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中國的食療和藥膳(1 / 1)

食療和藥膳就是以食物當藥治療和預防疾病。中國獨具特色的傳統醫藥學認為,藥可以入食,食也可以為藥,就形成了食療和藥膳,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藥補不如食補,食療勝似醫療”。食療在中國民間,無論古今,都很盛行。醫食合一、醫廚相通早在周代就已形成傳統。在古代典籍中,有關食療的論著很多,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兩部著作,都有專章論述食療,對古代食療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孫思邈認為,人的健康應以合理的飲食為基礎,而不要擅自服藥。醫生應該先弄清疾病的起因,先以食療治病,如果食療效果不好,再用藥治療。孫思邈的食療觀點對我國的食療方法、藥膳製作產生了深遠影響,逐漸地,食療和藥膳就成了中國民間很盛行的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方式。

在我國,用日常蔬菜、食物防病治病,幾乎是家喻戶曉。家裏有人傷風感冒,切幾片生薑,加幾段蔥白,用紅糖煮湯,趁熱吃下,發發汗,一般都能見效。提起養生,有“上床蘿卜下床薑”的說法,就是早上吃薑,晚上吃蘿卜。鹽、醋、薑、蔥、蒜等調味品的食療作用,民間各有講究,還隨著實踐不斷發展。

食療當中,“花饌”又自成一係。所謂“花饌”,就是將花做成菜。花饌起於春秋,盛行於唐朝。花卉有上千種,中國北方可食用的花卉就達100多種,至於中國西南部被稱為“植物王國”的雲南省,據說可食用的花卉竟達260多種。花饌可以治病,尤其是多食花饌對女性大有益處。比如玫瑰花,具有活血調經,養容保健;以桃花、魚、鮮蝦配菜,可以補氣血、強健脾胃,還有很好的養顏作用。

藥膳則是以藥為食,變用藥為用餐的方式來治病、防病。藥膳在從古流傳至今,現在還越來越受歡迎,常見的有粥食、麵點、羹湯和菜肴等。藥膳大都很有講究,如“孩兒粥”,是用山藥、薏仁和柿餅等加大米煮粥,可治小孩脾胃虛弱。“川貝陳皮湯”可治風寒咳嗽;“參汁湯”則可用於病人和老人滋補養生。中國藥膳不僅風行國內,而且還進入了國際市場。如橘皮茶、茯苓餅、菊花酒等中國藥膳藥飲,正進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的飲食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