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電視分級製度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這年早些時候,美國幾大電視廣播網以及好萊塢的一些大牌節目製作商們迫於社會的壓力和青少年家長們的呼聲,原則上同意將當時發展得越來越超越傳統道德規範的電視節目像對電影那樣分成不同等級,以方便父母指導子女收看電視。

12月20日

1959年12月20日蘇聯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電子排版機1959年12月20日,蘇聯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用程序控製的電子排版機。它的基本原理同電子計算機相仿。

蘇聯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資料工作機械化和自動化實驗室的職工們,在科學家拉科夫的領導下,經過一個時期的鑽研後,創製成功了這種獨一無二的新機器。它的工作程序是這樣的:先將要排版的文章經過電磁裝置在紙帶上鑿孔,然後利用這種經過處理後的紙帶來操縱電子機器,通過電子機器使排字機自動進行工作。

這種機器除了排一般文字外,還能夠排複雜的圖表。這種機器還有另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利用它來進行遠距離排版工作。例如,人們在莫斯科可以通過電訊聯係,在遠離莫斯科的任何地方進行排版。

1992年12月20日我國出現首家期貨經紀公司1992年12月中旬,我國出現了首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在廣東省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1992年12月20日正式宣布誕生。

1995年12月20日我國首座懸索橋海灣大橋竣工1995年12月20日,由鐵道部大橋局三處承建的我國首座現代化大型懸索橋一一海灣大橋在汕頭竣工。

12月21日

1973年12月21日中東和平會議在日內瓦舉行1973年12月21日上午“中東和平會議”在日內瓦的國聯大廈開幕。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主持了開幕會議。

這次“中東和平會議”是在蘇聯、美國兩個超級大國的一手策劃下召開的。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和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為會議的兩主席。12月18日,蘇聯代表馬立克和美國代表貝內特一起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遞交了蘇、美兩國致聯合國秘書長內容相同的信件。信中通知瓦爾德海姆:“會議應當由蘇聯和美國任兩主席”,並要他“擔任會議的召集人,主持會議的開幕階段”。

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埃及、約旦和以色列。

1988年12月21日洛克比空難發生1988年12月21日,遭到飛來橫禍的是蘇格蘭小鎮洛克比,在此之前,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個小鎮的名字;但這之後,洛克比這個名字傳遍了全世界。

洛克比幾乎成為空中災難的代名詞。這架波音747噴氣式客機上的259名乘客全部遇難,另外,洛克比小鎮上的居民也賠上了11條生命,總計270人遇難,其中大部分是美國人。

12月22日黎明時分,聞訊趕來的蘇格蘭警察把失事現場重重

包圍起來,開始取證工作。高空爆炸後飛機的殘餘物撒落得十分零散,這為取證工作帶來了相當難度。搜尋人員帶著各種儀器對這一區域的每一寸土地進行撒網式搜查,尋找遇難者屍體和飛機的殘餘物件。經過近一周的努力,英國警察找到了大部分遇難者的屍體和大小1.8萬餘件飛機碎片,這些碎片全部交給了英國國防部所屬單位進行分析,以確定飛機失事的原因,並為破案提供線索。1000餘名專家和技術人員不分晝夜輪班作業,利用各種儀器對這些飛機碎片進行分析、模擬和鑒定。結果認為,飛機失事前,飛機各個部件運行狀態良好,沒有任何發生故障的跡象。這個結論是意料之中的,因為103航班在起飛前曾做過10分鍾的飛行安全檢查,結果一切正常,而且,爆炸是突然發生的,飛機事先沒有任何告警,這就基本上可以排除飛機本身失事的可能。因此,技術人員認為,空難是由飛機內部的猛烈爆炸所致。

一位技術人員注意到一片金屬板上的少許痕跡,經鑒定,金屬板是機體前部行李架上的殘餘物,而痕跡則是一種高性能塑膠炸彈的殘餘。進一步分析表明,炸彈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產品,名為塞姆泰克斯,是軍火界最負盛名的塑膠炸彈,也是最受恐怖分子青睞的一種產品,因為一般的安全檢查儀器對它無能為力。

美英兩國成立了聯合調查組,由英國秘密情報局、蘇格蘭場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及聯邦調查局負責這次空難的調查事務。

1991年11月14日,經過近三年時間的調查取證,美英兩國終於宣布了洛克比空難的調查結果:空難是由兩名利比亞情報人員製造的。他們是:前利比亞航空公司駐馬耳他辦事處主任阿裏·穆罕默德·邁格拉希,他的同事拉明·哈裏發·弗希邁。他們將藏有炸彈的行李從馬耳他送上了103航班。白宮發言人菲茨沃特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製造飛機墜毀這樣的大屠殺恐怖活動,如果沒有政府最高層人士的支持是無法實現的,因此矛頭直指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卡紮菲上校。隨後,美英兩國通過意大利駐利比亞大使館向利比亞遞交了起訴書和通緝令,利比亞大禍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