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迫不及待地要廢唐稱帝,便命唐宰相柳璨、樞密使蔣玄暉等加緊籌劃。可是蔣玄暉認為此事不宜進行過速,"魏晉以來,皆先封大國,加九錫殊禮,然後受禪,當次第行之",因而建議朱溫按部就班依例而行。朱溫認為是他是有意拖延時日以待變,心中極不高興。
此時,宣徽副使王殷因嫉妒蔣玄暉,就在朱溫麵前講蔣玄暉的壞話,朱溫越發認為蔣玄暉有問題。住在積善堂何太後知道朱溫要逼她兒子讓位,整天以淚洗麵,怕自己母子生命不保,於是暗派宮人出去找蔣玄暉,求他在昭宣帝禪位以後保全她母子的性命。這件事被王殷知道了,王殷就誣告蔣玄暉、柳璨、張廷範在積善堂夜宴,和太後焚香為誓,興複唐祚。朱溫也不問真假,就令王殷殺掉蔣玄暉,然後進積善堂去殺何太後。"一後二主"中的一後升天了。
天佑二年十一月,昭宣帝任命朱溫為相國,總百揆,並進封魏王,以宣武等21道為魏國,兼備九錫之命。天佑四年(907)四月,朱溫在表麵上由唐宰相張文蔚率百官勸進之後,正式稱帝,更名為朱晃,廟號太祖。改元開平,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升汴州為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建為東都,而以唐東都洛陽為西都。廢17歲的昭宣帝為濟陰王,遷往曹州濟陰囚禁。次年二月,將其殺害。
至此,"一後二主盡升遐"了,"四海茫茫總一家",整個大唐王朝葬送給朱溫一家,可是朱溫並沒有來得及一統天下便死了。
頌詞第三句"不但我生還殺我",意思是說"不但是我生了你,你反而還殺了我",而朱溫最後被其子友珪暗殺,下場悲慘,正應了此言。
朱溫荒淫無比,行同禽獸,當他為黃巢同州刺史時,娶碭山富室女張氏為妻。張氏"賢明有禮",朱溫"深加禮異","每軍謀國計,必先延訪。或已出師,中途有所不可,張氏一介請旋,如期而至,其信重如此"。天佑元年張氏病死後,朱溫開始"縱意聲色,諸子雖在外,常征其婦入侍,帝往往亂之。"
而更讓人不堪入目的是,朱溫的兒子們對朱溫的亂倫,不僅毫無羞恥感,竟然借機利用自己妻子去爭寵,博取朱溫的歡心,爭奪儲位,真可謂是曠古醜聞。
朱溫的養子朱友文"婦王氏色美,帝(朱溫)尤寵之,雖未以友文為太子,帝意常屬之"。朱溫病重時,打算把朱友文從東都召來洛陽付以後事。其親子朱友珪"婦亦朝夕侍帝側,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指朱溫)以傳國寶付王氏懷往東都,吾屬死無日矣!""朱友珪隨即利用他掌握的宮廷宿衛侍從及其親信牙兵發動宮廷政變,"中夜斬關入","友珪仆夫馮廷諤刺帝腹,刃出於背。友珪自以敗氈裹之,瘞於寢殿"。這樣,朱溫於乾化二年(912)六月被親兒子所害,終年61歲。
而頌詞第四句的"回頭還有李兒花",說的是殺了父親朱溫的友珪,即位不到一年就在朝廷政變中被暗殺,其次即帝位的均王(末帝)又被與朱溫素有冤仇的李存勖所殺。
李存勖(885-926年),應州人,李克用長子,自幼喜歡騎馬射箭,膽力過人,為李克用所寵愛。少年時隨父作戰,11歲就與父親到長安向唐廷報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賞賜和誇獎。當時,軍閥混戰、占據河東的李克用常被控製河南的朱溫牽製圍困,兵力不足,地盤狹小,心緒非常悲觀。李存勖勸說其父:"朱全忠恃其武力,吞滅四鄰,想篡奪帝位,這是自取滅亡。我們千萬不可灰心喪氣,要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李克用聽後大為高興,重新振作起來,與朱全忠對抗。
開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於同月襲晉王位。李克用臨死時,交給李存勖三支箭,囑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攻克幽州;二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滅世敵朱溫。
李存勖將三支箭供奉在家廟裏,每臨出征就派人取來,放在精製的絲套裏,帶著上陣,打了勝仗,又送回家廟。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河北高邑縣)打敗了朱溫親自統帥的50萬大軍。接著,攻破燕地,將劉仁恭活捉回太原。九年後,他又大破契丹兵,將耶律阿保機趕回北方。
經過十多年的交戰,李存勵基本上完成了父親遺命,於公元923年攻滅後梁,統一北方,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縣西)稱帝,國號為唐,是為唐莊宗,不久遷都洛陽,年號"同光",史稱後唐。
因為莊宗姓李,國號又是"唐",所以叫做"回頭還有李兒花"。而李存勖其實並不是唐的宗室,而是沙陀人,但是"李兒花"卻正確預言了將由姓李的人取代後梁朱氏。
6、對"多口"之人石敬塘割讓幽雲十六州的預言
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人都知道,鴉片戰爭之後,懦弱的清政府和帝國主義簽訂了一係列的不平等條約,也將大片的領土割讓給別國,給中華民族的曆史蒙上了恥辱。但是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有一個叫石敬瑭的皇帝曾將中國北方的土地割讓給契丹族。
盡管從現代來看,契丹族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但是在以漢民族為正統核心的封建社會,像這樣的事件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另外,清朝末年的情況是受到外來強國的侵略,割地行為是被迫的,而石敬瑭卻是為了自己做皇帝,主動將土地拱手送人。《推背圖》的第十二象早已對此做了預言。