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電炮武器包括電磁軌道炮、電熱炮、電磁線圈炮和電磁“重接”炮等,美國和以色列在電炮武器的發展上步伐較快。微型射彈是供電炮發射的“炮彈”,這種炮彈是一種動能彈頭,可通過直接碰撞毀傷目標。典型的微型射彈主要是美國研究的“輕型大氣層內高空射彈”和“大氣層外輕型射彈”,其中LEAP射彈發展最為迅速。本節主要介紹電磁炮和D-2、LEAP兩種微型射彈。
微型射彈
微型射彈是為電炮武器發展的炮彈,一種是霰彈,每秒數百發;另一種是能自動尋的製導炮彈,每秒數發或幾十發。自80年代以來,美國在研製電磁軌道炮用的微型射彈方麵取得了很大進展,采用動能技術發展的製導微型射彈已較為成熟。研製了供天基電磁軌道炮使用的“大氣層外輕型射彈”和供地基電磁軌道炮使用的“大氣層內輕型射彈”。
特別是LEAP射彈,不僅可作為美國未來大基反號係統的技術基礎儲備,而且目前還在技術轉移,應用於地基戰區導彈防禦係統,提高地基戰區導彈防禦係統的高層攔截性能。
大氣層內輕型射彈
大氣層內輕型射彈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為美國陸軍戰略防禦司令部研製的電磁軌道炮微型射彈,具有全天候、雙模製導、重量輕、動能命中殺傷目標、能夠承受電磁軌道炮發射時產生的高加速度的過載。
其發展目標是,電磁發射速度為3~4千米/秒,縱向過載為10萬g,橫向為500g,在末端2秒的交戰階段,射彈的機動能力要達到10~15g。對空間目標,使用指令製導,並具有使用光學尋的器的末尋的能力。在未段防禦中作為高速動能攔截彈使用,攔截高度10~25千米,攔截距離5~50千米,單枚射彈的成本低於10萬美元。通用電氣公司設計的D-2射彈直徑0.0875米,長0.725米,重6.7千克,呈長錐形。
大氣層外輕型射彈
大氣層外輕型射彈是美國原“星球大戰”計劃研究與發展的一種微小型動能殺傷攔截器。發展LEAP射彈的最初指導思想就是準備作為電磁軌道炮發射的動能殺傷彈頭,要求射彈能承受10萬g的加速度軸向過載,以滿足當初美國建立全麵防禦係統的需要。
隨著美國彈道導彈防禦重點的轉變,11AP射彈現已作為用助推火箭發射的動能殺傷攔截器,供近期戰區與戰略導彈防禦用,要求的承受過載能力也降低為200g的加速度,並瞄準通用化動能殺傷攔截器的方向發展。美國現階段正在發展的“標準-3”艦載反導防禦係統就采用LEAP射彈作為殺傷彈頭。
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一種全新概念的高技術武器。
這種武器的殺傷機理不同於傳統的武器彈藥,不以大規模殺傷人員、毀壞武器裝備和基礎設施為軍事目的,而是通過攻擊人員、武器裝備和基礎設施的最薄弱部位,使人員部分失去作戰能力,使裝備暫時失去作戰效用,使基礎設施等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從而達到阻止或限製敵方作戰與行動的能力。因此,非致命武器又稱失能武器。非致命武器的應用將為作戰部隊提供新的重要軍事能力和威懾力量,作戰毀傷的可控性更強,對平民、物資和環境的附帶破壞最小,將廣泛用於戰爭與非戰爭行動當中,特別是維持和平行動當中。
目前,非致命武器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反傳感器、反人員、反機動和反基礎設施等方麵。
AN/PLQ-5型激光對抗係統
該係統是洛克希德·桑德斯公司研製的便攜式多功能激光係統,已於1995年通過美陸軍定型鑒定。
它采用閃光燈泵浦固體激光器,全套係統由一個主動/被動目標捕獲係統、一台晝/夜激光發射器和一個電池電子學組件構成,重約19千克,可以安裝在步槍或偵察車上。能暫時致盲人眼,探測和幹擾光電傳感器。該係統主要用於在反坦克距離上幹擾光電傳感器,在1千米或更近的距離采取小分隊軍事行動,其目標捕獲係統的晝/夜捕獲距離為2~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