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鼎呢?”對老酒鬼的脫線深感無力,肖遙隻好跳過劍那一茬。
“嘻嘻,這個好辦。”
說罷老酒鬼把酒壺往地上一放,騰騰幾步跑到靠船的站台邊兒,一個“撲通”紮進湖裏去。
肖遙不知發生什麼事,一臉茫然地看著顧墨白。
顧墨白無聲一笑,對這個古靈精怪的師叔顯然也很無語。
靜立半晌,“嘩”的一聲,酒中仙的腦袋從水裏冒出來。
別看酒中仙年紀大了,看著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可身手敏捷,甚至勝過肖遙。
酒中仙一個縱身,躍出水麵,手裏捧著一隻六寸來高的小銅鼎,鼎身呈深褐色,彤琢甚是精細,紋理之中隱隱約約泛著銅綠。
“武聖梵雲鼎?”顧墨白張大嘴,滿臉都是不可思議。
肖遙一臉茫然,生平第一次表現出無知。
作為熟讀萬千逯經的大學究,武技、兵器、名人、典故、山川江河,隻要書裏有的,肖遙無所不知。
初到江左時,駿業城裏大大小小的人物,肖遙一個都沒見過,卻比見過他們的人,還要熟悉。雖然進駿業城之前特意提前做了功課,但不可否認,肖遙的淵博學識已經達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從古至今,稍有名氣的鼎,不管大小,不分樣式,不論是否傳世,肖遙都能一眼認出來。
譬如鼎湖劍塚山門前立著的那座獨心鼎,肖遙看它的第一眼就認出來了。
他還知道,獨心鼎,又叫中天鼎,是上古所鑄九龍鼎之首,能移山填海,是保一方太平的神器。傳言,能聚齊九鼎者,便是真正的天命所歸。雲垂帝國開國之主雲歌,雖然手握三萬精銳的龍襄騎兵,但最終讓九州歸順、諸夷鹹服的,是他聚齊了九龍鼎。後來柱國武皇帝雲嗣業之所以能一統天下,重新建立雲氏基業,亦是因為他聚齊了九龍鼎。
九州之大,西至騰涼的逐雁峰,東至渤海的陷空島,南至交州的無盡海,北至沁涼草原,東西、南北各有數千裏之遙,語言各異,服飾不同,信仰更是水火不容。——但九龍鼎是九州共同的信仰。
中天鼎代表華州,誰得到中天鼎,誰就能得到華州子民的臣服,自古皆然!
每一尊九龍鼎,肖遙都在書上無數次地端詳過,每一個細節都刻在他的腦海裏。
所以他第一眼見到獨心鼎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多麼震驚。反而是插在鼎裏的那把斷劍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顧墨白口中的“武聖梵雲鼎”,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什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嘿嘿,這可是我的寶貝,這鼎是我一個故人的,他破陣出山,我就一直保管著。後來他戰死了,我就把這鼎扔進鏡湖裏。”緬懷起故人,酒中仙言語間滿是唏噓,連聲歎氣。
原來是這樣,鼎湖劍塚的弟子在門中之時,並不名揚於世,就算是顯赫一時的名將或高手,在學藝時所用的鼎籍籍無名,並不難理解。畢竟,鼎湖劍塚,號稱“鼎滿五湖,塚連千山”。
“原來是人家的鼎。”
肖遙盡管不太情願,還是接了過來,用衣衫擦淨,仔細端詳著。
其實不用仔細端詳,一眼就可以看出,那方小鼎缺了一個立耳,一般這種小鼎都是鼎上兩耳,武聖梵雲鼎卻成了“鼎上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