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僧問師雲:黃梅意旨①,甚麼人得?
師雲:會佛法人得。
僧雲:和尚還得否?
師雲:我不會佛法②。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裏許,見山林鬱茂,瑞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來禮拜,雲: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磨大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③,及僧伽梨④,見傳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缽。
師乃出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
曰:善塑。
師正色曰:汝試塑看。
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
師笑曰:汝隻解塑性,不解佛性。
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⑤: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係縛。
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注釋
①黃梅意旨:這裏指五祖弘忍的教法。
②我不會佛法:這一句話強調禪宗自證自悟,主張徒弟不能從老師那裏獲得什麼現成的東西。
③大迦葉:是摩訶迦葉波的簡稱,佛十大弟子之一,有“頭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稱號。大迦葉是王舍城摩訶娑陀羅村人,大富婆羅門尼拘盧陀羯波之子。以誕生於畢缽羅樹下,故取名畢缽羅耶那;又因出自大迦葉種,而稱大迦葉。出家不久後,遇見佛陀,蒙受教化。八日後,發正智,脫卻自身僧伽梨以奉佛,並穿著佛陀所授之糞掃衣,證得阿羅漢果。大迦葉在俗時,以富裕聞名,然於出家後,少欲知足,常行頭陀行。又,古來以大迦葉為付法藏第一祖,尤以“拈花微笑”的故事,為禪家所傳頌,並據此尊大迦葉為禪宗天竺初祖。正法眼藏:亦名“清淨法眼”。“正法眼”指佛的心眼徹見正法;“藏”的意思為深廣而萬德含藏。禪宗用正法眼藏來稱其教外別傳的心印。
④僧伽梨:為三衣之一。即九條以上的衣服。因必須割截後才能製成,所以稱為重衣、複衣、重複衣。又因其條數多,所以稱為雜碎衣。一般是在外出及其他莊嚴儀式時穿,如入王宮、聚落、乞食,及升座說法、降伏外道等時候穿,故稱入王宮聚落衣。又以其為諸衣中最大者,故稱大衣。
⑤臥輪禪師:此禪師事跡不詳。
譯文
有一個僧人問惠能大師:“黃梅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什麼人得到了?”
惠能大師說:“領會佛法的人得到了。”
僧人問:“大師您得到了嗎?”
惠能大師說:“我不明白佛法。”
有一天,惠能大師想洗滌一下五祖弘忍大師所傳的袈裟,可是周圍沒有上好的清泉。因此大師來到寺廟後麵五裏遠的地方,看到這裏山林蔥鬱茂密,有祥瑞之氣籠罩盤旋,惠能大師舉起錫杖在地上一戳。泉水立刻湧了出來。積成了一個水池,惠能大師便跪在石頭上洗著袈裟。忽然有一個僧人來禮敬參拜,說:“我方辯是西蜀人。昨天在南天竺國,見到達磨大師,他囑咐我趕快到唐國來,達磨大師說他所傳大迦葉的真正教法及法衣,現在傳到第六代祖,目前在韶州曹溪山,你去瞻仰禮拜他。方辯我遠道而來,希望能得見達磨祖師所傳之袈裟。”
惠能大師取出袈裟展示給他看。隨後問:“你擅長什麼事呢?”
方辯說:“擅長雕塑。”
惠能嚴肅地說:“你試著雕給我看看。”
方辯一時迷惘無措。過了幾天,雕好了一尊佛像,高七寸,曲盡其妙,十分逼真。
惠能大師笑著說:“你隻理解了雕塑之特性,不理解佛性。”
惠能大師用手撫摩方辯的頭頂說:“希望你生生世世都成為人天種福之田。”
有一個僧人展示了臥輪禪師的一首偈: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惠能大師聽了說:“這個偈還沒有明見自性。如果按照這個偈來修行,是更增加了束縛。”
因此開示了一個偈,說: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