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漢朝的腳印:踩在未知的土地上(5)(2 / 3)

張騫的這個推斷讓漢武帝很是興奮,從西方去大月氏要經過匈奴,太難了。如果能從南方繞道身毒去西方,豈不有安全又便捷!

於是漢朝派出使節,取道西南夷前進,尋找通往西域的道路。結果西南地區的氐、筰、巂、昆明幾個小國都拒絕放行,道路艱難,治安又差,漢朝的使節,不是被強盜殺害,就是莫名其妙地失蹤在叢林中。

最後到了夜郎國和滇國,算是西南地區文明程度比較高的大國,夜郎國和滇國國君聽說漢朝時節到來,不約而同地發問:“夜郎國(滇國)和漢朝相比,究竟哪一個比較大呢?”

這話真是很雷人。

對於昆明強盜的劫道惡行,漢武帝終於也不能忍受,他聽說雲南有個滇池,認為要和滇人打水仗,於是挖了昆明池訓練水軍,又派了將軍郭昌、衛廣清剿土匪,殺了數萬人,但是大軍一退,土匪又起,這條道還是不通。

不過漢武帝很快就忘記了昆明,因為在漢朝和匈奴的大戰中,漢朝軍隊取得大勝,整個河西走廊,歸屬漢朝統治,漢朝軍隊修築西長城,一直把關口設置到玉門,是為玉門關,從此,漢朝的國土西部邊境,直接與“西域”接壤。

這時,張騫又提出一個外交計劃,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張騫的意思,大月氏肯定是沒戲了,但是西域還有一個國家,更適宜做漢朝的盟友,用來牽製匈奴。

這個國家就是烏孫。

五、最親密的盟友:大國烏孫

張騫告訴漢武帝說,烏孫的國王有個專稱,叫昆莫。現任昆莫的父親被匈奴所殺,昆莫當時不過是個嬰孩,被拋棄在荒郊野外,結果烏鴉給他喂肉,母狼給他脯乳,冒頓單於感到奇怪,將他收留,撫養長大之後,把他父親從前的部落交給他管理。冒頓單於死後,這位昆莫其眾遠徙,在西域獨立建國,匈奴不能降服,羈縻而已。

一般認為烏孫是哈薩克族的先民,烏孫初遊牧於敦煌一帶,與匈奴、月氏為鄰。在匈月戰爭中,烏孫站在匈奴一邊,結果被月氏一舉擊破,國王難兜靡遇害。(這與張騫的說法有矛盾)

難兜靡的兒子獵驕靡當時不過小小嬰兒,被匈奴冒頓單於撫養成人。獵驕靡長大之後,成為匈奴打擊月氏的幹將。老上單於時代,獵驕靡聯合匈奴,進攻已經遷往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大破月氏。

此役以後,烏孫遷徙到伊犁河流域發展,把敦煌一帶讓給了匈奴右賢王。

因此,當張騫來到烏孫,提議兩國結盟,共同對付匈奴的時候,烏孫昆莫獵驕靡頗為猶豫,匈奴單於對烏孫有恩,自己能夠複國完全有賴於匈奴的幫助,所以從這一點來說,烏孫不應該背叛匈奴。但是顯然烏孫也不原永遠蜷伏於匈奴肘腋之下﹐做匈奴的小兄弟兼打手。況且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烏孫昆莫獵驕靡考慮再三,雖然還是謝絕了漢朝的美意,卻很想了解一下,漢朝究竟是怎樣一個國家?所以烏孫派出使節團,跟隨張騫回訪長安。結果這一次訪問中國,烏孫對漢朝的印象大為改觀。烏孫使者回國後,盛讚漢朝的廣大和富庶。

於是到了公元前110年左右,烏孫主動提出,與漢朝和親。漢武帝欣然同意,選了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公主,下嫁昆莫獵驕靡。漢武帝贈送的嫁妝極為豐厚,除了賜乘輿及禦物之外,特置屬官、宦官和侍禦數百人隨公主出嫁,可見他對這次聯姻非常重視。

漢烏聯姻的消息傳到匈奴,草原帝國大為震動,單於立刻作出反應,也將女兒嫁給昆莫獵驕靡。獵驕靡當然不敢拒絕,於是立細君公主為右夫人,匈奴女為左夫人。

獵驕靡的豔福不淺,想來有人羨慕至極,但是實際上昆莫卻並無此福氣享受。年老體衰的獵驕靡,與漢匈兩位公主,都隻是名義上的夫妻而已。特別是漢朝的細君公主,身處異域,語言不通,自製宮室獨居,生活異常愁苦。她曾作歌唱道:“我家把我嫁給遠方的烏孫國王,住在帳篷裏啊吃著羊肉喝著牛奶。我思念故土啊內心悲傷,情願化作黃鵠鳥回歸故鄉!”苦悶思鄉之情,溢於言表。

漢武帝知道後,對細君甚表同情,因此每隔一年,就派使者攜帶帷帳、錦繡等物,到烏孫表示慰問。聯姻既然是政治的產物,所追求的是國家的利益,那麼個人的幸福,往往在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被犧牲。細君的苦楚,不是一個個案,古今中外,有無數個細君,在無法把握自己明天的情況下,被送上政治的祭壇,充當一個政治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