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明與無明:明,是智慧、學識。因此,“無明”的語意就是無智。無明是煩惱之別稱,即不如實知見,暗昧事物之意。
譯文
薛簡說:“京城裏的禪師大德都說:‘想要領會佛道,必須要坐禪習定;如果不憑藉修禪習定而能夠得到解脫,這樣的人還沒出現過。’不知道大師您所講說的教法是什麼樣子的?”
惠能大師說:“得成佛道要靠自心開悟,怎麼會是在於長期打坐呢?佛經上說:‘如果說佛似乎在坐或似乎在臥,那麼就是在修行邪道。’這是什麼原因呢?既沒有所來之處,也沒要去的地方,沒有生成也沒有毀滅,這是佛的清淨禪;一切事物現象虛幻空寂,這是佛的清淨坐。最終的究竟解脫是沒有辦法印證的,更何況長期打坐。”
薛簡說:“弟子我回到京城,太後皇上必然問起大師的教法心要,希望大師慈悲為懷,給我指點開示要旨心得,我好表奏太後皇上兩宮,以及京城參學佛道的人士。這好比一盞燈點燃千百萬盞燈,晦暗都得到光明。燈燈光明沒有窮盡。”
惠能大師說:“佛道沒有光明黑暗的區分,光明和黑暗的意義是相互代謝,互為依存。說光明處處沒有盡頭,其實也終究是有盡頭的。光明和黑暗二者是互為對立、互為條件一對概念範疇。所以《淨名經》說:‘佛法沒有事物可與比擬,沒有事物可以與之相對應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薛簡說:“光明比喻智慧,黑暗比喻煩惱。修行佛道的人如果不用智慧觀照破斥煩惱,無始以來的生死靠什麼來超離呢?”
惠能大師說:“煩惱就是菩提,不是兩種東西,它們本質相同,沒有分別。如果要用智慧觀照破斥煩惱,那這就是聲聞和緣覺二乘的見解,是《法華經》上說的乘坐羊車和鹿車的人的見解;有上智和大根器的人,都不是這樣理解的。”
薛簡說:“什麼是大乘的見解呢?”
惠能大師說:“光明智慧和愚迷黑暗,凡夫俗子看到的是兩種東西的不同性質;智慧了達的人則明白他們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這種沒有區別、平等一致的本性就是真實佛性。真實佛性,處於凡俗愚迷境地時不會減少,處於賢明聖達的境地時不會增加;處於煩惱中而不散亂,處於禪定中而不寂滅。沒有斷絕沒有永恒,沒有來處沒有去處,也不停留在中間狀態,也不存在於內部和外部。沒有生成和毀滅,本性和相狀真實如一,永恒存在沒有變化,叫做佛道。”
薛簡說:“大師所說的沒有生成和毀滅,與外道有什麼不同之處?”
惠能大師說:“外道所講的沒有生成毀滅,是用毀滅來止斷生成,用生成來顯示毀滅,這種毀滅等於沒有毀滅,生成也可以說沒有生成。我說的沒有生成沒有毀滅,是本來就沒有生成,現在也不存在毀滅,所以是與外道不同的。你如果想要知道心得要旨,隻要一切善和惡都不去思維度量它,自然而然悟入清淨本心,湛然明淨,永恒靜寂,其妙用之多,猶如恒河之沙。”
薛簡受到了指點教化,豁然開悟。禮敬辭別惠能大師而回歸宮中,上表報奏了惠能大師的教說。
原文
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師若淨名,托疾毗耶①,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感荷師恩,頂戴無已。並奉磨衲袈裟②,及水晶缽,敕韶州刺史修飾寺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
注釋
①毗耶:即是毗耶離城,乃維摩居士之居處。
②磨衲袈裟:袈裟之一種。相傳乃高麗所產,以極精致之織物製成。磨,即指紫磨,屬於綾羅類。
譯文
這一年的九月三日,朝廷下詔褒獎讚譽惠能大師,說:“大師以年老多病辭去召請,一心修行佛道,這是國家的福報啊。大師就如同維摩詰居士一樣,推脫有病而居住於毗耶離城中,從而大力弘揚大乘佛法,傳授一切佛的心印,宣講佛性平等無二的教法。薛簡已經上表奏明了大師所傳授的佛智見解,往昔積累的善行使我有了今天的福報,是前世種下的善根,正逢大師出世行化,令我立刻頓悟佛法上乘。承受大師的恩澤,十分感激,致禮不已。同時奉送磨衲袈裟和水晶缽,命令韶州刺史維修整飾寺廟殿宇,賜名大師的舊居為國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