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鏈接 曆史名詞——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是1929年到2003年建立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簡稱南聯盟,由原本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爭取獨立的斯拉夫民族各族組成,1992至2003年間陸續解體。2003年2月,重定新憲法和改國號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南斯拉夫”一詞正式走出曆史。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獨立;同月5日,塞爾維亞亦宣布獨立,南斯拉夫聯邦正式宣告完全解體。2008年2月18日,塞爾維亞自治省科索沃宣布獨立,此後歐盟成員國法國、英國、德國等國先後宣布承認科索沃獨立。
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走上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1976年,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四人幫”被粉碎,中共領導人做了深刻的反省。清醒地認識到這兩次動亂使我們走入歧途,黨和國家的政治、思想和工作體製等方麵存在嚴重缺陷。那麼,中國以後的社會主義道路該怎麼走?走向何方?由於“文革”遺留下來的政治、思想等問題,國家政局十分混亂,經濟處於徘徊發展狀態。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會議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從而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中國從此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曆史新時期。中共中央很快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並在探索新道路上表現出卓越的能力。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大會開幕詞中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曆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從此,“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的一麵旗幟,中國走上了一心一意搞建設、聚精會神謀發展的新道路。隨之“改革開放”在全國逐步展開,初步形成以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麵貌。中國先後把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立為經濟特區,並開放大連等十四個港口城市,開辟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為沿海經濟開放區,逐步形成以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為龍頭,以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為紐帶,帶動並輻射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經濟體製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隨後改革的重點從城市轉向農村,農村的麵貌煥然一新。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詳細闡述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並指出:搞資產階級自由化,是根本違背人民利益和曆史潮流,為廣大人民所堅決反對的。因此,抵製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腐朽思想,防止種種迷失,是一個曆史性的重大考驗。1987年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係統地闡述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完整地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製定了下一步改革的基本任務和奮鬥目標,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指明了方向。
趣味鏈接 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
在粉碎“四人幫”後,社會上和黨內出現一些思想動向。一方麵,在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著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狀態,阻礙著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的貫徹;另一方麵,極少數“四人幫”的黨羽,宣揚無政府主義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主張,反對社會主義製度,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反對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針對這種情況,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的理論工作會上,作了題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即“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2007年10月2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四項基本原則”為我國的“立國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