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在匈奴當王之後,隻有一次與漢朝兵戎相見的記載,麵對一個半文官帶領的漢軍,李陵所帶領的匈奴軍團沒占什麼優勢,有放水之嫌。這也是李陵被人同情的原因之一。
麵對蘇武,李陵有愧,這一點,他本人也清楚。
問題是當時的漢朝君臣認為李陵是不是漢奸?或者,他們痛恨李陵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事實上,皇帝劉徹,對於李陵的失敗有著絕對的責任,他一錯在錯用庸人李廣利,喪失良將,二錯在錯信流言,殺害李陵家人。皇帝劉徹後來多次想找回李陵,很可能正是對自己過錯有所反思。漢朝朝廷同情李陵的就更不在少數了,大將軍霍光就是典型的例子。而霍光,正是霍去病的弟弟。顯然,漢朝君臣並沒有痛恨李陵的意思,招他回來,正是因為惜其人才,痛其遭遇。
後世的儒家知識分子是罵李陵最凶的,特別是宋以後,這與他們的時代有關。而他們罵李陵,說來說去無非一句話:“被俘虜之前,你為什麼不自殺!”不過,這些罵李陵的人,鮮有上過戰場的。是啊,如果李陵自殺或是戰死,他就是毫無疑問的英雄、烈士!但為什麼他不死呢?
回頭想想李陵拒絕漢朝使者召喚他回國的那些話,曆史有時就是這樣的時空呼應,給你答案。李陵啊李陵,你算不算個漢奸呢!
大概還是免不了被後人唾罵的結局吧……
隻有這八個字,最為恰當:“惜其人才,痛其遭遇。”這八個字,也不僅僅是說李陵吧!
第十一節 誰整蠱了誰?巫蠱事件背後的迷霧籠罩
曹雪芹在《紅樓夢》裏杜撰了一段趙姨娘買通女巫馬道婆剪紙人、做木偶陷害鳳姐與寶玉的情節。這種勾當,古人叫做“巫蠱”。巫蠱之事,並非完全的憑空想像。漢代,心懷怨恨而不得伸展的人用木、土或紙做成仇家偶像,暗藏於某處,每日詛咒之,或用箭射之,用針刺之,認為如此可使仇人得病身亡。漢武帝晚年,因為巫蠱事件而掀起的一場血雨腥風,可謂空前絕後,包括丞相、皇後、太子在內的數萬人先後受到牽連,無辜遇害者不計其數。這其中的玄機,令人歎息。
疑點之一:江充果真在東宮中挖掘出了桐木人和寫有咒語的帛書,這些東西,究竟是真的太子所為,還是江充設局陷害?
疑點之二:究竟是何方神聖掀起了這場連環大案?居心何在?是利欲熏心的江充,是失去寵愛的太子,還是態度曖昧的皇帝本人?
疑點之三:衛子夫和兒子劉據在失寵的情況,有沒有可能真的對皇帝劉徹施行巫蠱術,達到讓皇帝早死,太子順利即位的目的?
疑點之四:漢武帝的曖昧態度,讓人生疑,尤其在整個事件過程中,劉徹所采信的,是江充和丞相劉屈氂以及內侍這些人對皇後及太子的指控,卻始終沒有與皇後及太子對話。當內侍告訴他兒子造反時,他的反應是立刻相信並果斷地命令丞相劉屈氂下殺手。
那麼,漢武帝是不是存心派江充激起太子而害之呢?
一、征和元年連環大案
漢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大漢朝接連發生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交通部長(太仆)公孫敬聲貪汙案。公孫敬聲是當朝丞相公孫賀的兒子,這個人沒有特別的才能,憑的就是人脈強大,老爸是丞相,姨媽是皇後衛子夫(公孫賀娶了皇後的姐姐)。但這次他被告發挪用貪汙京師衛戍部隊(北軍)軍費1900萬錢,這個罪名可就嚴重了,連相爺老爸和皇後姨媽也有些擋不住。
第二件大事是朝廷通緝多年但一直未能逮捕歸案的黑幫大哥朱安世終於落網。當朝丞相公孫賀為了給兒子贖罪,親自部署了這次嚴打行動,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將朱世安抓獲歸案。
第三件大事是黑幫大哥朱安世在監獄中檢舉揭發交通部長(太仆)公孫敬聲與武帝女兒陽石公主(皇後衛子夫所生)私通,且在皇帝專用禦道上埋藏木人以詛咒皇上等等一係列罪行。
這可就駭人聽聞了!此案涉及皇帝、皇後、公主、丞相、太仆等人,關係重大,司法部門不甘怠慢,經過一番刑訊拷問,宣判公孫敬聲罪名成立。結果,不但公孫部長掉了腦袋,老爸丞相公孫賀也免職處死,更牽連到皇後衛子夫所生陽石公主、大將軍衛青的兒子衛伉等,一並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