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圖書
一、圖書借閱
薊縣的圖書借閱可追溯到民國時期,當時的民眾教育館內曾附設圖書館。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專門的圖書館供群眾借閱,從初建時平均每天接待讀者50餘人次,到20世紀80年代每天接待450人次,外借圖書500冊次;館藏圖書從解放初期的2萬餘冊,到現有藏書130387冊,並先後成立電子閱覽室、安裝運行圖書館辦公自動化集成係統等現代化設施,圖書借閱工作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薊縣圖書館開館時間為每周54小時,周一上午閉館,全年無休息日。
除縣圖書館外,隨著薊縣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全縣機關、廠礦、學校圖書館也有很大發展。到1994年,全縣藏書萬冊以上的學校圖書館有:城關第二中學圖書館、城關第四中學圖書館、李莊子鄉中學圖書館、東趙各莊鄉中學圖書館、官場鄉三屯中學圖書館、東二營鄉中學圖書館、大堼上鄉中學圖書館、敦莊子中學圖書館、河西鎮中學圖書館、溵溜鎮中學圖書館、薊縣中等專業學校圖書館、中共薊縣縣委黨校圖書資料室。藏書5000冊以上的有:城關第三小學圖書館、城關小學圖書館、城關鎮東北隅中心小學圖書館、逯莊子鄉倉上屯中心小學圖書館、蒙瞿鄉中心小學圖書館、城關第二小學圖書館、洪水莊鄉中心小學圖書館、草場中心小學圖書館、東太河中心小學圖書館、西龍虎峪鄉藏山莊中心小學圖書館、羅莊子鄉中心小學圖書館、許家台鄉中心小學圖書館、尤古莊鎮小學圖書館、洪水莊中心小學圖書館、別山鄉小學圖書館、東趙各莊鄉中心小學圖書館、東辛莊中心小學圖書館、下窩頭鄉南台頭中心小學圖書館、東二營鄉中心小學圖書館、下倉鎮中心小學圖書館、安二寺中心小學圖書館。
薊縣圖書館1981年至2012年圖書購入館藏變化情況:
1981年—6146冊
1982年—11674冊
1983年—27837冊
1984年—5770冊
1985年—11645冊
1986年—2323冊
1987年—3989冊
1988年—346冊
1989年—514冊
1990年—3160冊
1991年—914冊
1992年至2000年—5601冊
2001年—4533冊
2002年—9455冊
2003年—6583冊
2004年—2257冊
2005年—537冊
2006年—5425冊
2007年—20冊
2008年—5940冊
2009年—6754冊
2010年—2176冊
2011年—2108冊
2012年—2543冊
從1981年至2012年共計購入圖書數:128250冊。
二、圖書銷售
1.國有圖書銷售。新中國成立前,縣城有私人經營的“大同書局”。1949年4月,建立縣新華書店,地址位於現漁陽古街東口路南,有草房3間,員工7人,全年銷售圖書15萬冊,銷售金額3萬元。1954年,城關、馬伸橋、邦均、侯家營、上倉、下倉、別山、下營供銷合作社在門市部設立圖書櫃台,代銷圖書,圖書銷售量增加。“文化大革命”期間,全縣圖書代銷點增加到140多個。1969年1月,新華書店遷址到文昌街2號,1983年,由於城建改造,在原址建二層樓,總麵積1401.64平方米,1985年正式投入使用,主營業麵積300平方米,員工26人,銷售圖書252.32萬冊,銷售金額109.37萬元。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華書店逐漸向市場經濟轉型,先後在上倉、下倉、馬伸橋、別山、尤古莊建立集鎮門市部,經過一年的市場開發,初步形成覆蓋全縣的圖書銷售基層網點,銷售額實現了較大增長。進入90年代,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圖書市場也異常活躍,個體書店如雨後春筍般興起。2004年,由於鼓樓廣場改造書店賣場縮小,為進一步適應圖書市場發展的需求,將原有的店麵進行全麵裝修、擴建,統一了外觀設計,內部實行規範科學的管理,逐步形成我縣具有現代規模的大型書店,使銷售額成倍增長。薊縣新華書店占地麵積1601.6平方米,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9萬元,現有員工100名。2009年底,正式更名為天津市薊縣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由原來的事業單位企業管理性質轉變為企業單位,由天津市新華書店集團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