16日中共發起勞動立法運動1922年8月16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發布《勞動法大綱》,中共發起勞動立法運動。
1931年8月16日蘭州發生雷馬事變1931年8月,蘭州發生雷馬事變。1931年初,馬鴻賓任甘肅省主席之後,地方勢力各據一方,甘肅政令所及之地不過蘭州附近各縣而已。新編第八師師長雷中田認為馬鴻賓懦弱無能,欲取而代之。時任甘肅省政府委員的馬文車,在7月甘肅省政府改組時,未能得到省主席或民政廳長職位而大為失望,欲利用雷中田的實力來改變甘肅政局,取得自己的地位。8月16日,雷中田將馬鴻賓扣押,自任甘肅省保安總司令,同時由馬文車代理甘肅省政府主席。
事變發生後,馬鴻賓之子馬立清奔赴西寧,請馬麟前往營救。馬麟遂帶隨從人員行至距蘭州70裏的寒水堡,派青海省教育廳廳長楊希堯等持函會見雷中田。雷要求馬麟來蘭州,麵商一切。馬麟回函提出,親自赴蘭必須帶600騎兵進城,遭到雷的拒絕。馬麟調停無效,遂取道河州、循化一帶,轉回西寧。後由吳佩孚到蘭州從中說項,始將馬鴻賓釋放。8月30日,蔣介石為此致電雷中田:“連日接報告謂馬主席被禁,如果屬實,實屬反叛中央,目無法紀。限文到即將馬主席恢複自由,行施職權。中央命令,絕不更改。茲責成兄查辦此案,並將查辦情形,火急電複。”
自馬鴻賓就職到被扣,曆時雖隻8個月,但引來了吳佩孚自川入甘。吳佩孚的人甘,又引來陝軍人甘,互相火並,爭奪地盤,加劇了甘肅的紛亂。
1945年8月16日越南八月革命開始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6日至17日,越南獨立同盟在新潮舉行國民大會,提出奪取政權、在完全獨立的基礎上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武裝人民和實行民主改革的十大政策,選出以胡誌明為主席的民族解放委員會和以武元甲為主席的起義委員會,決定在盟軍開進越南之前從日軍手裏奪取全國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