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還是沒有吃的呀!酋長又苦苦哀求,求神先賜點吃的,救救苦難的人們。神說:“要想馬上有吃的,我也沒有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必須獻出你的兒子比迪奧,把他埋在小土崗上,然後,你再帶苦難的人們去開荒、刨地,這樣,很快就會有吃的了。”酋長聽了點點頭,同意了神的意見。
第二天,一個月亮最圓的夜晚,酋長向神獻出了兒子比迪奧,按神的旨意把兒子埋在了小土崗上。第三天,酋長召集族人按照神送的鋤頭和斧子的樣子,用石頭做成了斧子和鋤頭。第四天,酋長帶著族人按照神的招式去開荒、刨土,砍呀,挖呀,第五天終於在小土崗上開出了一片土地,第六天,當酋長和族人開荒、刨土時,頓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隻見開出的土地上長出了各種各樣的植物,有稻子、玉米、木薯、香蕉、茄子、棕櫚等。人們高興得不得了,放下斧子和鋤頭就去采摘,采呀,摘呀,唱呀,跳呀。
回到寨子,當人們飽餐一頓,唱歌跳舞時,不知是誰問了一句:“比迪奧呢?”這一問提醒了大家,歌也不唱了,舞也不跳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都把目光投向了酋長。酋長微笑著對大家說:“三天前,我派比迪奧去尋找生路去了。”一個小夥子說:“他往哪個方向走了,我們現在有吃的了,不需要到別的地方去找生路了,我們快去把他找回來吧!”人們一致說:“走,我們去把他找回來!”酋長看了看族人,難過地說:“按照神的旨意,我把比迪奧獻給了神,就埋在土崗上,我們今天吃的食物就是從他身上長出來的。神囑咐我們,比迪奧的身上隻能長出一次食物,要想永遠有飯吃。必須留些種子,年年耕種。”族人們聽了,一個個默不作聲,流下了感激的眼淚。
阿比迪族人舍不得吃從比迪奧身上長出的食物,到了該播種的時候,還有好多沒有吃完。這時,酋長已帶領族人開出了一片又一片土地,酋長叫人們把沒有吃完的食物撒到土地裏,讓它長出新的食物。這一年,阿比迪人收獲了好多好多的食物,從此,阿比迪民族興旺發達起來。
阿比迪族人永遠忘不了在最苦難的時候是比迪奧舍身救族人,所以每到比迪奧獻身的那天,人們便舉行各種祭奠儀式,紀念比迪奧。這樣年複一年,就形成為傳統節日——迪裴節。
男子戴麵紗的來由
男子戴麵紗,流行於北非圖瓦雷克人的妝飾習俗。
相傳,古代的圖瓦雷克像塊肥肉,引得侵略者口水直流,他們不斷地發起侵略圖瓦雷克的侵略戰爭。生性剛硬的圖瓦雷克人,麵對來勢洶洶的侵略者,鎮定自若,父子兄弟齊上陣,你來一個就打一個,你來兩個就打一雙,直打得侵略者棄甲丟盔,狼狽逃竄。由於圖瓦雷克人英勇善戰,他們終於保住了自己的家園。婦女們為圖瓦雷克有這樣的男人感到自豪,每當男人們從前線勝利歸來時,她們便戴著麵紗去迎接她們的心上人。
有一年,圖瓦雷克的男人們又走上戰場,開始反侵略戰爭。這次戰爭特別殘酷,侵略者人數眾多,圖瓦雷克人雖經奮力拚殺,但終因寡不敵眾,不得不敗退而歸。
婦女們聽說男人們從前線回來了,又跟以前一樣,戴著麵紗,滿心歡喜地迎接他們。當他們看到歸來的男人們個個耷拉著腦袋,她們立即明白了,男人們吃了敗仗。
首領的妻子對她們說:“姐妹們,我們的丈夫是好漢,圖瓦雷克人是好漢。他們雖然打敗了,我們不能埋怨他們;他們吃了好多好多的苦,看吧,他們的身上傷痕累累,他們的臉上流滿了傷心的淚水。我們取下麵紗,幫他們擦去淚水和血水,讓他們幹幹淨淨地回家吧。”婦女們一聽,都忙著解麵紗,幫男人們擦臉擦身。
男人們更是泣不成聲,首領慚愧地對大家說:“弟兄們,我們這次吃了敗仗,真是沒有麵目見家中的父老。那就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次恥辱,戴著麵紗回家吧。”於是,男人們都戴著麵紗回家了。
為了永遠記住這次恥辱,圖瓦雷克的男人們每當聚會或出征歸來時,總是戴著麵紗,時間一長就形成了流傳至今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