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到房間,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還有兩個星期就要參加鬥皇會了,自己要更加努力才是,現在的自己還沒有突破神通期,一定要更加努力才是,慢慢的,修平靜了內心的想法,再次進入打坐狀態。
玉枕穴的那本《戰天決》一直懸浮這,雖然沒辦法修行,但對於修怎麼說也算是一種期盼吧!
對啊!雖然現在的我沒辦法學習神通,但學習一些小法術應該還是可以的吧?老頭子說過,道家門派分為好多種,有符簶,還有神打!就比如符簶,隻要畫好了,隻要修真者用真氣注入,就可使用,簡單方便,當然威力也是分為三六九等,畫符簶也是根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對紙張用料都非常講究,一般修行者還真畫不出來。
至於神打,用土家話叫請神上身,可以請一些天上神仙,或地下鬼怪。而一般鄉村城鎮的神打所請的,大多都是,狐仙,黃大仙,在神上身的時候,自己已經屏蔽自己的知覺與神識。不知道痛,沒有任何感覺,身體雖然會有潛在意識但自己的意識根本不受自己控製,隻有自己所請之神完成上身任務後才可解脫。
修想了想,都覺得不可靠,符簶雖然很好,但是自己不會畫,雖然以前也見過,但自己根本就是一竅不通,根本沒有深究。至於神打,想都不要想,修才不願意去學習那種替他人挨打的學術。
對了!實在不行,可以學習《九字真言》?修越想越覺的這個比較可靠。
《九字真言》,修真者沒有不知道的,他們分別為。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九個字組成的。每一個字配合一種手印,九字真言手印又名奧義九字切,為中國道家和兵家盛行之秘術、日本密教與修驗道的山伏的咒法,起源於東晉葛洪的“抱樸子”內篇卷篇登涉篇,雲:“祝曰:‘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辟’。”九字真言又稱為奧義九字、六甲咒語、六甲秘祝,分別為: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九字,也有人把“陣”做“陳”字,大概是被兩者的繁寫體搞混的緣故,與之相對應的九個手印。雖然九個隻是虛名,但是也可以從中變換出不同的印法。
在東晉葛洪的‘抱樸子’內篇卷篇登涉篇,提到過,‘祝曰:‘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辟’。意思是說,常念這九個字,就可以辟除一切邪惡。
東密受到我國道教的影響,學習我道教九字真言,可是在抄錄這九個字時,把‘數組前行’誤抄成‘陣列在前’或‘陣裂在前’,而沿用至今。日本所傳的九字其實出自於密教的“九會壇城”,即“靈鏢統洽解心裂齊禪”(聽說東密忍者所使用的九字真言印法決,就是如此流傳下來的。)
但是在唐玄宗時代,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三位印度密宗大師來到中國,他們傳下了密宗的教門。宋末元初,由蒙古人帶入西藏的密教,經過和當地喇嘛教的融會後形成了藏密。明朝永樂時期,當時的皇帝認為密宗過於怪異,便下令廢逐,故雜密在中原勢漸衰微,而晚唐時期由空海大師代到日本的東密真言宗卻得到了廣泛傳播。密宗視毗盧遮那,也就是大日如來,著名的鐮倉大佛就是毗盧遮那,他為最高統帥和創教之主,極力推崇傳承、真言和密咒。據說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密宗的人認為人的身體有許多奧秘和潛能,隻要通過密宗法門的不懈努力就能使修行者發揮全部潛力,讓身體與宇宙溝通達到天人和一的境界。
可想而知,這九字真言威力之大,遍布之廣。但是雖然世人皆知,但沒有多少人能夠從中探得其中奧秘,就連修真者也隻不過將它作為法術口訣。
後來,他們將九字真言加上了一些法印,才會變得大不一樣了。
比如,發動時,結合天地之靈力引動體內真氣,配合,不動明王印、大羅金剛印、內獅子印、外獅子印、智拳印、外縛印、內縛印、日輪印、寶瓶印。即可施展出不同的威力。
九字真言,每一個字,代表不同的含義。臨、代表這臨危不懼,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可以堅定自己的內心保持內心不被外來事物所幹擾。如果煉製精髓,則穩如泰山。意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