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刀”-203激光照明器

該裝置由空軍菲利浦實驗室研製,用於照明、致盲和瞄準目標。

與激光瞄準具采用小光斑瞄準的方式不同,它將照亮整個目標,增強射手的瞄準能力,並在心理上威懾敵人。該裝置目前有兩台樣機,采用鎳鎘電池供電,工作波長為670納米,功率400毫瓦,有效照明距離300米,重0.48千克,每枚電池可連續運行30分鍾,100米處的光斑尺寸可在1~10米之間變化。1995年1月美軍從索馬裏撤離的時候,海軍陸戰隊曾使用兩台樣機中的一台來驅散有威脅性的索馬裏人群。

目前正在討論用這種裝置武裝執法人員以拘捕罪犯的可行性。

手持式激光“致眩器”

該係統由聯合信號軍用激光產品公司研製。步兵肩扛式發射,重9千克,大小與衝鋒槍相當,折疊式槍托,帶有望遠鏡瞄準具,背負式鎳鎘電池組供電。它采用金綠寶石激光器,工作波長為700~815納米,用於探測和幹擾敵方火控係統。海灣戰爭期間,該係統曾在“沙漠風暴”行動中部署,但並未真正使用。1995年9月計劃被迫中止。

“騎馬侍從”車載激光致盲武器

該係統由馬丁·瑪麗埃塔公司開發,其中50%的技術來自“魟魚”係統。係統安裝在一輛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戰車上,用於增強先頭部隊的突擊力量,特別是輕型偵察分隊的突擊能力。1994年10月,車載樣機係統在美國陸軍協會年會上進行了公開的靜態展示。樣機係統改進後將增加慣性和全球定位係統。

美國三軍定向紅外幹擾係統

目前美國三軍正分別開展以脈衝二氧化碳激光器或固體激光器為紅外幹擾源的定向紅外幹擾係統研製計劃,計劃裝備在飛機、艦艇或軍車上,用以幹擾敵方紅外製導導彈。

係統包含一個威脅告警接收機和一台捕獲跟蹤器,可及時報警並告知來襲導彈方向,然後使激光束瞄準導彈的導引頭實施幹擾,使導彈偏離預定的攻擊方向。這種係統的初期應用是,安裝在大型高價值飛機上,隻需單個激光器,就能保護其不受地對空的威脅。目前已有樣機產品,並進行了飛行試驗。

英國“複仇女神”定向紅外幹擾係統

美國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為英國國防部研製,可用於幹擾敵方的近程紅外製導導彈,提供主動防禦。安裝在固定翼飛機或直升機上,可能的載機為波音CH-47“支奴幹”直升機和洛克希德C-130“大力士”運輸機。

初期裝備的係統將采用非相幹紅外源,後續型號改用激光器。裝在固定翼飛機上的“複仇女神”有兩套安裝在旋轉架上的傳感器/紅外源係統,而裝在直升機上的“複仇女神”隻有一套傳感器/紅外源係統。

英國激光致眩器

由工業用激光器或軍用激光測距機、指示器應急改裝而成。能量較低,結構簡單,放在臨時支架上,用人眼跟蹤瞄準目標,可對飛行員的視覺進行幹擾甚至致盲,有效距離達5000米,已經裝備了十幾艘大型艦船,每船的艦橋兩側各有一台。在英阿馬島之戰中,英艦可能使用了“激光致眩器”,因為阿根廷3架攻擊英艦的飛機由於不明原因墜入海中或偏航,而飛行員稱受到了強光的照射。

前蘇聯激光致盲武器

前蘇聯的激光致盲武器已有多種樣機,並在飛機、艦船和坦克進行了演示驗證。西方國家稱,它們的飛行員曾多次遭到蘇聯驅逐艦上發射的激光束照射,1987年美海軍偵察機駕駛員視力被幹擾10分鍾,同年瑞典SAAB35“龍”式戰鬥機駕駛員被暫時致盲。1989年10月和11月,美飛機再次遭到蘇艦上的強光照射。

燃燒劑“病毒”

燃燒劑“病毒”實際上是一種化學燃料添加劑,可由人工撒布,或用運載工具在機場、港口、導彈發射基地、重要後勤運輸基地等軍事要地上空投放,汙染發動機的燃燒劑,改變燃料的特性,影響發動機的性能,導致裝備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