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危害一百年的大災難——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大爆炸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大爆炸。前後有近萬人死於這起事故,數十萬人受到輻射傷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十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數千億美元。其後患將會影響人類一百年,是已知的世界最大的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淩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仍像往常一樣,燈火通明,各部門正常運轉。淩晨一點整,由於工作人員違章操作,電源突然中斷,主要冷卻係統因此而停止了工作,反應堆失控了!
4號機組中的“核魔”掙出了核反應堆這一“魔瓶”的“瓶口”,核燃料碎塊,高放射性石墨塊被拋出,散落在堆體四周,而堆體和廠房已被完全毀壞。更要命的是,它和蒸發的核燃燒迅速滲入到大氣層中,在周圍地區造成了強烈的核輻射,繼而被風刮到更遠的地方。
現場周圍到處充溢著一股非常強烈的臭氧氣味,工作人員的眼皮、喉嚨都有一種劇烈的刺痛感,呼吸不暢、胸部滯塞,表現出強烈的放射反應。許多人就這樣被大火和強輻射立即奪走了性命……
第二天淩晨,對隔離區中的居民開始緊張疏散,汽車運輸部門調集了大型公共汽車1216輛,各種型號的卡車300輛,組成的汽車車隊達15公裏之長。警察和地方官員在隔離區中來回奔走,挨家挨戶地催促人們立即上車,撤離家園。距核電站最近的3萬多居民最先被疏散了出去,隨後,又疏散了周圍的10萬多居民。
一位美國醫生在對受害者作了長達一個月的訪問、調查後說:切爾諾貝利的災難,到目前為止才隻是一個開端!因為事故中間核反應堆溢出的大量碘131、銫137等放射性物質,使事故現場周圍的放射性劑量,超出了人體允許劑量的20倍。附近的居民受到了600拉德以上的輻射,而且必須提醒人們注意的是,450拉德的輻射量,就會使健康人死亡殆半。所以並非聳人聽聞——由於這場事故的核輻射,其死亡數將為1萬至3.5萬人。
事故發生後,核科學家和核技術專家雲集在切爾諾貝利,就怎樣製止泄漏的放射物質進一步感染空氣和周圍地區采取了種種措施,但切爾諾貝利電站核汙染的危害程度仍是嚴重的。為了防止核輻射擴散並消除汙染,前蘇聯決定:在汙染範圍之內的農作物一律禁止收割,必須全部翻耕深埋;電站周圍必須挖地三尺,把受核汙染的表土翻埋地下;對於汙染地區的河流、水係,則修堤截流將其排放到特定地區。前蘇聯空軍還專門派出氣象飛機,前往事故地區消除雨雲,避免降雨造成汙染擴散。對受汙染較小的建築物、生活設施則用淨水清洗。
從經濟方麵來說,除核電站本身的損失外,光清除汙染一項就要花費幾十億美元。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前蘇聯為了安全起見,暫時關閉了16座同類核電站,從而增加了國內對石油的需求量。這些核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相當於每天要用40萬桶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