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彭德懷與蘭州戰役決戰(3)(2 / 2)

沈家嶺是敵人防守蘭州的三大陣地之一,被稱為“蘭州鎖鑰”。

擔任攻占沈家嶺的四軍在剛到任的軍長張達誌的指揮下,打得非常頑強慘烈,是一場地地道道的惡戰。擔任主攻任務的十一師三十一團在反複打退敵人反撲中全團隻剩下一百多人,張達誌沉著指揮,適時調動其他部隊支援,經過13個小時的激戰,將馬步芳守軍一九0及其援軍9000多人擊潰,被四軍斃傷達3800多人,終於將這個“鎖鑰”砸開,奠定了蘭州戰役徹底勝利的基礎。事後,彭德懷在接見張達誌時,拍著他的肩膀說:“你一來四軍就打勝仗,好啊!我彭德懷向你祝賀!”

在第二兵團第三軍第七師攻下七裏河後,沿黃河南岸東進準備奪取黃河鐵橋時,彭德懷專門打電話給七師政委梁仁芥,指示:一定要把黃河鐵橋守住。從26日淩晨1時開始,上午11時結束,經過十多個小時的激戰取得了搶占黃河鐵橋的勝利,消滅了守橋敵人,阻止了城中潰撤逃跑的殘兵敗將,為徹底殲滅敵人創造了有利條件,為戰役的勝利起了關鍵重要的作用。戰後對首先攻占鐵橋的連隊授予了光榮稱號,立下汗馬功勞的班受到總部的表彰。在戰役總結大會上,彭德懷司令員親切地同攻橋十二勇士握手祝賀,並將蘭州市人民獻的鮮花親自送到他們手中,以示獎勵。

同日24時,彭德懷在向毛澤東報告一天戰況的電報中稱:“本月25日惡戰一天,四、六兩軍奪敵兩個陣地,俘敵百餘,斃傷敵近三千;六十五軍、六十三軍,奪敵一個陣地,俘敵一個,斃傷敵約六千人,我傷亡相等,敵人很頑強。”

26日下午4時,當彭德懷得知三軍七師部隊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激烈巷戰,七師指揮所占領國民黨甘肅省政府和部隊占領了蘭州城內重要據點時,非常高興,便在電話中指示他們:要注意,好好組織兵力,擴大戰果,徹底消滅東教場的敵人。

同日,毛澤東電複彭德懷:六十二軍暫留臨夏,必要時亦令其移蘭州參戰。務請注意籌足至少一個月的糧食、彈藥,準備持久的作戰。並提醒彭德懷作持久作戰的準備。同時應彭德懷的要求,毛澤東起草聶榮臻、薄一波致電傅作義的電文:“我軍正攻蘭州,馬鴻逵有向蘭州增援的模樣。毛主席意見,如有可能,請兄電勸馬鴻逵勿去增援,準備和平解決寧夏問題,如去增援,則馬部和平解決機會會更少了。”

當毛澤東的電報發出時,蘭州戰役已經基本結束。此役蘭州戰場(不含外圍)共殲滅號稱馬步芳精銳的八十二軍3個師大部和一二九軍2個師各一部,以及3個保安團共計2.7萬餘人。其中斃傷1.2萬餘人,俘虜1.37萬人,敵人泅渡黃河淹死2000餘人。第一野戰軍浴血奮戰,共傷亡8700人。彭德懷司令員在打完蘭州後說:打蘭州,有的團1500餘人,戰鬥結束時隻剩下幾百人。這些英雄們為人民的事業,粉身碎骨,光榮獻身,為萬事師表,永遠值得紀念和學習。

當晚,彭德懷與副司令員張宗遜等進駐蘭州。18時彭德懷就解放蘭州後的行動指示各兵團:本野戰軍全體指戰員英勇作戰,順利解放了蘭州。應不給擊敗之敵以任何喘息機會,繼續追擊,全部幹淨殲滅之。對各兵團的行動作了詳盡具體的部署。

蘭州於8月26日解放。8月30日,彭德懷決定舉行一次隆重的入城儀式。10多萬市民擁上街頭,載歌載舞歡迎自己的隊伍。彭德懷同第一野戰軍其他首長以及邀請來的各界代表、各民眾團體代表檢閱了遊行隊伍。入城儀式後,彭德懷破例舉辦了一次大會餐。他高興的對大家說:“蘭州戰役是一場惡戰,從戰略上看,這可能是西北最後一戰了。”接著又舉行了一係列的慶祝活動,彭德懷召開軍隊幹部會議,總結戰役經驗,部署進軍河西、新疆、寧夏的戰役行動;同蘭州的各族各界人士座談,商議解放與建設事宜。

(《甘肅文史》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