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到底想幹什麼呢?
要問劉莊想幹什麼,就要講到劉秀不能幹的是什麼。我們知道,劉秀一生的遺憾,大的方麵來說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北匈奴,一個是西域。
當初,漢朝天下大亂,北匈奴趁火打劫,屢屢得手,卻因鞭長莫及,奈他不得。所以,當西域諸多小兄弟派出王子當人質,要求劉秀出兵時,他隻有痛苦地搖頭了。
有些人,給他三分顏色,就敢開大染坊;有幾斤米,就敢開飯店。但劉秀不是,他是有多少米,就吃多少飯。按他先前的飯量,西域這桶飯他是不敢碰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我想,劉秀的任務隻能到這封頂了。搞不定的事,就留給下一代,下一代搞不定的,再留給下一代。實在都搞不定了,就永遠擱置,尋求其他開發項目得了。
劉莊三十歲登基,眨眼十五年就過去了。如果他再不做點事,完成先帝遺願,或許這輩子就完了。所以,他必須趁有生之年,把北匈奴和西域兩個大問題擺平。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偶像,劉邦的偶像是秦始皇,劉秀的偶像是劉邦,劉莊的偶像則是漢武大帝。沒辦法,在征伐匈奴和西域方麵,漢武大帝是專家,劉莊要跟他們幹架,想不向漢武大帝學習都不行。
漢武大帝征伐匈奴時,成功的經驗在哪裏呢?其中一點,恐怕就是培養出外戚衛青和霍去病等大將之才。一想到這,劉莊也馬上培養外戚了。他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可造之才。
這個人就叫竇固。
竇固,字孟孫,竇融之侄。然而,最先提出解決匈奴問題的不是竇固,而是耿秉。看到姓耿的,可能有人就會想到耿弇。如果有此念頭的人,那麼恭喜你了。耿秉也是個典型的富二代,父親耿國是農業部長(大司農),耿弇正是他的伯父。
事實上,如果要從耿弇老爹耿況算起,耿秉已經是富三代了。然而,這廝身上的雄性激素,一點也不亞於一代和二代。相反,他集中遺傳了祖先的優秀基因,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文化素質,用北方話來說,都是杠杠的。
耿秉時為謁者仆身,官職不大。說白了,就是在皇宮中跑腿的人。但是,皇宮就像籠子,想一輩子關住他,那是不可能的。為了破籠而出,耿秉屢屢上書,要求劉莊出兵,攻打北匈奴。
劉莊開始是假裝不理,耿秉的奏書卻像鑼鼓般,響了一陣又一陣。最後,他終於醒悟了。他也有太子了,作為老爹不替兒子鋪點路,將來崩了,兒子混得慘了,那還不指著廟宇罵他無能?
劉莊就將富二代竇固召來,說,你長期跟隨伯父竇融在外,了解邊疆情況。所以,我命令你和耿秉等人組織討論解決北匈奴的軍事方案。
就這樣,竇固就將一幫富二代全都召來了。這其中有馬援的兒子馬廖,耿弇的兒子耿忠等人。在會上,耿秉發言較為激烈,甚至連怎麼打進北匈奴都有了詳細思路。
耿秉說:自漢武大帝時代起,我們漢朝簡直就是天下無敵。河西酒泉等四郡,都在我們手裏;通西域,西域歸附,南匈奴也不甘寂寞,成了咱親家。可是現在,這一切都沒有了。
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一是我們永遠得不到的,二是我們曾經擁有而又失去的。漢朝想要把西域拿回來,就得全力出擊,把北匈奴再次打回遙遠的老家去。
怎麼打?我認為,可以先攻擊白山。北匈奴在白山有重要軍事基地伊吾。奪下伊吾,再破車師,然後跟我們的老盟國烏孫再次結盟。如此一舉,等於斷了匈奴右臂左腳,然後就可直搗黃龍,奔襲北匈奴本土。
方案敲定後,馬上送去劉莊審批。很快,劉莊就下了批文,同意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