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非洲風俗(2)(1 / 2)

當時,卡比耶族的酋長看到親人們一個個先後死去了,不忍心再去爭奪地盤,便帶著族民離開了富饒美麗的平原,逃到了多哥北部的山區。

好不容易到了山區,卡比耶族酋長見沒有人追殺了,深深地舒了一口氣。到了這裏,雖不像平原地區那樣拚死拚活的,但是山上除了有些野果子外,吃什麼呢?酋長趕緊召來族裏的老年人,商議辦法。於是,女的上山去采野果子,男的到山坡上去從石頭縫裏扒土,慢慢地壘成了一塊塊小田。有了田,種什麼呢?酋長又召集族人來商議。大家麵麵相覷,你也說當時隻顧逃命,沒有來得及帶種籽,他也說沒有來得及帶種籽。就在議論紛紛時,有個滿身是血的小夥子走進來,他從身上摸出一小包東西,對大家說:“我這裏有一包種籽。”說完,遞給了酋長。酋長見小包上沾滿了鮮血,忙問小夥子是怎麼回事?小夥子便把部族撤退時,他為了帶上一包種籽,被敵人追上了,跟敵人打了八十一個回合後,才死裏逃生,追上部族的事說了一遍。酋長一聽,眼淚流了出來,站起來把種籽的來曆經過說了一遍,大家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小夥子。這時小夥子倒在地上死了。

族人們把浸透了小夥子鮮血的玉米和稻穀種籽種在了那一小塊一小塊的田地裏。不久,莊稼棵肥籽滿,卡比耶族人有吃的了,他們過了一段平安的日子。

那些爭戰的部族,占領了平原,又把目標投向了山區,於是,卡比耶族人又不斷地遭到了其他部族的侵襲和騷擾。卡比耶族的小夥子忍無可忍,他們自動組織起一支敢死隊,決心與來犯者決一死戰。

在七月裏的一天,卡比耶族人又受到侵襲。卡比耶族的小夥子一個個赤手空拳,但他們毫不妥協,步步向來犯者逼去。

經過激烈的搏鬥,卡比耶族小夥子終於戰勝了來犯者,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財產。這天正是七月第二周的星期天。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每到七月第二周,卡比耶族人便舉行摔跤比賽,以培養卡比耶族人的勇敢頑強的性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摔跤節。

月圓節的來由

月圓節,流行於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每年月亮最圓的夜晚舉行。關於它的起源,當地流傳著這樣的傳說。

傳說古代的桑給巴爾美麗富饒,人們安居樂業。可是,有一年,外族入侵者為了達到占有桑給巴爾的目的,發動了對桑給巴爾的侵略戰爭。當時,侵略軍三十萬,殺氣騰騰,桑給巴爾自衛軍隻有三萬,但他們卻奮起抵抗,誓死保衛桑給巴爾。

侵略者妄圖憑借人數優勢,一舉攻下桑給巴爾,不斷地發起衝鋒,司令官嗷嗷叫著:“我們坐著不動,他們的箭也不夠射我們的。不要怕,給我衝!”桑給巴爾自衛軍在父老鄉親們的支持下,奮力還擊。

由於多次激戰,雙方傷亡十分慘重,地上到處躺著橫七豎八的屍體。就在激戰十二天十二夜後,侵略軍三十萬人隻剩下三萬人,桑給巴爾自衛軍三萬人隻剩下三千人。桑給巴爾自衛軍見難以守城,就帶著鄉親們往森林裏撤退。

這天晚上,皓月當空,微風吹拂,桑給巴爾自衛軍悄悄地撤離了桑給巴爾奔向莽莽的原始森林。侵略軍見桑給巴爾自衛軍退向森林,便緊緊追趕,一心想把桑給巴爾自衛軍斬盡殺絕。可當他們追到森林中時,隻見明月下,樹影綽綽,樹叢中好像有大量的伏兵。侵略軍司令揉了揉眼睛,樹叢中的伏兵好像在彎弓搭箭,不覺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他想:“桑給巴爾自衛軍為了守衛桑給巴爾,拚死抵抗了十二天十二夜,今天突然撤退到森林中,定有計謀。”他立即回轉身,命令士兵撤退。

侵略者撤退了,桑給巴爾人重新回到了家園。經打聽,才知道是森林的樹影嚇退了侵略者。由此,桑給巴爾人認為是月亮幫助了他們。為了感謝月亮,每年在月亮最圓的夜晚,便舉行歡慶活動。久而久之,形成為一年一度的月圓節。

迪裴節的來由

迪裴節,流行於象牙海岸阿比迪族的傳統節日,節期不固定,一般在每年四月前後月亮最圓的那天舉行。

據傳,阿比迪先民早先不在象牙海岸,那時,他們在很遙遠的地方,過著采獵生活,因為人太多,采獵的東西不夠吃,他們便離開了老地方,來到了象牙海岸。

可剛到象牙海岸,這裏也采獵不到什麼東西,人們又饑又乏,成批地死亡。這時,酋長跪在地上,向神祈求。跪了一天一夜,酋長迷迷糊糊,似乎覺得有神降臨。神對他說:“世界上哪裏也不能采獵到食物,你們還是自己耕種吧!”酋長說:“尊敬的神,我們從來就是靠采獵為生啊!”神說:“我教給你們耕種的方法,我帶來了鋤頭和斧子,這斧子是用來砍地上的野木和雜草的,這鋤頭是用來創土、點種的。”神一邊說,一邊做著示範動作。酋長恭敬地從神手裏接過了鋤頭和斧子,記住了神的一招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