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
舊稱“戰車”。是一種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能力和堅強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它不僅可在複雜地形和惡劣氣候條件下執行多種作戰任務,而且大多數還可在使用核、化學、生物武器的情況下作戰。是地麵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主要用於打擊敵坦克及其他裝甲戰鬥車輛、摧毀敵反坦克武器與野戰工事、殲滅敵有生力量等。坦克主要由武器係統、推進係統、防護係統、通信設備、電氣設備以及其他特種設備和裝置組成。乘員3~4人,分別擔負指揮、射擊、駕駛、通信等任務。
武器係統多裝有口徑105~125毫米的火炮和以電子計算機為中心的火力控製係統及大口徑機槍等,炮彈使用長杆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有的還裝備有反坦克導彈。推進係統多采用功率為551~1103千瓦的多種燃料發動機、動液傳動裝置和扭杆式懸掛裝置。有的安裝燃氣輪機,采用可調的液氣懸掛裝置。坦克的越野時速達300~650公裏,最大行程300~50公裏。防護係統中的車體和炮塔的主要部位多采用金屬與非金屬複合裝甲,並配有性能良好的三防滅火、偽裝等特種防護裝置和器材。
坦克按戰鬥全重和火炮口徑分為輕型、中型、重型坦克。輕型坦克重10噸,火炮口徑不大於85毫米;中型坦克重20~40噸,火炮口徑不大於105毫米;重型坦克重40~60噸,火炮口徑最大為122毫米。按用途分有主戰坦克、偵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陸坦克、掃雷坦克等等。
現在的坦克,鋼殼更厚了。有些坦克炮塔前麵的裝甲厚達250毫米以上。有些坦克還采用象夾心餅幹似的多層複合裝甲。這種裝甲的裏、外層是鋼或其他金屬,中間是陶瓷一類的非金屬材料,使它抗穿透能力提高了好幾倍。
此外,使坦克的身材變矮些,也是一種提高防護能力的有效辦法。所以世界各國製造的坦克,個頭一代比一代矮。現在世界上最矮的坦克是瑞典的S型坦克,身高隻有1.9米。
在加強火力方麵,現代坦克炮的口徑越來越大,從85毫米到125毫米,有的甚至達到152毫米。這樣,它的火力就越來越猛,威力也相應增大了。
這些大口徑的坦克炮,能夠發射各種高效能的穿甲彈和破甲彈,有的還能發射反坦克導彈,所以坦克炮是用來打敵方坦克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一些新型的坦克上都裝備了現代化的人控係統,包括電子彈道計算機。激光測距機、紅外夜視儀、自動裝彈機等等,能使坦克無論在雲霧天或黑夜裏,或行駛在陡坡溝壕中,都能很快地捕捉目標進行射擊,在幾秒至十幾秒鍾的時間內將目標摧毀。火力和準確性都大為提高。
現代坦克每小時能跑40~50千米,有時甚至達80~90千米。即使在土質鬆軟的沙地上,它也能像走平地一樣馳騁自如,每小時跑30~40千米。
現代坦克的機動靈活性好,還表現在加速性能方麵。即它從靜止起動到加速為32千米/小時,隻需要六七秒鍾,這是相當靈巧和快速的。這樣,當導彈或炮彈向它襲來時,它或是作蛇形運動,或是突然加速前進,從而使導彈或炮彈撲空,避免挨打。
當然,坦克自身也有弱點,其一是頂蓋和車底的裝甲薄,容易被擊穿。其二是坦克的內髒虛弱,這也是一個容易被擊中的部位。坦克的肚子裏裝了不少炮彈。燃料和其他易燃。易爆的物品,坦克的尾部還裝有發動機。一旦中彈,就會引起燃燒和爆炸。其三是鐵腳板——履帶比較脆弱。如果履帶被炸斷了,坦克就會癱瘓在地,寸步難行,幹等著挨打。
坦克雖然有這些不足之處,但和它的特長比起來畢竟是次要的。從坦克在現代地麵戰爭中所取得的戰績和它發揮的突出作用來看,它無愧於“活動的鋼鐵碉堡”的稱號。
會噴火的坦克
20世紀6O年代的越南戰爭中,越南軍隊曾經用單兵便攜式火焰噴射器成功地伏擊過美國裝甲運兵車,然而他們憑著老經驗去襲擊另一支美軍時,卻遇到了口吐烈焰的“火神”,吃了敗仗。
在一次戰鬥中,攜帶有單兵噴火器的越軍十兵在一條公路上攔擊和堵截向順化郊區挺進的美軍。
這時,空中飛來了幾架美軍直升機,轉了幾圈就飛走了。不一會兒,神氣活現的美軍坦克車開來了,後麵還跟著個頭較大的裝甲運兵車。
距離越來越近,500米、400米,雙方的火炮、機槍和步槍都相繼開火了,越軍的噴火兵也在機槍的掩護下開始出來了。3名噴火手以倒三角形前進,前麵兩人各背一具噴火器,後麵一名士兵背著衝鋒槍。按照事先商定的計劃,兩名噴火兵在距敵裝甲運兵車40~50米時進行交叉噴火,而衝鋒槍手除了負責替換負傷的噴火手外,還要對可能從裝甲運兵車出來的步兵進行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