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情信物
定情信物是戀愛中的男女互相贈送信物,表示愛情的忠貞不渝。互相贈送定情信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如《離騷》中就說:“解佩囊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講的是,湘夫人在久等湘君不至時,便把自己佩戴的美玉佩飾丟到水中,以表達自己對湘君的一片真情厚意。從古到今,從漢族到邊疆的少數民族,都有贈送定情信物的習俗。而且贈送的定情信物一般是能夠代表男女雙方心意的東西。在不同的時間、地區、民族及不同的個人間,信物也往往不同。三國時繁欽的《定情詩》描述了一對戀人用各種信物盟誓,來篤定他們的情緣。這些信物有臂釧、戒指、耳環、耳墜、手鐲、玉佩、簪、繡花鞋、羅帕,等等。“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係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她已經心有所屬。所以“結縭”便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詩經》中有“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一麵殷殷叮囑女兒一些私語,一麵戀戀不舍地與其束結羅纓。時至今日,訂婚戒指則代替了羅纓。
在戀愛比較自由的邊疆少數民族中,定情信物更是不可缺少。如彝族的小夥子一般以花帕相贈,而姑娘們則以自己親手織的花線帶相贈;納西族的姑娘如果覺得某個小夥子合自己的心意,就會主動向小夥子贈送禮物,她們會拿出自己親手做的衣服和鞋子相贈,小夥子也會回贈給姑娘一些禮物,比如衣料手飾等等;瑤族的姑娘如果相中了某個小夥子,就把自己親手繡的花腰帶贈給對方,小夥子也可以腰帶回贈;壯族青年男女則把繡球作為定情信物。
開臉
開臉,又稱“拉麵”、“淨麵”、“絞麵”,是一種頗為古老的民間風俗,是將麻線或棉線套在雙手指上,齒咬線結,把線繃直,纏絞臉上的汗毛。按習俗,女子隻有在出嫁時才可以“開臉”,而未婚女子是不能“開臉”的,故有“黃毛丫頭”之說。為出嫁女開臉的通常是一位諳熟此道的婦人,一般是她的嫂子或者姑媽、姨媽、鄰居等。寡婦不是全福之人,因此不能為出嫁女開臉。開臉的時間因地而異,有的是在迎親當天,有的是在迎親前一天;有的是在娘家,有的是在婆家開臉,如滿族的開臉就是在婆家。
有關開臉的來曆,史書上沒有確切的記載,倒是民間有傳說。據說隋煬帝三次下江南時,命其手下截取迎親的喜車,看誰家的新娘漂亮就搶占為己有,搞得老百姓結婚時不敢光明正大地迎娶。這時有個要結婚的姑娘要求男方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把自己娶回家。怎麼辦?新郎於是想出一個點子,讓媒婆先用線把新娘臉上的汗毛給拔了,把眉毛畫成兩道彎月,再塗脂抹粉,打扮得像天仙一樣漂亮。然後讓新娘坐在華麗的台閣子上,並請一班人馬吹吹打打,左右護衛。官兵攔住盤問,新郎忙說是趕廟會,裏麵坐的是城隍娘娘。那官兵一看,果然這娘娘臉部光滑,不同凡人,於是不敢放肆,便把他們放行了。後來人們都這樣做,時間一長就變成習俗了。
開臉一般是和“上頭”連在一起的,當開臉過後,接著就上頭。所謂“上頭”就是將新娘原留發辮拆開,改梳成發髻,並配以簪、釵等首飾。開臉和上頭標誌著一個女子的姑娘時代的結束和媳婦生涯的開始。開臉並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因為十幾歲女孩的臉皮嬌嫩,把汗毛從細皮嫩肉中拔出,實在是很痛的。所以她們在開臉的時候隻好咬緊牙關忍受疼痛。
花轎
1.花轎的種類及乘轎習俗。古代姑娘出嫁時都要坐婆家迎親的花轎,北京人叫做喜轎。這是婚嫁禮儀中人們視為明媒正娶的標誌。如果結婚沒有坐轎,會被社會上的人譏笑,自己也要引為終生憾事。
各地的花轎有所不同,有的地方花轎的轎架用紅杉木做成,轎柵的四角朝天,轎頂銅製。轎柵與三麵轎牆用質地柔韌的水竹羅絲織成,並編織福、祿、壽字及吉祥如意等圖案。有的地方花轎轎圍用紅綢或紅緞製成,上有彩繡,還有備女賓坐的綠轎和執事如傘、扇、金瓜、鉞斧等。鑼鼓執事的數量都要成雙成對,以取吉利。轎夫不僅要求健壯有力,而且要求訓練有素。走在後麵的轎夫看不見路,因此為保障幾個轎夫的動作協調一致而使轎子平穩,他們之間形成了一套術語,如前麵的轎夫喊“右邊一朵花”,後麵應“看它莫采它”。這實際上是說右邊地麵上有一堆馬糞,不要踏在上麵。
根據婚嫁者經濟狀況的不同,花轎的規模也不同,有4人花轎、8人花轎、16人花轎、民用花轎不等。在雲南麗水,習俗認為花轎有神衛護,花轎到達男方,一切閑雜人員以及翁姑、親屬、客人都要暫避。廚師要把圍裙縛在屋柱上,菜刀也要收起來,以避花轎煞神。接著由一位長者向花轎致祝賀辭,由新郎向花轎作揖,表示禮敬,然後才能打開花轎門。並由伴姑授以紅色長巾,由伴姑牽引新娘出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