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民國時期甘肅曆任最高統治者簡介(1)(1 / 2)

趙世英

《民國時期甘肅曆任最高統治著簡介》一文,純屬史料性簡輯。

它起自1912年3月15日,止於1949年12月29日,共跨時38年。

中華民國雖短暫38年,但曆任甘肅行政(其中有的軍、政集於一身)最高統治者多達22人。由於前期軍閥割據,血腥混戰,又加天災人禍,人民生命塗炭。中後期又集中人力、物力防共反共,參與內戰。省無寧日,民無寧日。在22人最高統治者中,絕大多數是軍人執政,他們的主要精力是用在兄弟鬩於牆的同室操戈和橫征暴斂,爭權奪利上。對治省安民,發展生產等吏治大計,則不屑或疏於顧及,更奇缺治理才能。因此,甘肅在民國時期,人民流離失所,朝不保夕,賣兒鬻女,家破人亡,生產蕭條,一片淒涼。官府隻知抓丁征糧,搜刮民財,那管人民死活。但最高統治者們,也有人在軍務倥傯之餘,為國為民在農田水利、公路(飛機場)交通、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社會救濟等事項和抗日戰爭中國共合作,喚起民眾,同仇敵愾,浴血殺敵,抗擊日寇侵略等方麵,是做出一定的成果的。

這在甘肅近代史上是有鑒往知來,吸取教訓,“資政、存史、育人”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現將他們本人的簡況略述於下,供研甘肅民國史者作參考,敬祈知情者不吝斧正。

民國時期甘肅曆任最高統治者

1、趙惟熙,江西省南豐縣人,甘肅都督,任卸職年月日,1912年3月15日至1913年5月1日。

趙惟熙,清翰林,原任甘肅巡警道、旋任甘肅護理布政使。

1912年1月1日,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成立,推翻清朝帝製。

蘭州官紳共推趙惟熙以官方身份領銜通電“甘肅承認共和”。總統袁世凱乃於1912年3月15日任命趙惟熙為甘肅都督。廢清末陝甘總督府(衙門),改為甘肅都督署。原任陝甘總督長庚離蘭赴北平。趙在任職期間,專權納賄,任用私人,壓製輿論,搜捕革命黨人,致與省議會共和派與督署封建保守派突衝日烈,又離間回漢軍民關係,公開賣官鬻爵,經各方反對,政令難展,無奈於1913年5月1日請假回北京(至1914年3月15日始準辭職)。

2、張炳華,四川成都市人,護理甘肅都督兼民政長。任卸職年月日,1913年5月1日至1914年3月6日。

張炳華,原任甘肅省內務司司長。趙惟熙請假回京後,由張炳華護理甘肅都督兼民政長(1913年2月7日,軍、政分治,甘肅始設民政長,自此,都督主軍、民政長主政。初設時,趙惟熙兼任)。

旋因張炳華資曆較淺,不孚眾望,於1914年3月6日被北洋政府免職。

3、張廣建,安徽合肥市人,甘肅民政長兼都督、省長兼督軍。

任卸職年月日,1914年3月6日至1920年12月31日。

張廣建,原任陝甘籌邊使,張炳華被免職,袁世凱於1914年3月6日,任命張廣建為甘肅省民政長兼署都督。同年5月23日,北洋政府改民政長為巡按使,任命張廣建為甘肅巡按使。6月30日,袁世凱改都督為將軍,任命張廣建為甘肅將軍,督理甘肅軍務。

1916年7月6日,大總統黎元洪改將軍為督軍、巡按使為省長,並任命張廣建為甘肅省長兼督軍。1920年12月31日,張廣建在袁世凱死後,又投皖係黎元洪,直皖戰爭皖係失敗後被免職。

4、蔡成勳,籍貫不詳,甘肅督軍兼省長。未到職。

1920年12月31日,張廣建被免職後,北京政府任命蔡成勳為甘肅督軍兼省長,未到職前,由隴東鎮守使陸洪濤護理督軍、蘭山道尹陳訚護理省長。1921年6月6日,甘肅督軍蔡成勳調任江西督軍,陸洪濤實授為甘肅督軍。

5、潘齡皋,河北新安縣人,甘肅省長。任卸職年月日,1922年10月6日至1922年7月13日。

潘齡皋,前清翰林。原任甘肅禁煙大員。1921年10月6日,未到任的甘肅督軍兼省長蔡成勳改任江西督軍,北京政府徐世昌任命潘齡皋為甘肅省長。因潘作風生硬,官僚習氣很深,又非法扣押省議會議員,與省議會衝突日深。蘭州各公團召開萬餘人驅潘大會,會後圍潘宅示威,要求罷免潘齡皋省長職,另任賢員,於1922年7月13日辭職。

6、林錫光,福建長樂縣人,甘肅省長,任卸職年月日,1922年7月13日至192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