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槍能在近距離內使人致死或致傷,射穿鋼盔,使某些武器裝備遭到損壞;在相距1500米處能致瞎人眼,燒焦皮肉,燒著衣服、房屋、樹木、花草等,並能使炸藥在頃刻之間受劇熱而起火爆炸……

激光槍的樣式同普通步槍差不多,其結構分為4大部分:一是激光器,用於發射激光束,相當於普通步槍的彈匣和槍膛;二是激勵源,用以驅動激光器產生激光;三是擊發器,用以驅動控製開關,其作用相當於普通步槍的扳機;四是槍托。

現在有的自動步槍是利用激光束進行瞄準,在射擊時隻要用激光束對準目標就能達到百發百中。實驗表明,紅色激光束一旦對準了目標,便會顯現出一個鮮紅的瞄準點,這時隻要扣動扳機即可擊中目標。即使目標在快速移動,也不難做到跟蹤瞄準。像美國的AM-180型自動步槍,就是利用激光束進行瞄準的。

激光手槍可以拿在手裏,裝在兜裏,別在腰間。現在有一種紅寶石袖珍式激光手槍,其外形及大小與派克鋼筆相似,在相隔幾米遠的地方能燒毀衣物、燒焦皮肉麵置人於死地;在相隔十幾米能使人眼致盲;在近距離內可以引爆火藥。

有一種“三用”激光手槍,在平時可當鋼筆用,在緊急情況下可用於自衛,在夜間行路時可用於照明。

2.高能激光武器。

高能激光武器又叫激光炮,簡稱光炮。它的功率輸出達到幾百至幾千千瓦,因此不能使用一般的小功率激光器,而必須使用功率強大的高能激光器。

在高能激光武器係統中,必須通過反射鏡把激光束聚集起來,形成一根很細的光柱,並借助於精密的激光束瞄準係統來對目標進行跟蹤。

激光炮的威力大,在現代戰場上用途很廣。比如:

1.打飛機。還在80年代,美國陸軍在試驗機載激光炮時,就曾用它擊落過兩架高空無人駕駛靶機。

2.反導彈。也是在80年代,美國陸軍在武器試驗中曾用激光炮一舉擊毀了一枚正在1000米以外高速飛行的反坦克導彈。幾年前美國還在白沙導彈試驗場用激光炮給正在飛行中的“大力神”導彈穿了一個窟窿眼。此外還用激光炮摧毀了一枚飛行在650千米高空的高空探測火箭。

3.反衛星。試驗表明,高能激光束能破壞衛星上的太陽能電池、各種光敏元件、精密儀器儀表、電子設備和照相裝置等。

4.反坦克。主要是用它來破壞坦克的潛望儀器,傷害坦克乘員的眼睛。目前大威力的激光炮已經能夠將坦克那厚厚的裝甲射穿。

此外還可以用激光炮在敵方的森林、山區及城市中進行大麵積縱火。因此激光炮也是一種新型的縱火武器。

目前的激光炮主要有以下3種類型:

一是折疊式的。其外形很像火箭炮,它那並排著的管子,正是多隻巧妙地折疊起來的大功率氣體激光器。由於這種激光炮體積龐大,笨重,附加設備多,因此常把它裝在坦克、汽車、艦艇及大型飛機上,可用它來攻擊敵方的坦克、飛機。反艦導彈、魚雷以及貼近海麵飛行的巡航導彈等。

二是固定式的。它與普通加農炮有點相像,但炮筒較短小。人們往往把這種激光炮分散隱蔽在樹林深處及草叢中,使敵方防不勝防。

三是輕型的。這種激光炮與普通“八二”式迫擊炮有點相似,炮筒也較為短小。這種炮相當輕便,連同炮筒、炮座及驅動電源加在一起,也不過幾十千克。

激光炮可以連續快速發射。目前的脈衝激光炮,可以在1秒鍾內連續射出上千發“光彈”。為了充分發揮激光炮命中率高的威力,在使用中必須有目標跟蹤雷達和目標導引雷達與之緊密配合,協同作戰。

粒子束武器

這裏所說的“粒子”,是指那些非常微小的物質顆粒,即“微觀粒子”。物理學上把直徑小於10-7~-6厘米的微小物質顆粒叫做微觀粒子,通常包括分子、原子以及被稱為“基本粒子”的電子、質子、中子、離子等。

要使微觀粒子成為一種毀傷性武器,那就必須創造一個前提條件——使粒子具有非常大的能量。物理學告訴我們,運動物體的能量同它的質量及運動速度這兩個因素有關,就是能量等於其質量與速度平方的乘積。

一個微觀粒子的質量雖然很小,但如果能使其運動速度達到或接近於光速,那麼其能量也可以達到相當可觀的程度。固然,一個粒子的能量很是有限,但要是能夠把大量的粒子聚合在一起,那麼其能量總和就會非常可觀。

能夠給微觀粒子不斷加速的裝置叫做“粒子加速器”。它能將微觀粒子加速到接近於光速,同時將許多粒子聚集成一個非常細小的射束,然後再發射出去,即可毀傷目標。

粒子束武器作為一個武器係統,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粒子源,粒子加速器,目標的探測、捕獲和識別係統,目標的精密跟蹤係統,粒子束的瞄準和跟蹤係統,指揮、控製和通信係統。其中,粒子加速器是粒子束武器係統的核心,它包括粒子注入器、加速器、能源、貯能及能量轉換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