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食具則是研究傳統飲食文化最為有用的一把鑰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我國的食具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發展繼承關係非常鮮明。我國食具的發展有四個階段:新石器時代、夏商周時代、秦漢魏晉南北朝時代、唐宋元明清時代。
新石器時代是中國古代飲食具的發生及初步發展期,這一時期出現的陶器是食具的主要形式,主要的器形有碗、缽、盤、盂、勺、杯、盆、罐、鼎、釜、器蓋、甑等,使以後的主要餐飲具的器形基本具備。這一時期還以骨牙等來製作一些食具,主要是筷子和叉,等等。從公元前8000年前後到公元前2000年,這一時期的食具發展曆程共經曆了6000餘年。
夏、商、西周、東周時期是我國古代食具發展的第二階段,即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青銅器的出現,使食具的製作以陶土為主發展到以青銅為主,器類更加複雜化。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漆器製造開始發展,玉製食具也已經有所發展。戰國時期出現了銀製的食具。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前200年左右,這一時期經曆了大約1800年之久。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食具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時期鐵質飲食具比較普及。秦漢時期的飲食觀念與商周時期有較大的差異,飲食具的形態與組合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漆器製造的食具逐漸興旺,銀製的食具發展迅速。這一時期經曆了800多年。
唐宋元明清時期,瓷器大量進入飲食領域,逐漸代替陶器並成為食具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這一時期金銀製造的食具也更為普遍。這一時期有1000多年,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工藝手段和藝術追求。宋人所體現出的是優雅秀美的藝術風格,追求輕鬆靈動的美感;元人在瓷器上表現出厚重和簡潔,造型概括洗練,挺拔舒暢;明清的瓷器造型規整端莊,雍容肅穆,工藝嚴格考究,圖案縝密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