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世界現代卷(11)(2 / 3)

新時期的國際格局

中東問題——利益衝突、宗教矛盾、民族矛盾

中東問題一般指阿拉伯與以色列之間的爭端,中東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和自然資源牽動著許多國家的利益,它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延續至今時間最長的一個地區熱點問題。

曆史上,中東曾是一係列王朝和帝國的誕生地。這些帝國和王朝的統治階級在不同程度上實施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殘酷奴役被統治階級的各族人民,導致了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隔閡甚至仇恨。這一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其中占人數最多的阿拉伯人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而以色列人多信仰猶太教,與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不同。伊斯蘭教和猶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做是聖城。

二戰以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出賣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猶太人在英國的積極支持下,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國家。不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開始陸續移居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與當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生過多次流血衝突。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之後以色列通過戰爭占領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領土。數百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園,淪為難民。為了恢複民族權利,重返家園,巴勒斯坦人成立“解放組織”,開始了反對以色列入侵的武裝鬥爭。

1956年,埃及為了擺脫英、法的控製,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收回蘇伊士運河公司。英、法和以色列借口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公司和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運河,向埃及發動進攻,企圖重新控製運河和鎮壓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埃及總統納賽爾集中兵力保衛運河,並利用美、蘇和英、法之間的矛盾,堅決抵抗侵略者,充分發動和武裝群眾,軍民聯合,英勇作戰。在全世界人民聲援下,戰爭以英、法、以被迫同意停火和撤軍而終止。從而進一步激勵了阿拉伯民族的解放運動。

1967年,以色列為了報一箭之仇,穩固自己在中東的霸主地位,在美國支持下進一步向外擴張。它借口埃及封鎖蘇伊士運河,於6月5日向阿拉伯國家發起突然襲擊。六天內占領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區,繼而攻占耶路撒冷東城區。埃及遭以軍突襲,損失慘重。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同時向以色列發起突然襲擊,以色列一時被打得措手不及。埃、敘兩方攻破了以色列的防線,奪回了一部分被占領土。雖然一時陷於被動,但以方逐步挽回了劣勢,重新取得了戰爭主動權。1974年1月8日,埃及和以色列簽訂脫離軍事接觸協議。以色列撤出蘇伊士運河以西地區,埃及控製了運河以東的地帶。阿拉伯國家除了在軍事上進攻以色列外,又試圖用石油做武器,發起了石油戰爭。不久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十國召開會議,決定對軍事經濟援助以色列的國家進行石油禁運。石油戰爭隻持續了幾個月,阿拉伯國家不得不重新開始對美國和歐洲出口石油。但石油危機造成的石油價格暴漲,給歐美發達國家以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