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邪山,即今天的蒙古國巴彥溫都爾山。按計劃,他們到了這裏,尋不見匈奴,可以撤兵。因為沒有逮到北匈奴,祭肜隻好撤軍,可當他回到塞內時,等待他的是一場噩夢。
祭肜回洛陽後,立即被人彈劾,說他懦弱畏敵。接著,上麵就派人來問罪,把他扔到監獄裏去了。祭肜徹底蒙了,老子打了一輩子仗,什麼時候畏敵過?如果畏敵,除非太陽圍著地球轉。
這時,人家才告訴祭肜,如果不是懦弱畏敵,您老怎麼會還沒到涿邪山就班師呢?
祭肜終於醒悟過來了。他到的那座小山根本就不是什麼涿邪山,他是被左賢王算計了。英雄一世,風光無限,大江大河都跨過,竟然倒在一個小人的腳下。可這畢竟是一場誤會。不久,上麵把情況弄清楚了,就將祭肜放了,免去太仆職務。
縱橫江湖數十年,從未像今天這樣輸得如此慘。出獄後,祭肜悲憤難抑,恥辱難忍,吐血數日,亡世。
竇氏集團發展簡史
劉莊讚助的這場征伐北匈奴大行動中,老將祭肜一失足成千古恨,僅竇固殺敵有功,成了最大贏家。回來後,他就升官了,被封為“特進”,僅次於漢朝三公。
別看竇固人前台上很風光,其實人家也是走過彎路的。
竇固打小喜歡兵法,長大後娶公主,襲父侯爵,劉莊即位後,又被封為中郎將。曾經的康莊大道,任君馳騁,一切貌似很順,可沒跑出多遠,他就跌到了一個深坑裏。
殊不知,竇氏有限公司自上市以來,產業大,人眾,問題也多。竇氏第一代董事長竇融,是個很識時務的人。當年,劉秀統一天下,鄧禹等人紛紛交出兵權,他也不例外,離開苦心經營多年的地盤和軍隊,帶領全家人到洛陽定居。
在竇融的努力下,不出兩代,竇氏產業就做得很牛了。牛到什麼程度呢,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一公,兩侯,三公主,四兩千石。
竇融官銜最大,做過三公之一的大司空,即一公;竇融被封安豐侯,其弟竇友被封顯親侯,即兩侯;竇氏三人娶三公主,最牛的當數竇固,娶的是劉秀的女兒;其他兩個娶的則是劉秀的孫女。即三公主。
所謂兩千石,就是部長級幹部。竇融做過衛尉,其弟竇友做過城門校尉,竇友死後,竇融兒子竇穆接班,也做過城門校尉;竇氏另一子弟竇林做過護羌校尉。如果要算後來居上的竇固,其實就是五個部長級高官了。
宦海多風波,投資須謹慎。這個質樸道理,基本上構成竇融一生的處世哲學。但是,他沒想到,正當竇氏勢力炙手可熱的時候,發生了兩場變故,讓竇氏公司倒閉歇業了。
第一件事,是竇融堂哥的兒子竇林整的。竇林任護羌校尉時,有一次西羌部落一個小頭目率人投降。竇林很得意,給洛陽打報告,吹牛說是西羌酋長親自投降。沒想到,不久真正的酋長就來投降了,事情搞得很大,瞞都瞞不住。竇林隻好打報告說,前麵投降的是第二酋長,後來投降的是第一酋長。
報告都是遞到劉莊這裏的。劉莊一看,很是納悶。西羌酋長向來隻有一個,怎麼到了竇林嘴裏就冒出第一第二來了,這事忽悠誰可以,如果想把他騙了,那是太不識抬舉了。
劉莊把竇林召來問話,竇林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出。劉莊斷定,竇林肯定是想糊弄他。於是對他進行雙規調查,一查就查出問題來了。竇林不但犯了欺君之罪,竟然還是個貪汙犯。
不久,竇林罪誅。此事貌似與竇融無關,但是竇融作為竇氏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其屬下犯罪,他是必須負一定責任的。
所以,劉莊特意下了一道詔書,痛罵竇融。
劉莊口氣史無前例的嚴厲。他告訴竇融,你別忘了西漢時外戚竇嬰和田蚡是怎麼死的。如果竇氏不想重蹈覆轍,最好給我安分點。
竇融看到信後,嚇得好久都吃不下飯。劉莊罵得沒有錯,但他其實也是有難處的。他已經是七十幾歲的老頭子了,早年還有精力管管事,現在不行了。他想管,竇氏那幫兔崽子翅膀已經硬了,哪還能捏得住。
恐慌不已的竇融決定引咎辭職。辭職這種表演,劉秀還活著的時候竇融就演了多次;劉莊上台,他也演過。但是,劉莊父子倆都沒批準過。這一次,劉莊不客氣了,同意竇融辭職,回家養病。
三年後,竇氏集團又跳出了一個惹是生非的家夥。這一次,真把竇融活活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