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世界現代卷(9)(1 / 3)

《華沙條約》規定華沙條約組織的宗旨為:如果在歐洲發生了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對一個或幾個締約國的進攻,每一締約國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的權利,個別地或通過同其他締約國的協議,以一切它認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裝部隊,立即對遭受這種進攻的某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給予援助。

不久,蘇聯通過華沙條約組織先後建立了兩支部隊,即“聯合武裝部隊”和“一體化部隊”,規定各締約國撥出一部分部隊聯合組成。這些部隊平時受各國國防部長或副部長的領導,在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則受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的指揮。在聯合武裝部隊之外,蘇軍又和波、匈、捷、保、民主德國的一部分軍隊組成包括海軍和空軍的“一體化部隊”,由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指揮。

華約的成立,標誌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也標誌著雙方“冷戰”形式的軍事對抗正式開始。不久,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便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激烈爭奪。

趣味鏈接 華約的解散

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發生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華沙條約組織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招致了普遍抗議。而蘇聯與阿爾巴尼亞交惡,阿爾巴尼亞於1968年9月13日宣布退出華沙條約組織。1990年10月3日,兩德合並後,民主德國退出華沙條約組織。1991年2月25日,在布達佩斯召開的華約政治協商委員會非常會議決定,從1991年4月1日起終止在華沙條約範圍內所簽訂的軍事協定的效力,廢除華沙條約的軍事機構。1991年7月1日,華沙條約組織各締約國在布拉格舉行會議,宣布華沙條約組織正式解散。

柏林危機——美、蘇對碰的全麵升溫

隨著德國戰後開始重建,美、英與蘇聯在德國問題上的矛盾日益加深,美、蘇冷戰也愈演愈烈。美國想將德國西部占領區三合為一,增加實力,一起對抗蘇聯。而蘇聯不願讓德國各占領區合並,並拒絕西方的經濟政策。為了使英、法在合並占領區問題上與美方向一致,美國在戰後利用“馬歇爾計劃”,巨額援助英、法兩國,迫使英、法同意法占、英占區與美占區合並。合並之後,美、英、法三方在占領區共商經濟、政治政策,並共同製定憲法,一致決定成立聯邦德國,還將聯邦德國納入歐洲複興計劃。不久美、英、法三國在西占區實行單方的新貨幣改革。與此同時,蘇聯針鋒相對,提出嚴厲抗議,聲稱“英、美、法三國想分解德國”。隨之蘇聯在蘇占區也實行貨幣改革,並通過憲法,建立起民主德國。不久蘇聯全麵切斷西占區與柏林的水陸交通及貨運,隻保留從西德通往柏林的三條走廊通道。

1949年,德國分裂後,西德憑借美國強大的經濟援助,重建工作順利進行,經濟逐漸繁榮。繁榮的景象令蘇聯垂涎三尺,同時也激起了蘇聯的憤怒。於是蘇聯要求英、美、法三國三個月內撤出東柏林駐軍,使東柏林成為自由市,否則,蘇聯會把西柏林的英、美、法三國駐軍驅逐“出境”。蘇聯自知統一無望,故迫使西方承認東德。英、美、法三國拒絕了蘇聯的要求,並且宣稱如果蘇聯封鎖進入西柏林的通道,它們將不惜一切武力攻打東德。不久美國總統肯尼迪與蘇共領導赫魯曉夫在維也納舉行三天會談,討論柏林問題。赫魯曉夫舊事重提,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肯尼迪當場斷然拒絕。為了對抗西德,蘇聯增加軍費,放手擴軍,積極備戰。肯尼迪對此作出強硬反應,增加四十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征召部分後備役人員入伍,擴大防空措施。瞬間,美、蘇關係突顯緊張。隨之蘇聯封鎖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沿東西柏林分界線,在東柏林境內築起柏林牆,阻擋西柏林人進入東柏林。

柏林牆的建立,標誌著德國在領土上真正意義的分裂,是德國曆史上難以抹去的一道傷疤。“柏林危機”對戰後歐洲和整個國際局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美、蘇“冷戰”由此演變為“熱戰”。

趣味鏈接 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牆”

在歐洲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經有過一道修築最為堅固但又最為短命的長城——這便是德國境內的“柏林牆”。柏林牆是東德政府根據人民議院1961年8月12日通過的法令建造的,於8月12日至13日夜間修築,目的是製止東德居民,包括熟練技工,大量流入西德。柏林牆與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線”一樣,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都為水泥所築,可稱得上是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牆”。“三八線”是位於朝鮮半島上北緯38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國協議以朝鮮半島上北緯38°線作為蘇、美兩國對日軍事行動和受降範圍的暫時分界線。如今卻成為朝鮮半島的南北邊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