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李蓮英向慈禧打了招呼,等於慈禧答應殺死光緒。這是李蓮英的狡猾處,也是他的陰毒處。
次日清晨,李蓮英真的到了瀛台島,表現出對光緒格外“關心”的樣子,向光緒問寒問暖。光緒非常詫異,但轉念一想,認為李蓮英是怕慈禧死了之後,自己會收拾他,就特意來獻殷勤買好的,就沒起疑心。過了一會兒,李蓮英令小太監給皇帝端了杯“西洋茶”服下。李蓮英離開瀛台不久,光緒病情陡然加重起來,他隻覺腹中隱隱作痛。被速傳而來的外省名醫屈桂庭診斷後,覺得光緒的病情很蹊蹺,心裏很害怕,怕卷到這場危機四伏的漩渦裏來,於是草草開了方子,匆匆退出涵元殿。光緒帝病重的消息不脛而走,一時傳遍六宮。
十月二十上午,隆裕皇後來看光緒,但他僅微微睜眼看了一看,便又昏了過去,似乎已神誌不清。這時候,李蓮英拿著一件簇新的龍袍匆匆而入,奉慈禧之命讓光緒著一身新龍袍“大行”。太監王商替光緒換龍袍時,光緒倒清醒了,使勁掙紮拒絕。王商不忍心再折騰光緒,跟李蓮英商量,此事是否可以暫緩行事。可李蓮英卻不管這一套,隻求光緒速死才好回去銷差,親自動手給光緒換龍袍。
十月二十一晚5時許,光緒駕崩,時年僅38歲。
按清室慣例,皇帝病重,太醫院要事先抄錄藥方、脈案,用以通報各部門,這叫“發抄”。然而,光緒死前卻並無“發抄”這一程序。此外,皇帝死了,要用“萬年吉祥轎”“請”遺體,這也省略了。太監們隻將光緒遺體悄悄從派台移到宮內了事,這前後的處理,都是由已升任軍機大臣的袁世凱一手指揮,由李蓮英具體安排的。
光緒死時,慈禧亦病入膏育。神誌尚清醒時,召見王公大臣,傳下一道懿旨讓溥儀繼位。
十月二十二早5時許,慈禧按時起床,勉強用過小餐,忽覺頭暈目眩,竟一下子昏厥過去。半個時辰以後,慈禧死去,時年73歲。
●清末帝溥儀登基
1908年,光緒“駕崩”兩個時辰後,醇親王載灃被慈禧召進皇宮。慈禧對載灃說:“光緒晏駕,我又在病重之中。現國家有難,朝廷不可一日無君,我決定立你的長子溥儀為嗣,繼承皇位,賜你為監國攝政王!明天,你將溥儀帶進宮,舉行登基儀式。”第二天,一群太監將溥儀帶入皇宮,第三天,慈禧便一命嗚呼了。又過了半個多月,也就是臘月初二,舉行了隆重的皇帝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開始時,不滿3周歲的溥儀,坐在皇帝的龍床寶座上竟哇哇地大哭起來。載灃覺得在這樣的盛典上,皇帝卻哭鬧不止,太不像話,心中一急,不由脫口而出,叫道:“就快完了!就快完了!馬上回老家了!一完就回老家了!”話一出口,文武官員們不由得竊竊私語起來:“怎麼說是‘快完了’呢?說要‘回老家’是什麼意思呢?”末代皇帝溥儀的登基儀式就在一片混亂中結束了。
##第二十九輯封建王朝的最後文明
●乾隆與《四庫全書》
乾隆自認為自己有輝煌戰功,稱自己為“十全武功”,就想在“文治”上更上一層樓,他決定編修一部《四庫全書》。
於是,乾隆設立了四庫館,從公元1772年開館修書,任命負責的官員有360人,校對和抄寫人員有3800人之多。其中出力最多的是總纂官紀昀,他把《四庫全書》中每一部書的淵源、版本、內容都作了詳細的考證,編寫了200卷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乾隆對編書非常重視,每進一篇都親自閱覽、審查。但結合編纂《四庫全書》,乾隆又實行了大規模的書籍查禁,先後被銷毀的書籍達7萬卷以上。經過10年的努力,《四庫全書》正式修成,收書3503種,共79337卷。全書共抄7部,分別貯藏在大江南北七處藏書閣。
乾隆編修《四庫全書》的目的,固然是為了誇耀文治盛世,但最重要的是他要借此機會對曆代的書籍作一次全麵審查,清除反抗清朝的民族思想。用編寫的辦法掩蓋和達到他禁毀圖書的目的,曆史上叫這種辦法為“寓禁於修”,這一招可比秦始皇焚書坑儒損多了。
四庫館從全國采集到的圖書大約有13000種,其中3000種遭到收繳禁毀,將近總數的四分之一,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也被禁毀。其餘的書籍都經過了嚴格的審查,凡書中有對清朝不利字句的文字,嚴重的整段刪除,輕微的則隨意篡改原文,就連宋代人指責遼國金國、明朝人批評元朝的話,都屬於觸犯禁忌。甚至曾經過康熙皇帝“禦批”的《通鑒綱目續編》,也因為記述曆史時出現“胡人”兩個字,下令將其挖改。這樣一來,很多古書都被改得麵目全非,失去了原意。編修《四庫全書》,造成了中國有史以來空前絕後的最大文化浩劫。
●吳敬梓諷刺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