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潭的舊洮一帶,也是回民聚居的地方,馬仲英等到這裏,結合當地回民,聲勢又大了起來。十月二十九日馬仲英部到達岷縣,因為這裏是產糧地區,想叫部眾在這裏休息一個時期再向前進。韓進祿所率馬廷賢部則東入岷縣、禮縣間的閭並山區,和多年盤踞在這一帶的悍匪王占林、馬應彪等會合。旋因部隊過多,勢難在這裏長期屯聚,乃商談前進路線。馬仲英主張透過隴西向寧夏轉進。韓進祿則主張東撲天水進據隴南。意見不一,乃分途進行。馬仲英到達隴西,圍攻未下,國民軍吉鴻昌部馳至救援,馬仲英與戰不利仍退回岷縣。韓進祿到達天水時,吉鴻昌已從隴西馳到天水,從間道先入天水,偃旗息鼓,表示空虛。等韓進祿撲到城邊,攻擊的火力疲乏下來,吉部才發射大炮,出城突擊,打了個落花流水。韓進祿走投無路,不得不折轉向西,跟在馬仲英後邊,也回向岷縣、臨潭。
先是韓進祿部下的撒拉回民,在經過舊洮和岷縣間的藏族地方時大肆騷擾,和藏民結下了冤仇。但在後麵攜眷緩行的馬廷賢還認為卓尼藏民首領,曾和他們有聯絡,很坦然地前進,卻不料所帶護衛人少,一踏進藏區,就被藏民中途截殺,眷屬財物完全被擄。他隻身奔竄,不是情急智生,割開錢袋,使藏民在搶拾散錢中鬆口氣,險些丟掉了性命。逃脫之後奔到馬仲英部請其報仇。馬仲英一努之下,把部隊開進卓尼,焚毀了曆史悠久的禪定寺,清洗了灣科落、康木闡等村落,和藏民結下更深的仇怨。十二月初間,國民軍吉鴻昌、馮安邦等部跟蹤追到洮岷,馬仲英等被迫離開岷縣,從藏區向西寧退走。馮安邦在臨潭舊城槍斃河州來這裏避難門宦頭目數十人,燒毀房屋數十家。馮部於次年一月十一日攻陷長拉麻川村落,燒殺居民老幼一千餘人。在兵火之後,臨潭縣長魏錫周又勾結藏民首領,對回眾橫施壓迫,激起回民馬尕喜順的反抗。至五月內國民軍李鬆崐部擊敗了馬尕喜順,將聚在清真寺未逃出的回民,不分良莠,放火燒殺。七月初以軍事平定,召集逃出的難民上莊,萬餘人齊集舊城,聽候點名,竟被騙進西門,十八人一練,押出南門,活埋於預先挖好的十三個萬人坑內,備極淒慘。
另外,這次馬仲英、韓進祿先後由隴西、天水敗退,馬仲英攻渭源城不克,殺鍬峪鄉鄉團甚眾,官堡南邊的喬家溝居民亦橫遭殺戮。西軍王占林部道經岷縣顆馱村,派人向堡中要糧,堡中欺其人少,態度強硬。正談判間,一青年開槍打死王占林兵士一名,王占林立即指揮部隊將堡攻開,燒殺一天。除了先一天因事外出的少數人外,留居在堡中的八十多戶人家竟無一人幸免。還有馬應彪部已投降省軍,在定西改編,又從固原叛變西行,乘虛入隴西縣城及漳縣縣城,劫掠財物甚多。他們經過山岔鎮時,也因堡內人民發槍抗拒,一怒攻破堡寨,雞犬不留。像這慘殺的作風,就都離開了起義的目標,給這些地方留下永遠不忘的慘痛印象。
六、馬仲英等轉入河西,攻克寧夏
約略是一九二九年春天,馬仲英又從藏區轉入西寧地帶。他們先下貴德縣城,然後間道至西寧市西麵,隨又和馬步元裏應外合,攻下了湟源,殺三千餘人。接著又攻大通,將進入河西。馬麒慌了,為了表示對國民軍的忠誠,特派他的弟弟馬麟前往截擊。在老虎灘地方和馬仲英接觸,由於部眾對馬仲英同情,這一戰使馬麟遭到了慘敗,不是換馬逃走,幾乎在陣前被俘。馬仲英雖然勝了,因當時孫連仲部在西寧未動,不敢冒險深入,遂從扁都口走入河西。
先是甘州鎮守使馬麟一貫對國民軍表示服從,當劉鬱芬和張兆鉀作戰時,他曾派一部分隊伍前往助戰。這次河州、涼州事變發生,他仍然保持舊日態度,部下官兵多不讚同,屢謀嘩變,皆以他的痛哭勸解未成事實。一九二八年八月,馬鴻賓奉馮玉祥命,赴河州議和,劉鬱芬電調馬麟也赴河州做宣慰工作。臨起身時部眾又謀叛變,馬麟涕泣勸導,並補發了欠餉,才勉強成行。但是馬麟剛走到永昌,所部因聽得馬廷勷在涼州一帶和國民軍作戰,終於全部嘩變。一部竄向洪水鎮擄掠屠殺,一部擁馬麟南入湟源,直到孫連仲入湟中,馬麟才恢複自由,投向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