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敦煌學各分支學科研究概況(下)(2)(1 / 3)

從1909年到1980年的九十多年間,此項工作雖取得不小成績,但進展緩慢,品種局限。自1983年以來,進展步伐有所加快,層麵進一步擴展。重要的成果有: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1983年),王堯、陳踐譯《敦煌吐蕃文獻選》(1983年),張錫厚《王梵誌詩校輯》(1984年),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漢簡》(1984年),林梅村、李均明《樓蘭、尼雅出土文書》(1985年),王三慶《敦煌本古類書研究》(1985年),水原謂江《敦煌舞譜の解讀研究(上冊:stein關係資料;下冊:Pelliot關係資料)》(1985),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供養人題記》(1986年),唐耕耦等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一至五卷(1986~1990年陸續出版),馬繼興主編《敦煌古醫籍考釋》(1988年),趙健雄等《敦煌醫粹――敦煌遺書醫藥文選校釋》(1989年),鄭阿財《敦煌寫卷新集文詞九經抄研究》(1989年)鄭炳林《敦煌地理文書彙輯校注》(1989年),池田溫《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錄》(1990年),吳礽驤等《敦煌漢簡釋文》(1991年),鄭炳林《敦煌碑銘讚輯釋》(1992年),西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合編《敦煌文獻叢書》(1992~1994年。內含吳福熙《敦煌殘卷古文尚書校注》,王震亞、趙熒《敦煌殘卷爭訟文牒集釋》(此書問題較多,但對敦煌爭訟文牒輯錄之功不可沒),伏俊連《敦煌賦校注》,汪泛舟《敦煌僧詩校輯》),周紹良主編《敦煌文獻分類錄校叢刊》,王仲犖《敦煌石室地誌殘卷考釋》(1993年),王三慶《敦煌類書》(1993年),叢春雨《敦煌中醫藥全書》(1994年),水原謂江《敦煌舞譜の解讀研究(改訂版)》(1994),楊富學、牛汝極《沙州回鶻及其文獻》(1995年),鄭炳林、羊萍《敦煌本夢書》(1995年),1996~1998年陸續出版,內含張錫厚《敦煌賦彙》,鄧文寬《敦煌天文曆法文獻輯校》,寧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書輯校》,方廣錩《敦煌佛教經錄輯校》(上、下冊),趙和平《敦煌表狀箋啟書儀輯校》,沙知《敦煌契約文書輯校》,馬繼興等《敦煌醫藥文獻輯校》,李方《敦煌校證》,周紹良、張湧泉、黃征《敦煌變文講經文因緣輯校》(上、下冊),鄧文寬、榮新江《敦博本禪籍錄校》,共十種十二冊);山本達郎、池田溫編《敦煌吐魯番社會經濟文書集》(1995年),朱鳳玉《敦煌寫本碎金研究》(1997年),李正宇《古本敦煌鄉土誌八種箋證》(1998年),徐俊《敦煌詩集殘卷輯考》(2000年)胡平生、張德芳《敦煌懸泉漢簡釋粹》(2001年),郝春文等《英藏漢文社會曆史文獻釋》第一、二、三、四、五卷(2001~2006年),陳於柱《敦煌宅經校錄研究》(2007年)。

上舉諸書(篇),除各自具有的學術成就之外,更為後來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新的起點。

敦煌古代科學技術

敦煌遺書、敦煌石窟、敦煌古代遺址以及敦煌古代基葬中,保存有不少敦煌古代科學技術方麵的資料,涉及醫藥衛生、天文曆算、土木工程、畜牧農殖、金屬鑄造、手工製作等方麵,學者對其進行研究,於是在敦煌學中形成了敦煌古代科學技術研究之學。

敦煌古代科學技術研究,是敦煌學中的自然科學係列。但由於敦煌古代科學技術中包含有不少人文科學因素及意識形態成份,最典型的例子是敦煌醫學。敦煌醫學中經常涉及到陰陽五行、相生相尅、五味五性、這又使它不完全等同於現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

敦煌古代科學技術研究,目前已經開拓的領域有醫藥保健、天文曆法、建築製造、農殖畜牧、水利、算學等項目。通過上述方麵的研究,可以了解敦煌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用及其成就與水平,從而進一步認識敦煌古代社會;另一方麵,敦煌古代科學技術的成就,作為敦煌文明的成果,經過去取揚棄、吸收借鑒,又可以服務今時,造福今人。

敦煌古代科學技術研究,最先是從敦煌遺書中的《本草》及《曆日》殘卷的發現及其文獻學研究開始的。1910年,王國維撰《唐寫本食部本草殘卷跋》、1916年,羅振玉撰《本草集注序錄跋》、1919年[日]小川琢治撰《中國本草學的起源與神農本草經》,從此開始了關於《本草》的研究;1925年,羅振玉編印《敦煌石室碎金》,刊布了敦煌出土的《食療本草殘卷》及唐蘭《唐寫本食療本草殘卷跋》;由此開始了關於《食療本草》的研究。但從1910年到1955年的四十多年間,大致圍繞著《本草殘卷》和《食療本草殘卷》展開討論。1955年,羅福頤發表《祖國最古的醫方》,1958年,王慶菽發表《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藏敦煌卷子中的古代醫方》,1959年,周宗岐發表《揩齒考——從敦煌壁畫楷齒圖談我國曆代指刷牙和潔齒》,才擴展到敦煌遺書中的古醫方及衛生保健方麵的介紹和研究。1959年,陳可冀發表《關於敦煌石室舊藏傷塞論辨脈法殘卷》,1964年,馬繼興發表《唐人寫繪灸法圖殘卷考》,1982年,王堯等發表《敦煌本藏醫學殘卷介紹》,同年,洪武娌發表《敦煌石窟的曆史價值》,1984年,張壽仁發表《敦煌漢代醫簡再探》,1992年,萬方發表《古代注(疰)病及禳解治療考述》,進一步擴展到敦煌脈法、灸法、藏醫學、敦煌漢簡醫藥學資料研究以及傳染病及祝由醫等領域的研究。此後,敦煌醫藥學研究飛速發,展全麵展開,陸續出版不少專著,重要的有馬繼興等《敦煌古醫籍考釋》(1984年),趙健雄、徐鴻達、王道坤《敦煌醫粹》(1988年),甘肅中醫學院文獻研究室《敦煌中醫藥學集錦(六冊)》(1990年),叢春雨主編《敦煌中醫藥全書》(1994年),張儂《敦煌石窟秘方與灸經圖》(1995年),馬繼興等《敦煌醫藥文獻輯校》(1998年),叢春雨《敦煌中醫藥精粹發微》(2000年),劉喜平主編《敦煌古醫方研究》(2006年),李應存、史正剛《敦煌佛儒道相關醫書釋要》(2006年)。敦煌醫學的研究,目前已有苗頭顯示,將加強臨床實驗、為現代健康服務的方向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