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兩千多人在甘溝、羊沙編整後,星夜向臨潭新城進發,二十五日淩晨到達新城城外。由勒巴佛率領的數百騎兵,高舉藏經大旗,從東門衝入。另一路由任效舟率領兩千多人,殺進北門,在鞭炮聲中直衝臨潭縣政府。縣長徐文英在驚慌中率領幾十個警察在房上抵抗,開槍射擊並拋手榴彈,結果不支而退,和其妻女下房逃跑到南門廟被義軍擊斃,老婆也被打死。當時被殺的還有國民黨臨潭縣黨部書記長趙廷棟,郵電局長苟克儉,一名糧警和西街饒應祺家三口人(這三人據說是盧文蔚因私仇殺害的)。同時打開了監獄,放走了犯人。當天下午撤退到石門溝、馬旗溝、王家墳等地,當地農民頭頭竇巨川、王子壽等各率農民群眾五百多人參加起義,聲勢更加壯大。三月初,勒巴佛等率領兩千多人離開本地,與起義領袖王仲甲會合後向隴南方麵推進。到岷縣閭井後,勒巴佛被王仲甲等人推舉為義軍總司令,王仲甲任副總司令。各路義軍在草川崖會師,人數已達數萬,後來達到十萬人,大大震撼了國民黨在甘肅的統治。
省會蘭州,一夕數驚,惶惶不可終日。國民黨政府調集七個步兵師,兩個騎兵旅和馬步芳的三個團,四個保安團,一個交通兵團,一個空軍中隊,進行了四麵圍剿和殘酷鎮壓。義軍和國民黨政府軍隊血戰十月之久,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但由於前麵所述種種因素,被敵人各個擊潰,於一九四三年遭到失敗,犧牲三千多人,傷者不計其數。國民黨軍隊在“清鄉”中十分殘忍,僅在臨洮、康樂就集體捆綁屠殺三百多人,人民財產損失和牛羊家畜被搶掠者難以計數。
由於勒巴佛是卓尼所屬水磨川寺的活佛,並有不少卓尼北山藏民群眾參加暴動,卓尼北山被定為“清鄉”的重點,他們懷疑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在暗中對起義群眾支持、包庇、縱容,因而對卓尼楊複興部和北山地區格外施加壓力,一麵派騎兵團戴效戎部進駐卓尼禪定寺,一麵由國民黨第三軍(軍長周體仁)十二師呂從周部,開進北山“清鄉”。當十二師部隊向北山恰蓋溝開進時,三個尖兵被北山巡山的藏兵射擊打死。十二師陶團進駐上冶康多寺後,拍電楊複興部請派主要負責人前來北山協商“清鄉”和解決藏兵打死部隊尖兵問題。由於當時楊複興年僅十二三歲,在校讀書,一切軍政事務由其母楊守貞代為主持,參謀長楊世俊(字一雋,人們都稱他為楊一雋)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即由楊世俊負責率領團副(兼土司頭目)楊俊、營長楊賽告、連長楊國華、宗其秀及衛士二十多人,到達康多寺。北山土官楊麻周和青年頭頭楊才尕秘密決定:由楊麻周帶領北山民兵數百人,前往卓尼禪定寺,擬將楊複興和其母楊守貞接到北山加以保護,在北山指揮卓尼整個地區,以防止和抵製國民黨迫害。由於楊複興之母及主要部屬的反對而沒有成行。但楊才尕心有未甘,在北山地區挑選數十名精壯藏兵,半夜從康多寺外叢林中,突襲了駐在寺院的陶團部隊。適該部正在分攤聚賭,疏於防衛,藏兵暗中首先刃殺了哨兵,隨即衝入營部,用大刀匕首砍殺了陶部營長一人、連長一人及士兵一百多人,繳獲了一批機槍和步槍等。陶部官兵在震驚之餘,黑夜不辨敵我,開槍亂射。楊才尕率藏兵迅速撤退,無一傷亡,打了一場漂亮的偷襲戰。槍聲停止後陶團長派人將卓尼來的楊賽告營長(他是管北山民兵的)喚來,楊賽告剛到團部門口,他和他的勤務兵就被陶部站崗哨兵開槍打死,聲稱“藏兵打死我們營長,我打死藏兵營長,為我們的營長報仇”。陶團還派兵將卓尼來的楊世俊參謀長等人全部捆綁,扣押於團部,接著第三軍副軍長李世龍,率領一個師的部隊連夜從臨潭冶力關開到卓尼北山,進行鎮壓,大部分藏民群眾紛紛逃入山林躲避,李世龍下令一麵用機槍向山林輪番掃射,打死打傷了一些人;一方麵將北山藏兵的牛羊馬匹以及所有財物,大肆搶掠運走,同時四處派兵捉拿“禍首”楊麻周、楊才尕等人。楊才尕逃匿躲藏。岷縣專員胡受謙奉周體仁軍長電示,命令立即逮捕在卓尼禪定寺的楊麻周,由專署參謀劉濟清會同駐軍戴團長便宜行事,他們商議後,先將楊複興的手槍隊長梁國藩擊斃示威,以防反抗。然後威逼楊複興母親轉告楊麻周。楊麻周說:“隻要把我們的楊司令不為難的話,把我抓去殺了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