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拿下馮異,就必須兩條戰線同時開戰。
於是朱鮪調兵如下:一是派三萬精兵,從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渡過黃河,進攻溫縣(今河南省溫縣西)。二是親率主力數萬,攻打馮異。
他以為此時劉秀北征,河內郡勢單力薄,隻要把馮異拖住,前鋒就可順利渡過黃河。那時候,就有劉秀好看的了。
誰給誰好看,話不能說得太早,還是等著瞧吧。
朱鮪部隊源源不斷北渡黃河的消息飛入了河內郡。太守寇恂緊急調集人馬,趕往溫縣。朱鮪渡河部隊聲勢浩大,寇恂部隊的上空卻飄浮著一層沉重的悲觀之氣。然而,寇恂卻堅定地告訴大家:無論代價多大,都要守住溫縣。
溫縣,是河內郡的屏障。溫縣一失,河內郡就跟著完了,寇恂是絕對不能失掉溫縣的。
當寇恂趕到溫縣時,朱鮪部隊二話不說,即刻攻城。正在雙方打得熱火朝天時,寇恂突然看到遠方有一支部隊正朝溫縣趕來。這時,城上的士兵也看到了,他們一齊呼叫——劉公大軍趕到了!
城上士兵大呼,城下的敵軍就慌了。一慌陣勢就亂,都不知道怎麼攻城了。寇恂仰天長笑,即刻開城,追殺敵軍。
的確有一支部隊趕來救溫縣。但不是劉秀的大軍,而是馮異派來的救兵。城上那一聲聲詐吼,竟然嚇破了敵膽,朝著洛陽方向跑。寇恂乘勝追擊,一口氣追到了洛陽城下。
這時,寇恂看到馮異也出現在洛陽城。原來,朱鮪的幾萬主力,也被馮異打得無處逃身,向洛陽城跑來了。本以為主動出擊,會贏得一線生機,竟然把兩支虎狼之師招到洛陽城下,這是朱鮪做夢都沒想到的。
朱鮪躲進洛陽城後,整天閉城門不出,任憑城外怎麼喊話,就是不吱聲。這下子搞得馮異和寇恂很是無趣。兩人率軍繞著洛陽城轉了一圈,決定收軍班師,以待戰機。
此時,劉秀掃蕩北方亂民的工作基本宣告結束。放眼望去,整個廣闊的北方都是劉秀的地盤了。這時,有人告訴劉秀,時機成熟了,可以稱帝了。
首先以文書提出來的,是馮異和寇恂;此信傳開後,將領們紛紛請求。每到一處,都有人站出來重提此事,但劉秀就是閉嘴不吭聲。接著,耿純也出來說話了,劉秀這才說了一句:讓我再想想吧。
劉秀這招,稍有點古代曆史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叫作秀。古之稱帝者,必有三辭。當初,漢高祖劉邦演得更像,三辭還不夠,最後弄到了四五辭,還裝出很委屈的樣子說,既然大家硬要讓我當皇帝,那我就隻好為難自己了。
事實上,劉秀猶豫不決,也不完全是作秀。當初漢高祖劉邦稱帝時,天下已全然握在手中。今天的情況可不同,長安城劉玄還在跟赤眉火並著,洛陽城還關著朱鮪那隻困獸。
也就是說,天下未平,隻大半在手,此時稱帝,到底合不合時機,這才是他最顧慮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估計馮異最為合適。自從劉秀當上大司馬之後,馮異就在幕後秘密策劃劉秀自立,直到今天,他終於可以展示推手的重磅威力了。
當劉秀召來馮異時,馮異以無比堅定的語氣告訴劉秀:“長安皇帝劉玄肯定是要滅亡的。到時天下無主,必然更加混亂。所以,我強烈建議,為了國家社稷,為了黎民百姓,請大王您勇挑重擔,自立門戶吧。”
馮異一番話,猶如貫虹長劍直入劉秀心靈深處。這時,有一個人千裏迢迢地帶來一樣神秘武器,讓劉秀猶如天助,堅定稱帝之誌。
這個神秘武器,其實並不神秘。劉秀多年前在新野販穀時就見過,自那以後,幾乎天下人無所不知。這個武器就是神秘預言書,古稱圖讖。
給劉秀捎來秘神預言書的人,是關中一個儒家學派學者。他帶來的是赤伏符,上麵有一句話:“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
四七,二十八。自高祖劉邦興起,到劉秀興起,總共二百二十八年,恰好應驗了四七。再來看“火”字,西漢王朝以火作為象征,所以以火為主。換句話說,此時此刻,正是劉秀建立王朝、中興大漢的良辰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