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0日上午8時10分左右,東京地鐵三條線路的五節車廂同時發生被稱為“沙林”的神經性毒氣泄漏事件,造成12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致使整個日本列島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
由於放在五節車廂中的11個可疑物均在上班高峰時間同時泄漏毒氣,而且又多集中在官廳街所在的霞天車站,所以該恐怖事件被認為是針對政府機關而來的。
在此之前,奧姆真理教的活動早已引起警方注意:1994年6月長野縣鬆本市曾出現過毒氣傷亡事件,7人死亡,多人受傷,事後警方取樣化驗是“沙林”毒氣泄漏所致;7月在山梨縣上九一邑村奧姆真理教的設施周圍又兩次出現惡臭事件,當地居民為此與該教團發生糾紛,後來查定又是“沙林”毒氣,警方進一步發現該教團擁有大量製造“沙林”毒氣所需的原料,並於1995年3月26日搜集出幾十噸。就在警方拚命尋找該教團與地鐵毒氣事件有關的證據時,3月20日,負責調查此事的警察廳長官在自己住宅門口被職業殺手開槍襲擊,身負重傷。警方被迫轉入地下行動。
警方一方麵以綁架罪在全國各地繼續追捕重大嫌疑犯,另外以各種名目逮捕該教團的高級幹部。該教團教祖預言4月15日東京將要發生比地鐵毒氣事件更大的事,因而警方在4月14日出動大批人馬對奧姆真理教在全國30個教道府縣的130個據點和設施進行全麵搜查,第二天又出動一萬名警官部署在各地區進行嚴密警戒,尤其在新宿車站附近,商店停業,行人稀少,更讓人惶恐的是,有報警電話聲稱奧姆真理教在自來水管道中投放毒藥,一時人心惶惶。盡管當時沒有發生任何異常現象,但到4月19日橫濱車站又出現毒氣事件,數百人受害。之後在橫濱百貨商店、前橋飲食店、新宿車站洗手間又有毒氣或毒物被發現,5月15日晚,新橫濱地鐵車站再次發生施放異臭氣體事件。
澳大利亞聯邦警察局5月11日證實,奧姆真理教成員曾在澳西部一牧場進行毒氣試驗。5月12日,該教已被捕的“化學班”頭目承認自己曾參與製造“沙林”。這是該組織成員第一次承認,精疲力盡的日本警方聞後大喜,立即逮捕了上百名該教團官員,5月14日,其中一位成員承認,他在3月20日淩晨把裝有“沙林”毒劑的塑料袋放入了地鐵。
15日晚,東京警視廳以殺人嫌疑對東京地鐵毒氣事件禍首、奧姆真理教頭目麻原彰晃正式發出逮捕令。
麻原彰晃為該教團創始人,1990年2月,以麻原為首的25名奧姆真理教幹部以真理黨的名義參加眾議院議員選舉,耗資2億日元而無一人當選。這次競選失敗是麻原及其教團走向極端的轉折點。
麻原著書立說,論述1997年將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及其毒氣戰爭將帶來世界末日,以後,他們便積極準備錢財、武器,以各種形式勸誘青年男女入教,開始了一場罪惡的策劃。
奧姆真理教經過幾年發展,勢力迅速壯大,除在國內有1萬名信徒外,還積極向海外發展。在波恩、莫斯科、紐約都設有支部,其中以莫斯科支部最大,信徒達3.5萬人,教團內部除教祖、正大師、正悟師等宗教等級外,還模仿日本政府機構設立了大藏省、外務省、郵政省、勞動省等20個省廳,其中諜報省大臣由麻六歲的女兒擔任,建設省、自治省、防衛廳是該教團的戰鬥部隊,負責麻原教組的警衛,從事恐怖活動,綁架和監禁企圖脫離教團者等工作。
1995年5月16日,麻原彰晃在自己的老巢——山梨縣上九一色村的“真理6號”建築物內被捕,至此,東窗事發,真相大白。
此次地鐵毒氣恐怖事件,打破了日本“安全國家”的神話。1995年到上野公園欣賞櫻花的遊客,與往年相比,比往年減少了1/3,有的日本人甚至想移居國外,該事件對日本社會的衝擊使日本政府對宗教發展有了相當的注意和重視。
“沙林”毒氣事件這次大規模的恐怖活動,歸根結底是日本社會與新興宗教之間的矛盾引起的。
在日益富裕的當今日本社會,具有如此破壞性的宗教團體竟能成功地吸引那些受過高等教育和訓練的醫生、律師、技術專家成為自己的信徒,使他們醉心於脫離現實的教義。其主要原因在於日本文化中缺乏完善的價值體係,即缺乏判斷是非好惡的嚴格的道德標準。
盡管多種宗教並存的現象使日本人尊重各種信仰,但這隻是形式,種種現象顯示了日本人並沒有嚴格的信仰理念。因此,當指責奧姆真理教反社會時,奧姆真理教亦很容易反駁社會是反宗教的。
由此可見,在經濟日益發達、職業日益分化、價值觀日益多樣化的今天,個性化的追求欲望與集團主義原則發生矛盾,使仍本來就缺乏價值判斷標準的青年,為填補精神空白而投入充滿極端妄想的團體,便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了。重要的是,日本政府應該如何對待這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