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族殆盡,鴻鈞應劫(1 / 2)

日月交替為一日,星河不墜為一年,洪荒紀年。

洪荒大地新出,靈氣充足,又有太陰太陽以及諸天星辰之力,是以化形頗多,更顯洪荒生機勃勃。以龍族、鳳凰、麒麟為最。爭先掌控這洪荒世界,鱗甲以龍族為尊,居於四海;飛禽以鳳凰為尊,棲於南離火山;走獸以麒麟為尊,聚於中央大陸。龍族、鳳凰、麒麟又稱先天三族,出生就是大羅金仙,卻真是福澤深厚後,天道眷顧。又有修士以羅喉為最,準聖中期,天下修士聚於西方,欲問天道歸屬。說起這羅喉的出身也是大有來頭,是那開天前就存在的。三千神魔在盤古開天時盡出,開天在即這三千神魔也並未全部回歸大道,有些氣運強盛者得以殘存。這羅喉正是其中之一,見盤古回歸大道,乃自回來,欲做那鳩占鵲巢之事。天道自是不準,是以先天三族得天獨厚,出生就是大羅金仙,更有甚者睜開眼看看世界就是大羅巔峰的修為。

天道羸弱,三族不能明其自身,是以掙掌洪荒,羅喉西方愈強。盤古遺澤尚弱,是以鴻鈞出,掌造化玉蝶。

這日羅喉心神不定,乃自感應天道變化。似那東方有所出,方自去尋。

一路上見這洪荒頗有生機,乃自想起盤古。同是混沌中出,生而肩負使命,俱難逃這大道。生而為後人,死亦為後人。這方世界,愈是蔥鬱愈叫人傷感。就這樣一路向東,走走停停,又想到自身,生而演化大道三千,不談功德不談氣運,具是無邊的混沌,或是相爭或是遊蕩,神魔所到之處正是此刻洪荒。奈何先天神魔不為天道所容是以回歸大道,像羅喉這樣得以殘喘的又是為何?都說大道無為,想必自有其意吧!又如這洪荒三族,生而為大羅,又能如何?不明其自身,隻以一己之喜好為之,如今正是氣運之盛,待氣運衰減又當如何?氣運之所生,氣運之所興,氣運之所終。不能明其自身,具是畫餅矣。

就這樣一直走著,來到一處群山之中,眼見前方有一山,高聳入雲,宛如天柱,層霧籠罩群山,自有靈光透出。羅喉徐步登高,見峻嶺處珠翠玉滴,羅喉感慨這樣的地方,必有靈物孕育,見有迷霧變幻似有先天迷陣,羅喉輾轉脫身不得,無奈隻好推算天機,良久方知,此天柱名為不周山,乃盤古脊梁所化。盤古身化萬物,唯獨這盤古脊梁不屈,化為天柱,自有盤古遺識於其中。羅喉得知乃朝天柱不周山作了一個揖首,迷陣當才散去,正欲離開時,卻發現有寶物於不周山絕壁。羅喉於絕壁處得兩塊玉石。欲在尋他物,卻不可得,乃自西去。

羅喉向不周山以西,得遇一白首仙。此仙雖然須發皆白卻感覺不到他應有的衰老。羅喉說一句‘敢問道友如何稱呼?’老者言‘鴻鈞’。羅喉聽罷想自與我有緣,遂從袖中拿出倆塊玉石贈與鴻鈞說‘我是那西方羅喉’。鴻鈞說:“道友不在西方,何故遠來千裏至此啊?”羅喉答曰:“我本自西方修行,不聞外事。兀的心中一動,方知東方有緣人,故前來拜訪”!鴻鈞說:“道友說笑了,天地新開,你在西方經營萬年,天下修士趨之若鶩!這洪荒與三族並存者,唯有羅喉!”

“道友切不可如此說,都是為了自身罷了!不知你我坐而論道一番可好?”羅喉說。

“自是甚好!”鴻鈞答曰。

羅喉問鴻鈞:“敢問道友是開天前所出還是開天後所出?”

鴻鈞麵色坦然:“自是先有鴻鈞後有天,鴻鈞更在盤古前。”

“不知道友盤古開天後修為可有損?”羅喉又問。

鴻鈞不疾不徐地答曰:“我等先天所出,天道自是難容,修為又如何不損”。“敢問道友可知先天三千神魔?”

鴻鈞聞得此句乃答曰:“夫大道者三千,神魔秉承大道而生,自是大氣運之輩,演化大道亦是大功德之輩,奈何不明自身,以至回歸大道,卻也可惜!”鴻鈞說著從袖中拿出一紅色的玉石,隱有珠光閃爍,乃自說:“這玉石,道友覺得如何?”

羅喉問:“開天所生之物何其多?盤古遺澤等皆有大氣運,可此石我卻看不明猜不透了,大概是‘經混沌不破,曆紅塵不墮’,道友覺得如何?”

鴻鈞笑著說:“道友好眼力,不愧為先天神魔!”

羅喉答曰:“神魔,神魔又如何?所剩寥寥無幾,不能明其自身,免不了回歸大道。我這一路走來也心有所想,神魔總是要回歸大道的,我不是神魔羅喉,我自天道羅喉,,,”,說著法力大漲,竟進階準聖後期,隱有突破的跡象。

鴻鈞見此乃恭喜羅喉說:“道友好悟性,吾不及也!”

羅喉見自身境界得以提升亦是大喜,心動一動兀的想起一事說:“道友,我曾於來時路上所得那倆塊玉石,道友看可否有化形的可能,不如你我助其一二,如何?”

鴻鈞聞言回曰:“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